统计指标反映的是什么的数量特征,统计指标是指实际存在的一定社会经济现象什么数量特征的

1、统计指标是指实际存在的一定社会经济现象什么数量特征的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反映同类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范畴及其具体数值 。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 。统计标志简称标志,是指统计总体各单位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的名称 。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区别有以下四点: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2)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中的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而用属性表示;3)指标数值是经过一定的汇总取得的 , 而标志中的数值不一定经过汇总,可直接取得;4)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而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讲究时间、地点、范围 。联系有以下两点:1)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既可值总体单位数量标志量的总和,也可指总体单位数的总和 。2)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 。这主要是指标和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由于研究的目的不同,原来的统计总体如果变成总体单位 , 则相应的统计指标也就变成数量标志了,如在研究某集团公司职工情况时,该集团公司的全部职工是总体,相应的工资总额为指标,而在研究该集团公司所属的某企业职工工资情况是,具体的工资总额数值变为标志值 , 该集团的工资总额由指标变为数量标志了 。

统计指标反映的是什么的数量特征,统计指标是指实际存在的一定社会经济现象什么数量特征的

文章插图
2、什么是统计指标 解读统计指标的特点统计指标是十分重要的统计学基本范畴 。对统计指标通常有两种理解和使用方法:一是用来反映总体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基本概念 , 例如年末全国人口总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年度总长率等 。二是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概念和数值 。例如 , 2001年我国年末总人口数为127,627万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13%等 。
统计指标的特点
数量性
所有的统计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来表现的,这是统计指标最基本的特点 。统计指标所反映的就是客观现象的数量特征 , 这种数量特征是统计指标存在的形式 , 没有数量特征的统计指标是不存在的 。
综合性
综合性是指统计指标既是同质总体大量个别单位的总计,又是大量个别单位标志差异的综合,是许多个体现象数量综合的结果 。统计指标的形成都必须经过从个体到总体的过程 , 它是通过个别单位数量差异的抽象化来体现总体综合数量的特点的 。
具体性
统计指标的具体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统计指标不是抽象的概念和数字,而是一定的具体的社会经济现象的量的反映,是在质的基础上的量的集合 。这一点使社会经济统计和数理统计、数学相区别 。二是统计指标说明的是客观存在的、已经发生的事实,它反映了社会经济现象在具体地点、时间和条件下的数量变化 。这点又和计划指标相区别 。
分类
1. 统计指标按照其反映的内容或其数值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三种 。
总量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规模的统计指标,通常以绝对数的形式来表现 , 因此又称为绝对数,例如土地面积、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又可以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又称时期数,它反映的是现象在一段时期内的总量,如产品产量、能源生产总量、财政收入、商品零售额等 。时期数通常可以累积,从而得到更长时期内的总量 。时点指标又称时点数,它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总量,如年末人口数,科技机构数 , 公司员工数,股票价格等 。时点数通常不能累积,各时点数累计后没有实际意义 。
相对指标又称相对数,是两个绝对数之比,如经济增长率、物价指数、全社会固定资产增长率等 。相对数的表现形式通常为比例和比率两种 。
平均指标又称平均数或均值,它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空间或时间上的平均数量状况,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利润等 。
2. 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总体现象的数量特性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
(1)数量指标: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水平和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 。如职工人数、工业总产值、工资总额等 。
(2)质量指标:质量指标是反映总体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的统计指标 , 一般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如计划完成程度、平均工资等 。
由于统计指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范畴的内容 , 因此,统计指标的确定,一方面必须和经济理论对范畴所作的一般概括相符合 , 要以经济理论为指导,设置科学的统计指标;另一方面,统计指标又必须是对社会经济范畴的进一步具体化,才能确切地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 。如政治经济学对劳动生产率这个经济范畴作了一般的概括说明,即劳动生产率是表明单位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使用价值 。但劳动生产率作为一个统计指标时,就必须明确规定其劳动时间是指工人的劳动时间,还是企业全体职工道德劳动时间 , 即确定是工人劳动生产率还是全员劳动生产率 。
3. 统计指标按管理功能作用不同 , 可以分为描述指标、评价指标和预警指标 。
描述指标主要是反映社会经济运行的状况、过程和结果,提供对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基本认识,是统计信息的主题 。如:反映社会经济条件的土地面积指标、自然资源拥有量指标、社会财富指标、老大资源指标、科技力量指标;反映生产经营过程和结果的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工农业总产值指标、国民收入指标、固定资产指标、流动资金指标、利润指标;反映社会物质文化娱乐设施指标、医疗床位数指标等 。
评价指标是用于对社会经济运行的结果进行比较、评估和考核 , 以检查工作质量或其他定额指标的结合作用 。包括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和企业经济活动评价指标 。
预警指标一般是用于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监测,对国民经济运行中即将发生的失衡、失控等进行预报、警示 。通常选择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关键性、敏感性经济现象,建立相应的监测指标体系 。
其他解释
统计指标是指用来刻画于描述总体基本状况和各个变量分布特征的综合数量 。例如,全国人口总体的基本状况和性别分布特征可用总人口数,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男女性别比例 , 男性人口比重 , 女性人口比重等指标来描述 。不同的统计指标所反映的内容不同,根据其内容的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基础指标和特征指标 。基础指标是反映总体基本状况的指标,由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构成 。特征指标是反映数据取值分布特征的指标,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反映数据取值分布集中趋势的平均指标;二是反映数据分布离散程度的变异指标;三是反映数据分布形状的偏态和峰度系数 。
统计指标是指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它包括三个构成要素:指标名称,计量单位,计算方法.这是统计理论与统计设计上所使用的统计指标涵义 。
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按照这种理解,统计指标除了包括上述三个构成要素外,还包括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指标数值 。
构成
完整的统计指标包括四项内容:
1、确定指标名称 ,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规定指标概念的内涵 , 以明确哪些应当计入,哪些不应计入;二是规定指标的外延,以明确该指标的统计总体范围 。说明所反映现象数量特征的性质和内容 。
2、明确统计的时间界限和空间范围 。任何事物和现象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因此时、空标准时统计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空间标准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地区范围或管理范围;时间标准则应根据统计对象的特点,采用时点标准或时期标准 。
3、确定量化尺度和计量单位 。客观对象的性质和人们的认识能力,决定了对于不同的现象应采用不同的量化尺度 。在统计中常用的量化尺度从低到高依次为: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统计指标的计量单位主要有实物单位、货币单位和时间单位,一般根据指标的性质和要求选取 。
4、明确指标的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因指标而异,有的统计指标只要确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后 , 统计方法也就随之确定,不必再专门规定计算方法,一些汇总性的总量指标即是如此,如土地出让总面积、土地增值税总额等 。
例如,中国1983年全国钢产量4002万吨,就是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 。统计学中的统计指标,一般是泛指社会经济现象某种数量特征,即没有具体规定其时、空界限和没有数值的统计指标名称(如“钢产量”) 。
基本要求
设计统计指标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一、目的性
二、科学性
三、度量性
四、可比性
统计指标反映的是什么的数量特征,统计指标是指实际存在的一定社会经济现象什么数量特征的

文章插图
3、什么是统计指标对统计指标的涵义,一般有两种理解和两种使用方法:
1、统计指标是指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 。如人口数、商品销售额、劳动生产率等 。它包括三个构成要素:指标名称,计量单位,计算方法 。这是统计理论与统计设计上所使用的统计指标涵义 。
2、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 。例如,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5533亿元 。这个概念涵义中包括了指标数值 。按照这种理解,统计指标除了包括上述三个构成要素外 , 还包括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指标数值 。这是统计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的统计指标的涵义 。因此,统计指标包括六个具体的构成因素 。
一般认为,对统计指标的这两种理解都是成立的 。在做一般性统计设计时,只能设计统计指标的名称、内容、口径、计量单位和方法,这是不包括数值的统计指标 。然后经过搜集资料、汇总整理、加工计算可以得到统计指标的具体数值,用来说明总体现象的实际数量状况及其发展变化的情况 。从不包括数值的统计指标到包括数值的统计指标,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统计工作的过程 。
[编辑]统计指标的构成
完整的统计指标包括四项内容:
1、指标名称,说明所反映现象数量特征的性质和内容 。
2、统计的时间界限和空间范围 。
3、计量单位 。
4、指标的数值 。
例如,中国1983年全国钢产量4002万吨,就是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 。统计学中的统计指标,一般是泛指社会经济现象某种数量特征,即没有具体规定其时、空界限和没有数值的统计指标名称(如“钢产量”) 。
[编辑]统计指标的特点
1、数量性
数量性即所有的统计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来表现的 。这是统计指标最基本的特点 。统计指标所反映的就是客观现象的数量特征,这种数量特征,是统计指标存在的形式,没有数量特征的统计指标是不存在的 。正因为统计指标具有数量性的特点,它才能对客观总体进行量的描述,才使统计研究运用数学方法和现代计算技术成为可能 。
2、综合性
这是指统计指标既是同质总体大量个别单位的总计,又是大量个别单位标志差异的综合,是许多个体现象数量综合的结果 。例如,某人的年龄 , 某人的存款额不能叫做统计指标,一些人的平均年龄,一些人的储蓄总额,人均储蓄才叫做统计指标 。统计指标的形成都必须经过从个体到总体的过程 , 它是通过个别单位数量差异的抽象化来体现总体综合数量的特点的 。
3、具体性
统计指标的具体性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统计指标不是抽象的概念和数字,而是一定的具体的社会经济现象的量的反映,是在质的基础上的量的集合 。这一点使社会经济统计和数理统计、数学相区别 。二是统计指标说明的是客观存在的,已经发生的事实,它反映了社会经济现象在具体地点、时间和条件下的数量变化 。这一点又和计划指标相区别 。统计指标反映的是过去的事实和根据这些事实综合计算出来的实际数量,而计划指标则说明未来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
[编辑]统计指标的种类
1、按其说明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
1)数量指标——说明总体外延规模的统计指标 。例如,人口数、企业数、工资总额、商品销售额等等 。数量指标所反映的是总体的绝对数量,具有实物的或货币的计量单位,其数值的大?。孀抛芴宸段У谋浠浠?它是认识总体现象的基础指标 。
2)质量指标——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总体单位水平的统计指标 。例如,人口的年龄构成、性比例、农业—一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平均单产、平均工资等等 。它通常是用相对数和平均数的形式表现的 , 其数值的大小与范围的变化没有直接关系 。
2、按其作用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
3、统计指标按管理功能作用不同,可分为描述指标、评价指标和预警指标 。
1)描述指标主要是反映社会经济运行的状况、过程和结果 , 提供对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基本认识,是统计信息的主体 。例如 , 反映社会经济条件的土地面积指标、自然资源拥有量指标、社会财富指标、劳动资源指标、科技力量指标,反映生产经营过程和结果的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工农业总产值指标、国民收入指标、固定资产指标、流动资金指标、利润指标 , 反映社会物质文化的娱乐设施指标、医疗床位数指标等等 。
2)评价指标是用于对社会经济运行的结果进行比较、评估和考核,以检查工作质量或其他定额指标的结合使用 。包括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和企业经济活动评价指标 。
3)预警指标一般是用于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监测 , 对国民经济运行中即将发生的失衡、失控等进行预报、警示 。通常选择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关键性、敏感性经济现象,建立相应的监测指标体系 。
例如,针对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失业、通货膨胀等,可以建立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增长率、社会消费率、积累率、失业率、物价水平、汇率、利率等预警指标 。
[编辑]统计指标体系
由于现象的复杂多样性 , 各种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性质,只用个别统计指标来反映是不够的 , 需要采用指标体系来进行描述 。统计指标体系就是各种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用来说明所研究现象各个方面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统计指标体系因各种现象本身联系的多样性和统计研究的目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类别 。
根据所研究问题的范围大小 , 可以建立宏观统计指标体系和微观统计指标体系 。宏观统计指标体系就是反映整个现象大范围的统计指标体系 。如:反映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 。微观统计指标体系就是反映现象较小范围的统计指标体系 。如反映企业或事业单位的统计指标体系 。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可以称为中观统计指标体系 。如:反映各地区或各部门的统计指标体系 。
根据所反映现象的范围内容不同,统计指标体系可以分为综合性统计指标体系和专题性统计指标体系 。综合性统计指标体系是较全面地反映总系统及其各个子系统的综合情况的统计指标体系 。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 。专题性统计指标体系则是反映某一个方面或问题的统计指标体系 。如: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就是专题性统计指标体系 。
统计指标体系也可以指若干个统计指标之间的联系表现为一个方程关系 。例如,工资总额=平均工资×职工人数;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量×商品销售价格;等等 。统计指标体系对于统计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一个设计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可以描述现象的全貌和发展的全过程 , 分析和研究现象总体存在的矛盾以及各种因素对现象总体变动结果的方向和程度,也可以对未来的指标进行计算和预测 , 对未来现象发展变化的趋势进行预测 。
[编辑]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的比较
它们的主要区别是:
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例如,一个工人的工资是数量标志,全体工人的工资总额是统计指标 。
2、标志有用文字表示的品质标志和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 , 指标则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 。
它们的主要联系是:
1、统计指标的数值多是由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综合汇总而来的 。例如工资总额是各个职工的工资之和 , 工业总产值是各个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之和 。由于指标与标志的这种综合汇总关系,有些统计指标的名称与标志是一样的,如上例中的工业总产值 。
2、标志与指标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如果由于统计研究目的的变化,原来的统计总体变成总体单位了,则相对应的统计指标也就变成了数量标志 。反过来,如果原来的总体单位变成总体了,则相对应的数量标志也就变成了统计指标
1、统计指标是指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 。如人口数、商品销售额、劳动生产率等 。它包括三个构成要素:指标名称,计量单位,计算方法 。这是统计理论与统计设计上所使用的统计指标涵义 。
2、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 。例如,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5533亿元 。这个概念涵义中包括了指标数值 。按照这种理解,统计指标除了包括上述三个构成要素外,还包括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指标数值 。这是统计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的统计指标的涵义 。因此,统计指标包括六个具体的构成因素 。
一般认为,对统计指标的这两种理解都是成立的 。在做一般性统计设计时 , 只能设计统计指标的名称、内容、口径、计量单位和方法,这是不包括数值的统计指标 。然后经过搜集资料、汇总整理、加工计算可以得到统计指标的具体数值,用来说明总体现象的实际数量状况及其发展变化的情况 。从不包括数值的统计指标到包括数值的统计指标,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统计工作的过程 。
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反映同类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范畴及其具体数值 。
统计指标是十分重要的统计学基本范畴 。对统计指标通常有两种理解和使用方法:一是用来反映总体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基本概念,例如年末全国人口总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年度总长率等 。二是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概念和数值 。例如,2001年我国年末总人口数为127 , 627万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13%等 。
谢谢 。希望采纳 。
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反映同类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范畴及其具体数值 。
统计指标是十分重要的统计学基本范畴 。对统计指标通常有两种理解和使用方法:一是用来反映总体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基本概念,例如年末全国人口总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年度总长率等 。二是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概念和数值 。例如 , 2001年我国年末总人口数为127,627万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13%等 。
统计指标反映的是什么的数量特征,统计指标是指实际存在的一定社会经济现象什么数量特征的

文章插图
4、统计指标有哪些基本特征?特点如下:
1、数量性
所有的统计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来表现的,这是统计指标最基本的特点 。统计指标所反映的就是客观现象的数量特征,这种数量特征是统计指标存在的形式 , 没有数量特征的统计指标是不存在的 。
2、综合性
综合性是指统计指标既是同质总体大量个别单位的总计,又是大量个别单位标志差异的综合,是许多个体现象数量综合的结果 。统计指标的形成都必须经过从个体到总体的过程,它是通过个别单位数量差异的抽象化来体现总体综合数量的特点的 。
3、具体性
一是统计指标不是抽象的概念和数字,而是一定的具体的社会经济现象的量的反映,是在质的基础上的量的集合 。这一点使社会经济统计和数理统计、数学相区别 。二是统计指标说明的是客观存在的、已经发生的事实,它反映了社会经济现象在具体地点、时间和条件下的数量变化 。
简介:
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 。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部分 。
如工业总产值9000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820亿元等 。指标名称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范畴,指标数值是根据指标名称的内容所计算的统计数字,同一名称的指标在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下可以表现为不同的指标数值 。
统计指标反映的是什么的数量特征,统计指标是指实际存在的一定社会经济现象什么数量特征的

文章插图
5、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统计指标是反映实际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范畴 。也可以说统计指标是指反映实际存在的一定社会总体现象的数量概念和具体数值 。一项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总体范围、时间、地点、指标数值和数值单位等构成 。统计指标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和数值 。它是在总体同质性的基础上,按一定统计方法对总体各单位标志的标志表现进行登记、核算、汇总、综合,就形成了各种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统计指标 。例如 , 对某地区国营工业企业(总体)的每一个企业(总体单位)总产值(数量标志)的不同数量(标志表现)进行登记、核算 , 最后汇总、综合成全省的工业总产值(统计指标) 。
统计指标的特点有:
首先,统计指标是一定社会经济范畴的具体表现;其次,统计指标有可量性的特点;再次,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
统计指标与标志的区别、联系指标和标志的区别表现为:
首先 , 指标和标志的概念明显不同,标志是说明单位属性的,一般不具有综合的特征 。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 。具有综合的性质 。
其次 , 统计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它们都是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 。标志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它们不是都可以用数量来表示,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示 。
统计指标和标志的联系表现为:
统计指标数值是由各单位的标志值汇总或计算得来的 。数量标志可以综合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品质标志只有对它的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加以总计才能形成统计指标 。总体单位的某一标志往往是总体某一统计指标的名称;
随研究目的不同,指标与标志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二者体现这样的关系:指标在标志的基础上形成,指标又是确定标志的依据 。
统计指标分类与统计指标体系
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分为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 。
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是最基本的统计指标 。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 。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方面的数量 。质量指标是反映现象发展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方面的数量 。二者的关系表现在:数量指标是计算质量指标的基础 。质量指标往往是相应的数量指标进行对比的结果 。
统计指标体系是各种相互联系的指标群所构成的整体,用以说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各方面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统计指标体系可分为国民经济基本统计指标体系和专题统计指标体系
指标数值和数值单位等构成、时间 。
统计指标体系是各种相互联系的指标群所构成的整体、核算;
随研究目的不同,用以说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各方面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地点,品质标志只有对它的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加以总计才能形成统计指标,标志是说明单位属性的 。
统计指标和标志的联系表现为:
首先 。统计指标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和数值 。数量标志可以综合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
统计指标分类与统计指标体系
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分为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 , 就形成了各种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统计指标 。质量指标往往是相应的数量指标进行对比的结果 。它是在总体同质性的基础上,按一定统计方法对总体各单位标志的标志表现进行登记 。标志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它们不是都可以用数量来表示 。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 。
其次、综合成全省的工业总产值(统计指标) , 它们都是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 。质量指标是反映现象发展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方面的数量、核算;再次,最后汇总、汇总 。二者体现这样的关系;其次、综合,指标和标志的概念明显不同:数量指标是计算质量指标的基础、联系指标和标志的区别表现为,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 。例如 。总体单位的某一标志往往是总体某一统计指标的名称 。二者的关系表现在 , 对某地区国营工业企业(总体)的每一个企业(总体单位)总产值(数量标志)的不同数量(标志表现)进行登记,统计指标有可量性的特点 。
统计指标的特点有,统计指标是一定社会经济范畴的具体表现:
首先,统计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示,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总水平或工作总量方面的数量,指标又是确定标志的依据 。
统计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一般不具有综合的特征 。具有综合的性质:
统计指标数值是由各单位的标志值汇总或计算得来的 。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总规模 。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指标与标志之间可以互相转化:指标在标志的基础上形成 。
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是最基本的统计指标统计指标是反映实际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范畴 。也可以说统计指标是指反映实际存在的一定社会总体现象的数量概念和具体数值 。一项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总体范围
【统计指标反映的是什么的数量特征,统计指标是指实际存在的一定社会经济现象什么数量特征的】统计指标是十分重要的统计学基本范畴 。对统计指标通常有两种理解和使用方法:一是用来反映总体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基本概念,例如年末全国人口总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年度总长率等 。二是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概念和数值 。例如,2001年我国年末总人口数为127,627万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13%等 。
统计标志简称标志,是指统计总体各单位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的名称.从不同角度考察,每个总体单位可以有许多特征.如每个职工可以有性别,年龄,民族,工种等特征.这些都是职工的标志.
标志的分类:
1).按变异情况可分为不变标志和变异标志.
2).按性质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