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城遗址在什么地方,黑水城遗址再哪里?黑水城佛塔中的女尸是怎么死的?

1、黑水城遗址再哪里?黑水城佛塔中的女尸是怎么死的?在内蒙古 , 安稳老死的 。大概很多人都不知道甚至都没听说过黑水城这个名字吧,黑水城一直以来都是比较神秘的一个地方,虽然现在已经被开发成一个旅游景点了,但是如果没有人的指引,很难找到它,首先它是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一片荒漠里,前面还被树林挡着,所以是很难发现的 。
黑水城主要是西夏的时候成立的,只不过后来被成吉思汗攻下之后,又进行了扩建,它是当时西夏重要的战术基地,直到现在保存的也还算完整,所以黑水城算是在古丝绸之路中保存最好的一座建筑了,而且城内也有大量的佛教雕刻,并且也出土了很多的文物,让我们能够多了解点历史发展的过程 。
那么在我们开发黑水城的时候发现佛塔里面有一具女尸,根据当时的法医检测以后,也没有发现女尸身上有什么伤痕,那就说明她不是被杀的,后来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后,女尸就找不到了,但是我们根据历史的推理可以发现她正是西夏的罗太后 , 她是十分信仰佛教的,加上当时她误信了自己的侄子,再交给自己侄子权利之后,她就被毫不犹豫的给抛弃了 , 所以就导致她被流放到了这里,日日夜夜守着佛像,把自己的所有都献给了佛祖 , 最后直到老死 。
总之,罗太后这个人还是挺傻的,要知道皇位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迫不及待想要去争取的,在古代多少人因为皇位的权力最后反目成仇 , 她就这样放心的把权力交给别人,不得不说真的是太相信自己侄子了 , 最后才导致自己悲惨的晚年,还有就是喜欢历史的可以去黑水城旅游一下,景观还是很漂亮的,还有很多雕刻的装饰和佛教经文等 , 也是很不错的 。
黑水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南约35公里纳林河东岸的荒漠之中 。这个60岁的女人是自愿在佛塔中陪伴着佛像经卷“圆寂”的 。
黑水城遗址在黑水河下游北岸附件的沙漠里 。黑水城女尸是被囚禁在佛塔里的,她应该是被活活饿死的 。
黑水城的遗址在甘肃兰州的偏南方 , 里面的女尸是被当时的人们祭祀而死的 。

黑水城遗址在什么地方,黑水城遗址再哪里?黑水城佛塔中的女尸是怎么死的?

文章插图
2、黑城遗址:一座古城掩埋着西夏历史,古塔中的女性骸骨究竟是谁1909年5月30日,俄罗斯探险家科兹洛夫带领的探险队,顶着烈日来到了一座白色的佛塔旁边 。这座佛塔坐落在中国西北一座叫作哈拉浩特的古城西墙约四公里的一处干涸河岸之上 。
科兹洛夫
在此之前,科兹洛夫的团队已经在哈拉浩特古城中发掘了数日,但大都徒劳无功,科兹洛夫于是将目光投向了城外 。
科兹洛夫考察时的哈拉浩特古城
随着佛塔被一点点打开,所有人都被惊呆了 。展现在众人面前的简直是一个文物仓库 , 大量的手稿、经卷、书籍、卷轴、佛像堆放在一起,塔中间还有一具双手合十盘腿而坐的女性骸骨 。
佛塔发掘现场
经过后期考证 , 这些资料大都是属于西夏时期的文物,中国历史上一直缺失的西夏历史的面纱就此被揭开 。因为资料过于详实 , 引起了大量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西夏学也因此形成并成为一门显学 。
黑城出土的文物资料
西夏双头佛(黑城出土)
唐卡(黑城出土)
阿弥陀佛显圣图绢画(黑城出土)
这座名为哈拉浩特的古城就是现在的黑城遗址(哈拉浩特是其蒙古语音译),又称黑水城 , 坐落在现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城南20km的黑水河畔 。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中段 , 先后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至甘肃省金塔县湖西新村后分为东西两支,西支称西河、木仁高勒,向北流注入嘎顺淖尔(西居延海);东支称东河 , 也叫额木纳高勒,向北流注入苏泊淖尔(东居延海) 。黑水流至金塔县鼎新镇后,沿途地势趋于平坦 , 河道时常发生改变,河水随处散溢,所以水面看似宽阔平坦,却因太浅而无法行船,故而得名“弱水”,又因流经大片荒漠戈壁时,冲刷携带大量泥沙,故被称为弱水流沙 。《西游记》中的流沙河,就是以弱水为素材创作的:“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漂不起,芦花定底沉 。”
黑河下游流经的地区在古代被称为居延,是河西走廊通向漠北的主要通道 。“居延”一词为匈奴语,《水经注》解其意为弱水流沙 。汉武帝时期 , 霍去病大破匈奴后,汉朝开始在居延屯兵戍边,修筑了障塞、烽燧等军事设施 。自汉代兴起的丝绸之路,其中一条线路就是从甘肃向北经居延地区中转,再从这里向漠北进发,过往的行人、商队均要在此补给,才能继续向戈壁进发,去往广阔的草原深处,然后再走向中亚、欧洲 。在这一区域内,至今仍遗存有大量历朝历代的历史遗迹,这些遗址被统称为居延遗址 , 包括著名的居延汉简,而黑城遗址也是居延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 。
弱水流沙胡杨林
西夏至元代是居延地区继两汉后又一个重要发展时期 。西夏在建国初年李元昊时期就在居延地区设立了黑水镇燕监军司,属于西夏十二军司之一,机构设置在黑城 。黑城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建城,尽管城市规模较?。?但因它是河西走廓通往漠北的必经之路和交通枢纽,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到西夏鼎盛时期时,黑城已不再是一座单纯的军事城堡,逐渐变成一座经济、文化都较为发达的繁荣城市,这种情况大约持续了近200年之久 。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率领大军南征西夏 , 首先便攻克了黑城,并由此南下,直捣西夏国都中兴府(今宁夏银川),次年 , 西夏灭亡 。元朝建立后,由于黑城是漠北通往内地的重要交通枢纽,1286年元世祖在此设“亦集乃路总管府”,元朝统治者不仅派遣了大量军队来黑城驻防,还从各地迁来许多汉族和蒙古族人,来这里与当地人共同发展农牧业生产 。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原来的黑城已不能满足需要 。元朝政府于是在西夏原有城池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了扩建改造 。
扩建后的黑城,东西宽约420米,南北长约375米,是西夏时城池面积的3倍 。城内设有4条东西向主干道,6条南北向大路 。城墙高达10米 , 城内有登城马道7条,东西城门各一座,并在城门外加筑了瓮城 。城四角建有向外凸出的圆形角台,城垣外墙体四周设马面19个 。
黑城遗址平面图
城区内分布有街市、官署,驿站、学府、寺院等区域和百姓、官员、兵卒的住宅区 。街道两侧 , 布满了各种店铺,有饭馆、客栈、钱庄、杂货店、衣帛行、马具作坊等,并有马市、柴市及交换农牧产品的互市场所 。不仅城内十分繁荣,在城外也有百姓集中的居民区和繁华热闹的街市 。当时居住在黑城一带的固定人口约有七八千人 。
城内外建有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不同的建筑,其中以佛教建筑最多 , 占地面积也最大 。在西北角的城墙上,至今还耸立着5座覆钵式白色佛塔,最高的一座达13米 。佛塔用土坯垒成,虽经数百年的风沙侵袭依然耸立云端,成为黑城的地标性建筑 。城外西北角残存两列南北向的覆钵式白色佛塔12座,西南角有1座穆斯林礼拜寺,南墙外有1座覆钵式白色佛塔 。
黑城卫星图
城外西南角的穆斯林礼拜寺
元朝时期的黑城 , 不仅是一座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繁荣城市,而且还是当时北连漠北、西通西域、南接河西、东抵河套的交通要塞和元朝西部地区的军事、政治、文化中心 , 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就是这个时期从西域经过黑城到达元朝的上都城,《马可波罗行记》把黑城也称为“亦集乃”(即额济纳) 。
好景不长 , 明洪武五年(1372年)黑城被明朝征西将军冯胜攻破,蒙古势力退回到漠北深处 。因为黑城距离明长城太远且离蒙古高原太近,另外黑水河改道后城区附近再无水源地,明朝随即放弃了这一地区,将边民内迁,此后黑城便在尘封的历史里沉睡了五百多年,大漠的风沙逐渐掩埋了一度喧嚣的古城,直到科兹洛夫探险队的到来 。
科兹洛夫把这座带给他巨大惊喜的佛塔称为“辉煌舍利塔” 。在这座 “辉煌舍利塔”中,共出土书籍、经卷等2.4万卷 。巨大的惊喜使他们忘乎所以,以至没有按照考古学的操作规范对发掘过程作详细的记录,而是把文物都混在了一起,也给以后的研究造成许多困难 。
科兹洛夫最后动用了40头骆驼,但依然无法将所发掘出的文献、文物全部都运走 。科兹洛夫随即决定,将剩余物品 , 包括一尊大佛塑像在一个秘密的地方掩埋起来 。他计划以后再来考察时将它们挖出运走 。17年后的1926年 , 科兹洛夫再次来到了黑城,让他无比遗憾的是,沙尘暴和流沙破坏了当时留下的一切标记,他始终没有能够找到他上次发掘时所埋藏下来的大佛塑像和其它物品 。它们也许至今仍然埋藏在那里,被厚厚的沙层所覆盖,等着后人去发现和研究 。
佛像(黑城出土)
科兹洛夫从黑水城盗掘的文献有举世闻名的西夏文刊本和写本达8000余种 , 还有大量的汉文、藏文、回鹘文、蒙古文、波斯文等书籍和经卷,以及陶器、铁器、织品、雕塑品和绘画等珍贵文物 。这些文物文献数量很大,版本大都完整 , 是研究西夏王朝甚至于和西夏王朝同时的宋、辽、金和元朝历史的“无价之宝” 。在成堆的文献中有一册非常重要的文件就是《番汉合时掌中珠》 , 是西夏文、汉文的双解词典,也成为破解西夏文字和历史的最重要工具 。
番汉合时掌中珠
这批文献数量之多世所罕见 。仅仅是为这些文物整理一个粗略的目录,俄国学者就花费了半个多世纪,直到苏联解体之后的1996年 , 俄国才初步完成文献的整理工作 。截止到现在 , 俄国方面出版的文献仅十余册 , 且是价值相对较小的部分,大量珍贵的黑水城文献至今尚未出版,这也导致了对西夏历史的进一步研究进展缓慢 。
黑城遗址也是古丝绸之路北线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遗址 。城墙、角楼、马面、瓮城等建筑都保存的非常完整,只是在城墙之外,沙丘已经完全和城墙连成一体,黄沙已经爬上了十米高的城头 。
城里面几乎被黄沙淹没,目所能及之处皆是黄沙,但在黄沙之中依然可以看到城内的各条街道和各式各样的建筑物 。最明显的就是各种佛塔,在西北角的城墙之上,5座覆钵式佛塔古朴、圆融、安详,虽经数百年的风沙侵袭,今天依然耸立云端 , 成为黑水城独具魅力的标志 。
至于那具端坐在佛塔中的女性骸骨,经过俄国人类学家沃尔科夫鉴定,认为这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妇女 。又根据佛塔中的佛经批注等资料,史学家推测这具骸骨很可能就是西夏的夏仁宗李仁孝的皇后——罗太后 。
罗太后一生笃信佛教,是一位极其虔诚的佛教徒,曾经不惜重金组织抄写、刊印大量佛经 。
【黑水城遗址在什么地方,黑水城遗址再哪里?黑水城佛塔中的女尸是怎么死的?】 公元1206年,西夏发生了一次不同寻常的宫廷政变 , 仁宗李仁孝去世后,罗皇后的儿子夏桓宗李纯祐继位 。但没过几年却被堂兄李安全推翻,经过3个月的幽禁生活后暴毙身亡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政变的幕后操纵者除了李安全,还有夏恒宗的母亲罗太后 。史料中没有任何记载罗太后为什么会与侄子联手废掉自己的儿子,其后罗太后不知所终 。
一部分史学家推测,李安全在兵变前后 , 很可能用欺骗手段取得罗太后支持 , 事成后为了灭口,把罗太后关到佛塔中囚禁而死 。
但我觉得还有一种可能,这座佛塔原本就是罗太后的个人清修之所,在她厌倦了世间纷扰后,自愿在古佛青灯中了此一生,最后以这种特殊的修行方式圆寂于佛塔之中 。佛塔中的很多佛经典籍上 , 跋文或加盖的施经印章均有罗太后的名字,显然不是仓促而为 。如果推测正确的话,在被科兹洛夫发掘之前,罗太后已经在佛塔中被静静地守护了七百年 。
黑水城遗址在什么地方,黑水城遗址再哪里?黑水城佛塔中的女尸是怎么死的?

文章插图
3、西夏是何人所建?又是如何灭亡的?黑水城遗址与西夏有何关系?1908年,俄国地理学家、海军中校科兹洛夫打着探险的名义,第五次在中国境内的内蒙古一带探险 , 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额济纳河下游接近居延海的地区发现了一座古城,科兹洛夫在这座古城进行考古与挖掘,发现三千多件文物 。
这些文物包括用西夏文、汉文、藏文、回鹘文、突厥文、女真文、蒙古文书写的佛画、卷籍、经卷、钱币、纺织品、雕塑、佛像,经研究这批文物属于中国历史上的西夏王朝,这座被发掘的遗址是西夏历史上的黑水城,黑水城建于11世纪的西夏,是西夏十二监军司中的一个 , 其性质与北魏时候的边境六镇类似,是在边境地区抵御敌人的军事重镇 。
黑水城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这里是连通大漠与河西走廊的战略要地,也是西夏政权防止北方强敌南下的重要关隘,蒙古灭西夏就是从这里南下的 , 黑水城遗址距离科兹洛夫挖掘的时期已经有680年了,其被毁灭的历史与西夏存亡的历史类似,揭示了西夏灭亡的残酷原因 。
西夏是拓跋氏党项人所建立的,党项人又是羌人的一支,当时的党项羌一共有八支比较大的部落,分别是拓跋氏、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房当氏、米擒氏 , 说起拓跋氏很自然地想起建立北魏的鲜卑拓跋氏,事实上党项拓跋氏就是来自鲜卑拓跋氏 。
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就说过自己是北魏鲜卑拓跋氏的后人,《宋史》、《辽史》、《金史》也记载了西夏皇族来自鲜卑拓跋氏,拓跋氏的姓很特殊,大概是北魏灭亡后,其拓跋氏部落融入了羌人,土谷浑就是很好的例子,出自辽东鲜卑慕容氏 , 却在河西走廊建立了政权,从最北边迁移到西边 。
而党项人也大概如此,拓跋氏是党项羌中势力最强的一支,唐朝初年,其首领拓跋赤辞联合鲜卑慕容氏建立的土谷浑政权一起对抗唐朝,唐朝名将李靖率军灭亡了土谷浑,拓跋赤辞率领部落投靠了唐朝,被唐太宗赐国姓为“李”,自此,党项拓跋氏改姓为李 。
到了唐朝末年,拓跋氏党项人的首领是李思恭,担任过唐朝夏州的偏将,后来割据了宥州,黄巢起义时 , 李思恭起兵帮助唐朝政府军攻打黄巢 , 其弟李思忠战死沙?。钏脊П惶瀑易诜馕笪湮澜?,黄巢起义被平定后,李思恭因功被封为夏州节度使,进封夏国公,这个夏就成为后来西夏的国名 。
李思恭去世后 , 他的另一个弟弟李思谏被推举为定难军节度使 , 继承夏国公的爵位,李茂贞叛乱时,李思谏投靠了朱温一起对付李茂贞,唐朝灭亡后,朱温建立后梁,李思谏归属后梁,随后中原就进入了五代十国的乱世,而李氏(拓跋氏)党项人趁机控制了当时的夏州、绥州、银州、宥州、盐州,其地在今陕西省绥德以北、甘肃与宁夏东部及内蒙古南部等地 。
李思谏去世后,李思恭的孙子李彝昌继承职位 , 随后李彝昌被杀 , 族人推举李仁福为新的继承人与首领 , 李仁福去世后,他的儿子李彝超继位,中原已经进入后唐,双方不断发生战争,李彝超去世后,他的弟弟李彝殷继位,其割据势力臣服于后晋 。
李彝殷去世后,其子李光睿继承职位,之后李继筠继承,再之后是李继棒,这时中原已经是北宋了,李继棒率领夏州、绥州、银州、宥州、盐州五州投靠了北宋 。结果李继棒的同族弟弟李继迁不满其投降北宋的行为,率领其部分族人联合其他部落的党项人一起反抗北宋 。
李继迁凭借个人能力与实力,迫使北宋将夏州、绥州、银州、宥州、盐州五州归还,李继迁去世后,其子李德明继位,名义上归属宋朝,实际上算是独立的割据势力 , 李德明去世后,其子李元昊继承了职位,并于1038年称帝,因为其爵位为夏国公,所以国号为“夏”,因为地处西北,史称“西夏” 。
从整个过程来看,西夏的建立就是一部李氏(拓跋氏)党项人的割据与奋斗史 , 从唐朝末年的节度使开始,李氏党项人逐渐割据了夏州、绥州、银州、宥州、盐州五州为其根据地,这也是后来西夏政权的核心势力范围,之后西夏势力一步步扩大 。
李元昊不仅是西夏的开国之君 , 而且是西夏历史上最有名的皇帝,能征贯战 , 在他的统治之下,西夏从原来的五州之地扩大到二十个州 , 鼎盛时期其势力范围南接萧关、北控大漠、东至黄河、西到玉门 , 疆域包括:宁夏全部、甘肃西北部、青海东北部、内蒙古南部、陕西北部 , 并控制了整个河西走廊 。
西夏最初与北宋、辽朝三足鼎立,北宋灭亡后南宋建立 , 辽朝灭亡后,金朝建立,然后西夏又与金朝、南宋三足鼎立,可见西夏政权的生命力非常顽强,直到1227年 , 西夏才被蒙古灭亡,那么西夏是如何灭亡的呢?
西夏灭亡主要有三个方面:
1、长年对外战争消耗了国力 。
西夏存在的189年时间中,从来没有停止过外部战争 , 因为西夏立国一直都是三足鼎立,三个政权之间不断发生战争,李元昊称帝后,第一个不服的就是北宋 , 原本西夏是臣服于北宋的,现在居然称帝了,北宋当然不服了,于是北宋与西夏之间爆发了战争 。
在宋夏战争中,李元昊统治下的西夏四战四捷 , 宋军连连失败,损兵折将,不得不被迫接受西夏独立的现实,李元昊虽然在战争上打败了北宋,但却落入了被北宋经济制裁的局面,北宋停止边贸、互市,还对西夏进行物资封锁,迫使西夏与北宋议和,同时李元昊以西夏王身份向北宋称臣 。
没过几年,北方的辽朝兴兵十万讨伐西夏,李元昊是先败后胜 , 并不断后撤引诱辽朝追击,最终利用机会大败10万辽军,仗虽然打赢了,但是李元昊马上就跟辽朝讲和了,因为战争导致了西夏巨大的消耗 。
北方辽朝军事力量强于西夏,南方的北宋经济力量强于西夏 , 西夏在某些方面有点像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实力不强,但是喜欢对外作战,西夏虽然暂时打赢了战争,但是战争打的就是经济与后勤,没有强大经济实力,战争是不能持久的,所以李元吴尽管打赢了战争,还是和得北宋称臣,跟辽朝讲和 。
李元昊之后,夏毅宗与辽朝发生战争,夏惠宗时期 , 西夏又与北宋发生大规模战争,仅2战就损失士兵及后勤民夫60余万人,西夏、金朝、南宋三足鼎立时,也是不断地战争,西夏在夏襄宗时期与金朝进行了十多年的战争,合计25次战役,平均一年有2次战役 , 战争严重消耗了西夏的国力 。
西夏对外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直到蒙古人的崛起,蒙古把灭亡西夏作为第一个目标,在对外战争中灭亡了西夏,某种意义上说,西夏灭亡的原因之一就是穷兵黩武 。
2、内部争权夺利 。
李元昊时期,西夏内部开始了争权夺利,开国之君李元昊被自己的儿子宁令哥弑杀,而宁令哥又被权臣没藏讹庞(名字叫没藏讹庞)处死,没藏讹庞拥立李元昊年幼的儿子谅祚为帝,也就是夏毅宗 。
没藏讹庞是夏毅宗的舅舅,掌管了朝政 , 独揽大权 , 夏毅宗长大后不满,于是联合大将漫咩等诛杀没藏讹庞及其整个家族 , 夏毅宗李谅祚去世后,由其7岁的长子李秉常即位,这就是夏惠宗 。
夏惠宗的情况与夏毅宗很相似,同样是母族与外戚掌权,朝政由夏惠宗的母亲梁太后与其弟掌握,夏惠宗一生都没有实权 , 26岁就去世了,其3岁的儿子李乾顺即位,这就是夏崇宗,皇帝年幼无法掌控朝政,这又回到了外戚掌权的时代,朝政由夏惠宗的皇后梁氏与其亲戚掌控,这跟东汉有点像 。
后来辽朝派人毒死了梁氏,西夏皇帝才能亲政,但内部争权夺利并没有停止,西夏晚期,夏桓宗李纯佑被同族兄弟李安全发动政变废除,随后李安全自己称帝 , 这就是夏襄宗,夏襄宗在位期间,宗室齐王李遵顼发动政变,失败被杀 。夏襄宗李安全之后西夏还存在了三位皇帝,随后被蒙古灭亡 。
3、蒙古崛起 。
西夏晚期,蒙古强盛崛起 , 此时的金朝、南宋相继衰弱,蒙古成为北方草原上新的霸主,而夏襄宗李安全在位期间,断绝了西夏与金朝的同盟关系,转而臣服蒙古,协助蒙古一起攻打金朝 , 殊不知唇亡齿寒的关系,原本西夏与金朝两个较弱的势力联合起来对抗一个强大的蒙古,是保持三足鼎立的基础 , 可是西夏选择了错误的政策,这是西夏最大的失误 。
西夏又赶上蒙古强盛的时期,蒙古人的战斗力是恐怖的 , 成吉思汗前后数次亲自率军攻伐西夏,1226年 , 蒙古兵分几路攻打西夏,成吉思汗首先攻下了黑水城 , 然后一路南下,到1227年西夏末帝投降,不久被托雷所杀 , 西夏正式灭亡 。
就连成吉思汗也在灭亡西夏的前一年病逝 , 但蒙古人封锁了消息,直到西夏被灭亡,也不知道蒙古人的首领成吉思汗去世了 。
上文讲到的黑水城遗址,就是蒙古军队在1226年攻破的,蒙古人在此地进行了屠城,导致整个黑水城成为一片废墟,黑水城原本在居延海附近,这里本是沙漠上的绿洲 , 水草丰美,物产丰富,是重要的水原地、放牧地与兵家必争之地 。
西夏这个地方是由拓跋氏党项人建立的 。是因为长期对外战争消耗了国力,再加上内部的斗争比较多,所以才导致了西夏的灭亡 。黑水城遗址和西夏是有必要联系的,因为黑水城遗址就在曾经的西夏国土之上,所以就是西夏的遗址 。
西夏是拓跋氏党项人所建,开国皇帝李元昊是北魏鲜卑拓跋氏后人;主要是因为内部争权夺利 , 蒙古人的崛起和常年对外战争消耗了一定的国力;黑水城是连通大漠与河西走廊的战略要地,是西夏政权防止北方强敌南下的重要关隘 。
西夏是党项人李元昊所建 。西夏最后是被蒙古灭亡的 。黑水城遗址曾经是西夏国十二监军司的一个 。
黑水城遗址在什么地方,黑水城遗址再哪里?黑水城佛塔中的女尸是怎么死的?

文章插图
4、你知道黑水国吗?黑水国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沙草迷离黑水边,何王建周史无传 。中原灶具长人骨,大吉铭文草隶砖 。——于右任
这首诗描写的是甘肃消失的古国黑水国 。黑水国遗址在张掖市甘州区,由俄罗斯考古学家发现并发掘,它的发现是震惊中外的考古学大事件 。
此遗址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10公里,分为前后两个城郭 。从大量出土的陶壶、罐、鼎、仓、屋、井、灶和五铢钱(汉代流通货币)推测,它始建西周,西汉消失 。如今却只留下断壁残垣,给人以无尽的遐思 。关于这个消失古国的神秘传说有好多 , 其中最有趣的莫过于以下三个:
1.黑水国名字的由来:弱水三千
一种说法是:这个国度旁边有一条黑河流过,这条河源头在祁连山,是河西走廊最大的河流,因发洪水时带有黑沙而得名黑河,也因为这条黑河才有了黑水国 。黑河古称“弱水”,红楼里宝玉曾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条黑河就是黑水国子民的母亲河 。
还有一个荒诞的说法,非洲黑人水路迁徙,在这里建国,所以叫黑水国 。
毫无疑问第一个说法是可靠的 , 历史上的黑水国就是因黑河而得名 。有史料载 , 很早以前当地是个大湖泊,后来逐渐干涸,形成了一块巨大川地,匈奴人发现并移居这里 , 划疆而治,为小月支国,国都就建在此地,《甘肃府志》称“其地在唐为巩肇驿 。原为西城驿” 。
2.玄幻故事中的黑水国
在小说《西游记》中 , 唐僧取经曾路过黑水河,鼍(tuó)龙(即扬子鳄)活捉唐僧想长生不老,并向黑水河公主献殷勤,没成想公主对唐僧一见钟情,想放走他 , 又苦无办法 。后来,孙猴子请来摩昂太子对付扬子鳄 。公主趁交战之际 , 向唐僧尽诉衷肠,被其无情拒绝了 。最后扬子鳄战败,黑水河重归平静,公主用法术将河水分出一条道路,助他们继续取经 。
3.黑水国消失的传说:天灾?人祸?
有一种说法,是战争使黑水国亡国 。元末明初,大将军冯胜派兵围攻黑水城,沿弱水河,改道向北,导致城内无水,守军被迫弃城突围,官兵或战死或投降 。百姓颠沛流离,东奔西走使其成为一座空城 。
加之这里的气候干旱、少雨(仅37mm),空气蒸发量大(高达3706mm),在如此干旱的条件下 , 不适合于人居住 。所以明朝的军队打了胜仗也没在此停留 。久而久之,炎热的气候使黑河消失,沙漠蔓延,这里渐渐变成了无人之境 。
还有一种说法是沙尘暴摧毁了这个古国 , 当地人现在仍流传着古时总有一个老婆婆吆喝:“卖枣,梨!”意思是“早离开”,要知道生态环境恶化了,无法挽回 。当地总是时有沙尘暴,百姓无力抵抗,死伤无数 。直至遇到一次九级的沙尘暴,整个国家覆灭了 。
这座谜一样的古城,风沙弥漫的黑水国遗址 , 苍凉孤寂地向人们诉说着属于它的专属记忆 。
黑水城遗址在什么地方,黑水城遗址再哪里?黑水城佛塔中的女尸是怎么死的?

文章插图
5、黑水城“失去遗迹”的那一天是在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黑水城——黑水河上的城,当地蒙古语称为“哈喇浩特”(Khara-Khoto) 。该城位于黑水河下游,在沙漠的南缘 。黑水河就是古代传说鸿毛不浮的“弱水”,流过巴丹吉林沙漠,灌溉着农田草场 , 使这里成为宜农宜牧的绿洲,而最终流入居延海中 。此处为从中原往北连接蒙古和南俄草原丝绸之路的要道,从附近北周的“大同城”和出土的“居延汉简”,可见汉晋时期历来为军事、交通重镇 。
关于这个绿洲的最初记载见于公元前五至三世纪的汉文地理文献 。公元前二至一世纪中国就拥有了这块曾是匈奴人的土地 。在七至八世纪,由于唐王朝的扩张,这片绿洲成了商业和战略的重要据点,在那里建起了城堡 。从八世纪中叶起大约至九世纪中叶,这里属于吐蕃,然后属于回鹘人 。
直到十一世纪三十年代,西夏人(汉族人称他们为“党项”、“纳弭”或“蕃凉弭人”,老百姓自称为“番人”、“弭药人”,藏族人叫他们“弭良格”,一作“米纳古” 。——译注)占领了这片绿洲,重建并扩大了城池,并于此设置“黑水镇燕监军司”,作为北方的军事重镇 。西夏(1038-1227)这个由党项人为主体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前期和辽、北宋,后期与金朝并立 。历经十帝,享国189年 , 对此地进行了长期的统治和管理 。
1227年黑水城城池被成吉思汗攻占 。从蒙古占领中恢复元气以后,它又一次成为从甘州(甘肃张掖)到蒙古汗所在克鲁伦河大本营的重要据点 。黑水城在元朝扩建并成为新行政区亦集乃路的重要城市 。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在此设“亦集乃路总管府” 。“亦集乃”即今称“额济纳”,均源于西夏语音 。1368年元朝覆灭以后,现在内蒙古的部分领地和亦集乃绿洲相邻的土地曾属于短命的北元(1370-1402),直到十四世纪末 , 黑水城毁于明朝的征伐 。
黑水城遗址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政府所在地达来库布镇东南25公里处,在两条干涸河床汇合的荒漠台地上 。内蒙古考古队分析黑城的废弃原因 , 认为“应在扩郭帖木尔失败后不久 。究其原因,元末丧乱 , 明廷无暇北顾,亦集乃城丧失了在政治军事上的重要地位,政权瘫痪,人心离散,河渠不修 , 水道绝流,迫使生民逐水草而去 , 留下孤城一片 。所以黑城不仅包含西夏和元代,也部分地包含了北元时期的一段历史” 。黑水城从明代以后,就湮没在历史的沙尘中 。
探险与考察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是国际东方学界对中亚地区积极考察的时代 。几乎每年都有考察团去亚洲 。德国人、英国人、法国人、日本人、瑞典人、俄国人都投入了很大的力量,来对中国新疆北部和南部的绿洲、甘肃敦煌、内蒙古和西藏进行地理考察 。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政府的政治意图交织在一起 。对黑水城的考察 , 最著名的就是俄罗斯的柯兹洛夫探险队 。
俄罗斯早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就萌发了对古代中亚的兴趣 。早在柯兹洛夫(П.К.Козлов)的成功旅行之前,俄国和欧洲许多研究者就已经开展了考察 。1882年,柯兹洛夫成为著名旅行家普尔热瓦尔斯基( Николай Михайлович Пржевальский )的学生 。第二年,二十岁的柯兹洛夫就参加了普尔热瓦尔斯基的第四次中亚考察 。柯兹洛夫1899-1901年的蒙古-安多之行 , 就是沿着“黑水河”进行的 。这条河的下游便是黑水城废墟 。1886年波塔宁(Г. Н. Потанин)第一次从当地居民那儿听说有个黑水城;柯兹洛夫也是在踏上这条线路后,第一次听说这个埋没在沙漠中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