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笄之年是多少岁,及笄是多少岁

1、及笄是多少岁是女子15岁,是女子成年的仪式 , 及笄这个词最早出自《礼记》,“笄”指的是女子的发簪,及笄就是插上发簪将头发盘起来 。
在古代,女子15岁和男子20岁代表成年,在这一天都会举行盛大的成年礼,只不过女子成年和男子成年称呼不同 。
相关介绍
1、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 , 故称"总角" 。
2、垂髫: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顶自然下垂的短发) 。
及笄之年是十五岁 。
及笄和将笄是古代表示不同年龄的词语,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及笄” , 将笄之年是指古时十四岁的女子 。
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 , 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 。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 。
其他年龄的表示:
1、襁褓:不满周岁;
2、孩提:二三岁;
3、始龀(chen)七八岁;
4、总角:幼年的儿童,头发上绾成小髻髻 。《礼记·内则》“拂髻 , 总角 。”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 。”后来就称儿童的幼年时代为“总角” 。陶潜《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这里的“白首”代称老年 。(八九岁到十三四岁)
5、垂髫:也指儿童幼年 。古时儿童未成年时 , 不戴帽子,头发下垂,所以“垂髫”代称儿童的幼年 。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这里的“黄发”也代称老年 。(三四岁到七八岁);
6、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7、束发:男子十六岁 。
古代女子及笄是15岁 。及笄是我国古代专门用来表达女性年龄的专用名词,在古代满15周岁女性都是要结发的,笄也就是簪子的意思,结发之后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 。
在古代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及笄” , 也称“笄年”,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 , 笄为一种饰件,用来固定发髻 , 是根细长钎子 , 一头锐,一头钝,钝的一头有突出的装饰,称为首部 。
笄是发簪家族的鼻祖,笄的首部简单朴素,后来的簪、钗等皆是在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加“笄”(又叫“及笄”),成为了汉民族女性成人之礼的礼仪之名 。
《聊斋志异·胭脂》:“东昌卞氏 , 业牛医者,有女,小字胭脂 , ……以故及笄未字 。”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一回:“老者便对布库里雍顺道:‘小女伯哩年将及笄 , 如蒙不弃,愿附姻好 。’”
“及笄之年”和“及冠之年”是古代男女成年人的“大节日”,从这年生日开始,就是男女青年最适宜的婚嫁年龄了,但是如果已经成人的女孩子迟迟未许嫁,那么到了二十岁也必须行笄礼 。
也就是说,一个女孩子到了十五岁 , 就随时可以许嫁,也随时可以行笄礼了,如果许嫁时已经行过笄礼 , 则无需再行,如果还没有行过,则必须行笄礼才能够被夫婿家以“亲迎”之礼接走 。
未行笄礼的姑娘,不能嫁人,如果一个姑娘长期待字闺中,那么最迟到了二十岁,不论有没有许嫁,都要行笄礼以正式确认其成年 。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垂髫: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髫 , 古代儿童头顶自然下垂的短发) 。
及笄:女子十五岁 。(女子拾伍岁行笄礼,表示已经成年,可以结婚了 。女子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此称女子15岁为‘及笄’,也称“既笄”
豆蔻: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
弱冠:男子二十岁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 , 故称“弱冠”) 。
扩展资料:
弱冠:男子二十岁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 , 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
而立:男子三十岁(立 , “立身、立志”之意) 。
不惑:男子四十岁(不惑 , “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知命: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
花甲、耳顺:六十岁 。
古?。浩呤?。
中寿:八十岁 。
耄耋(mào dié):八九十岁 。
期颐:一百岁 。
及笄是指15岁 。及笄,又叫“既笄”,是指古代女子年龄满15周岁 。
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便会开始结发,用笄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故称为及笄 。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 。
笄:指的的女子头上的发簪 。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 。
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 。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在现在应该是18-20岁的女子,到了法定结婚年龄的女子就叫做及笄之年!

将笄之年是多少岁,及笄是多少岁

文章插图
2、将笄之年?【将笄之年是多少岁,及笄是多少岁】女孩15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
2至3岁称孩提 。
女孩7岁称髫年 。男孩7岁称韶年 。
10岁以下称黄口 。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
男子20岁称弱冠 。
30岁称而立之年 。
40岁称不惑之年 。
50岁称知命之年 。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
70岁称古稀之年 。
80岁称杖朝之年 。
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 。
100岁乐期颐 。
另外 , 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
指古代十四岁女子
快十四五岁的意思
将笄之年是多少岁,及笄是多少岁

文章插图
3、及笄之年是指多少岁及笄之年指的是女子年满十五周岁 。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 , 出自《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及笄 , 亦作“既笄”,笄:束发用的簪子 。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 , 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 。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 。
“及笄之年”和“及冠之年”是古代男女成年人的“大节日” , 从这年生日开始,就是男女青年最适宜的婚嫁年龄了 。及笄之年和将笄之年的区别“将笄之年”不是“及笄之年”,“将笄”是将要到“笄年”还没有到,“及笄”则是已经到了“笄年” 。
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用为指代成童:“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归有光《项脊轩志》) 。束发一般15岁左右 , 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 。《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
及笄中的“笄”字指的就是女子的发簪 , 及笄也可以理解为插发簪 。古代将及笄视为女子成年的一个分水岭,女子过了及笄之年就可以结婚生子了 。古代男子和女子的成年时间各不相同,女子十五岁就可以成年嫁人了,被称为及笄之年 。而男子需要等到二十岁才算成年 , 男子成年则被称为弱冠之年 。及笄就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十八岁一样,不过及笄只是被用来特指女子的年龄,而不能用来形容男子 。
及笄之年是15岁 。
及笄之年是指女子满了十五岁,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 。及笄之年可表示为十五岁女孩 。古代女子在十五岁时,若已许配,就束发戴簪;若未许配,就在二十岁时束发戴簪 。
这只是古代的一种习俗,当前社会是没有的 。
将笄之年是多少岁,及笄是多少岁

文章插图
4、中国古代女子14岁称为…?中国古代女子14岁称将笄之年 。将笄是指古时十四岁的女子 。古代女子十五岁就把头发梳拢来,挽一个髻,插上叫做笄的首饰,叫笄礼 。
加笄后就表示女子已成年 , 所以女子到了成年,叫“笄(ji)年”,又称“及笄” 。《礼·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将笄,故未及 。所以是指女子十四周岁 。论年纪虽则一十四岁 , 身材长成 , 倒象十六七岁及笄的模样 。——《东周列国志》
扩展资料
古代女子称谓:
髫年:幼童时期 。古儿童尚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故称之,也称作“垂发”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 , 并怡然自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8岁又称“龆年” 。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岁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
碧玉年华:女子十六岁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有关碧玉的诗句很多 , 其中晋人孙绰的《碧玉歌》最为有名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梅之年,标梅之年14岁还真不知道
我国古代女子14岁及笄 ,就是女子成年的一个标志
中国古代女子14岁称为将笄之年
称为“汲髻”【jiji】
将笄之年是多少岁,及笄是多少岁

文章插图
5、将笄之年是多少岁?将笄之年,意为古时十四岁的女子 , 汉语词语 。
笄:古代束发用的簪子 。
古代女子十五岁就把头发梳拢起来,挽一个髻,插上叫做笄的首饰,叫笄礼 。加笄后就表示她已成年,所以女子到了成年,叫“笄(ji)年”,又称“及笄” 。
《礼·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将笄,故未及 。所以是指女子十四周岁 。
论年纪虽则一十四岁,身材长成 , 倒象十六七岁及笄的模样 。——《东周列国志》
古时还有其他表示年纪的说法 。
1、襁褓:不满周岁 。
2、孩提:两、三岁 。
3、始龀:七、八岁 。
4、总角:幼年的儿童,头发上绾成小髻髻 。
5、垂髫:也指儿童幼年 。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所以“垂髫”代称儿童的幼年 。
6、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
7、束发:男子十六岁 。
8、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 。所以主以“弱冠”代称20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