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古代丧服制度实质内涵,汉族的丧服制度是什么?

1、汉族的丧服制度是什么?各地都不一样 。汉族大致是:
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 , 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 。人死了,要先沐浴,然后入殓 。“殓”的仪式分为小殓和大殓 。小殓是给尸体裹上衣衾,大殓是把尸体装进棺材 。棺材要尽量做得好,有的富贵人家是用珍贵的木料(如楠木)做棺材 , 还要油漆彩画 。办丧事要隆重,举行数日甚至十几日的吊唁祭奠活动,还要请和尚道士念经 , 为的是让死者的灵魂早日升天 。
丧事期间,死者亲属要穿孝服,在灵堂守灵 。中国古代礼制,把孝服按与死者血缘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在现代汉语里还有“五服”这个词,表示血缘关系的远近 。孝服用白布做成,这与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礼服的习俗大不相同 。清朝时有一英国人第一次到中国来,遇到出殡的队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却痛苦悲哀,觉得十分奇怪 。在古代,出殡时有人唱挽歌,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生前就为自己写过《挽歌诗》三首 。后世的挽联、挽幛就是从古代的挽歌演变而来的 。
丧葬仪式规模大小与死者的地位身份密切相关,在封建社会对不同地位身份的人丧仪都有严格的规定 。王公贵族、富豪之家常以规模宏大的丧仪来炫耀自己的权势 。《红楼梦》里写宁国府死了秦可卿,所用棺材价值数千两银子,由二、三百名和尚道士念经,出殡时的队伍“浩浩荡荡 , 压地银山一般” 。而穷苦百姓连起码的温饱尚且达不到 , 自然也就谈不上“重殓厚葬”了 。有时甚至只能用一片席子包裹一下尸体,草草埋掉 。
尊长死后,子孙要在家守二十七个月,其间停止交际和娱乐,做官的也必须离职回家守孝 ,以表示对尊亲的哀悼 , 称“守制” 。

简述古代丧服制度实质内涵,汉族的丧服制度是什么?

文章插图
2、丧服的基本概念【简述古代丧服制度实质内涵,汉族的丧服制度是什么?】对死者表示哀悼而穿用的礼服 。晚辈为长者服丧穿用的丧服称孝服 。由于民族风俗及宗教信仰等因素,丧服十分复杂 。
中国古代丧服自周代已用素服(素衣p素裳p素冠等)o均取白色o在中国古代的五方说中,西方为白虎,西方是刑天杀神,主萧杀之秋,古代常在秋季征伐不义、处死犯人 。所以白色是枯竭而无血色、无生命的表现,象征死亡、凶兆 。五服制度o即按服丧重轻p做工粗细p周期长短o分为5等s斩衰p齐衰p大功p小功p缌麻 。其中斩衰最上o用于重丧o取最粗的生麻布制作o不缉边缝o出殡时披在胸前r女子还须加用丧髻(髻系丧带)o俗称披麻戴孝 。五服以外的远亲丧服o只需袒免o即袒露左臂p免冠括发 。五服制度历代延续并有所变化o至今已不多见 。
现代丧服不用陈规旧俗o只要求衣着整洁朴素o以显肃穆r臂戴黑纱或胸前别以白花o以示悼念 。
欧洲丧服通常为黑色o居丧期后半年加穿白p灰p紫或淡紫色(称半丧服) 。伊朗丧服用表示凋谢的黄色 。叙利亚和也门的丧服用蓝色 。日本用于丧礼的和服一般为白色或黑色 。
丧礼在北京有种种的分别,丧服也因之有了不同 。满蒙丧服最轻(内务府三旗尤轻) , 汉军较重,汉人最重 。以前是一望便知是某族人的,近年旗人羼合汉礼,才渐渐不易区别 。
简述古代丧服制度实质内涵,汉族的丧服制度是什么?

文章插图
3、五服的丧服制度中国封建社会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社会 , 以父宗为重 。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 , 即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 , 通常称为本宗九族 。在此范围内的亲属 , 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为有服亲属,死为服丧 。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减 , 《礼记?丧服小记》所谓“上杀、下杀、旁杀”即此意 。服制按服丧期限及丧服粗细的不同,分为五种,即所谓五服:
斩衰
斩衰(音摧),丧服名 。衰通“” 。五服中最重的丧服 。用最粗的生麻布制布制做,断处外露不缉边,丧服上衣叫“衰”,因称“斩衰” 。表示毫不修饰以尽哀痛,服期三年 。古代 , 诸侯为天子,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承重孙(长房长孙)为祖父,妻妾为夫,均服斩衰 。至明、清,子及未嫁女为母,承重孙为祖母,子妇为姑(婆) , 也改齐衰三年为斩衰 。女子服斩衰,并须以生麻束起头发,梳成丧髻 。实际服期约两年余,多为二十五个月除孝(“三年丧二十五月毕”) 。《礼记?丧服小记》:“斩衰,括发以麻 。”《清史稿?礼志十二》:“斩衰三年,子为父、母;为继母、慈母、养母、嫡母、生母;为人后者为所后父、母;子之妻同 。女在室为父、母及已嫁被出而反者同;嫡孙为祖父、母或高、曾祖父、母承重;妻为夫,妾为家长同 。”
齐衰
齐衰(音资崔),丧服名 。齐,下衣的边 。齐通d,衰通 。是次于“斩衰”的丧服 。用粗麻布制做,断处缉边,因称“齐衰” 。服期分三年、一年、九月、五月、三月 。服齐衰一年,用丧杖 , 称“杖期”,不用丧杖,称“不杖期” 。周代,父在父母服齐衰杖期,父卒服齐衰三年 。唐代 , 为母,父在父卒皆齐衰三年;子妇为姑(婆)亦齐衰三年 。至清代,凡夫为妻,男子为庶母、为伯叔父母、为兄弟及在室姊妹 , 已嫁女为父母,孙男女为祖父母,均服齐衰一年,杖与否,各有规定;重孙男女为曾祖父母,服齐衰五月;玄孙男女为高祖父母 , 且齐衰三月 。《礼记?檀弓下》:“哀公为之齐衰 。”《清史稿?礼十八》:“曰齐衰杖期,嫡旁及下际缉 , 麻冠、致、草屦、桐杖……曰齐衰杖期,嫡子、众子为庶母;子之妻同;子为嫁母、出母;夫为妻;嫡孙祖在为祖母承重 。曰齐衰不杖期,为伯、叔父、母,为亲兄、弟;为亲兄、弟之子及女在室者;为同居继父两无大功以上亲者 。“参阅清吴荣光《吾学录?丧礼门一》所附丧服各图 。
大功
大功 , 亦称“大红” 。丧服名 。是次于“齐衰”的丧服 。用粗熟麻布制做 。服期为九个月 。清代 , 凡为堂兄弟、未嫁堂姊妹、已嫁姑及姊妹,以及已嫁女为伯叔父、兄弟,均服“大功” 。《史记?孝文本纪》:“已下,服大红十五日 , 小红十四日 。”裴S集解:“服虔曰:‘当言大功、小功布也 。’”《明史?礼志十四》:“曰大功九月者,为同堂兄弟及姊妹在室者,为姑及姊妹兄弟之女出嫁者;父母为众子妇,为女之出嫁者;祖为众孙;为兄弟之子妇……为兄弟之子为人后者 。”《清史稿?礼志十二》:“曰大功服,粗白布,冠、致如之 , 茧布缘屦 。”参阅清吴荣光《吾学录?丧礼门一》所附丧服各图 。
小功
小功 , 亦称“上红” 。丧服名 。是次于“大功”的丧服 。用稍粗熟麻布制成 。服期五月 。清代,凡为伯叔祖父母、常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及堂姑,已嫁堂姊妹、兄弟妻、再从兄弟、未嫁再从姊妹,又外亲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均服小功 。《仪礼?丧服》:“小功,布衰掌 , 牡麻致,即葛五月者 。从祖祖父,从祖父母报;人祖昆弟;从父姊妹篇 , 孙嫡人者;为人后者为其姊妹嫡人者 。”《新唐书?礼乐志十》:“小功五月殇,正服:为子、女子子之下殇,为叔父之下殇,为姑、姊妹之下殇 , 为从兄弟姊妹长殇,为庶孙之长殇 。降服:为人后者为其兄弟之长殇,出嫁姑为侄之长殇,为人后者为其姑、姊妹之长殇 。义服:为夫之兄弟之子、女子子之下殇,为夫之叔父之长殇 。”参阅清吴荣光《吾学录?丧礼门》一所附丧服各图 。
缌麻
缌麻(缌音思),丧服名,是次于“小功”的丧服 。“五服”中最轻的一种 。用较细熟麻布制成,做功也较“小功”为细 。清代,凡男子为本宗之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以及为外孙、外甥、婿、妻之父母、表兄、姨兄弟等,均服缌麻 。服期三月,五服之外,同五世祖的亲属为袒免亲,即所谓“素服” , 袒是露左臂,免是用布从项中向前交于额上,又后绕于髻 。宋人车垓说此仪久废,当时人的袒免亲丧服是白阑缟巾;明、清时,素服,以尺布缠头 。同六世祖的亲属便是无服亲了 。故《礼记?大传》云:“四世而缌,服之穷也,五世袒免,杀同姓也 , 六世亲属竭矣 。”
《仪礼?丧服》章所载亲属间各种服制被后世奉为权威性的准则 , 历代遵行,但也有所变通 。“五服”制度是中国礼治中为死去的亲属服丧的制度 。它规定 , 血缘关系亲疏不同的亲属间,服丧的服制不同 , 据此把亲属分为五等,由亲至疏依次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
西晋定律第一次把“五服”制度纳入法典之中,作为判断是否构成犯罪及衡量罪行轻重的标准,这就是“准五服以制罪”原则,它不仅适用于亲属间相互侵犯、伤害的情形,也用于确定赡养、继承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
“五服制罪”的原则实质上是“同罪异罚”的原则在家族范围内体现,它在刑法方面的适用原则是:亲属相犯,以卑犯尊者 , 处罚重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重;若以尊犯卑,则处罚轻于常人,关系越亲 , 处罚越轻 。亲属相奸,处罚重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重;亲属相盗 , 处罚轻于常人,关系越亲 , 处罚越轻 。在民事方面,如财产转让时有犯,则关系越亲,处罚越轻 。
“五服”制罪原则的确立,使得儒家的礼仪制度与法律的适用完全结合在一起,是自汉代开“礼律融合”之先河以来封建法律儒家化的又一次重大发展,它不仅体现了晋律“礼律并重”的特点,也是中国封建法律伦理法特征的集中表现 。自西晋定律直至明清,“五服制罪”一直是封建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 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与完善
具体应用
斩衰,“衰”(读做“催”)就是指不缝缉的意思 。凡诸侯为天子、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母、媳对公婆、承重孙对祖父母、妻对夫,都要穿斩衰,是最重的孝服 。
齐衰,是用本色粗生麻布制成的 。自此制以下的孝衣,凡剪断处均可以收边;下摆贴边都在砸边际 。孙子、孙女为其祖父、祖母穿孝服;重子、重女为其曾祖父、曾祖母穿孝服;为高祖父、高祖母穿孝服均遵“齐衰”的礼制 。
大功,是用熟麻布制作的,质料比“齐衰”用料稍细 。为伯叔父母、为堂兄弟、未嫁的堂姐妹、已嫁的姑、姐妹,以及已嫁女为母亲、伯叔父、兄弟服丧都要穿这种'大功'丧服 。
小功,是轻于'大功'的丧服,是用较细的熟麻布制作的 。这种丧服是为从祖父母、堂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堂姑、已嫁堂姐妹、兄弟之妻、从堂兄弟、未嫁从堂姐妹,和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服丧而穿的 。
缌麻,是用稍细的熟布做成的 。现在大多用漂白的布做成 。称为“漂孝” 。凡为曾祖父母、族伯父母、族兄弟姐妹、未嫁族姐妹,和外姓中为表兄弟、岳父母穿孝都用这个档次 。
五服之外 , 古代还有一种更轻的服.丧方式,叫“袒免” 。在史籍中记载:朋友之间,如果亲自前去奔丧,在灵堂或殡.葬时也要披麻;如果在他乡,那就'袒免'就可以了 。袒,是袒露左肩;免,指不戴冠,用布带缚髻 。
五服规定,是晚辈对长辈的丧服规定 , 夫妻属平辈不穿孝服,戴黑袖标即可 。
演变
本来的五服指的是五种孝服 , 
后来,五服也指代五辈人 , 比如在山东胶东半岛一带 , 有“五服之内为亲”的说法,就是利用上面那句话,往上推五代,从高祖开始 , 高祖、曾祖、祖父、父、自己 , 凡是血缘关系在这五代之内的都是亲戚,即同出一个高祖的人都是亲戚,从高祖到自己是五代,就成为五服 。五服之后则没有了亲缘关系,也可以通婚 。一般情况下,家里有婚丧嫁娶之事,都是五服之内的人参加 。
血缘关系中五服的计算方法:由于古代一夫一妻,有时有妾,因此,同父又同母的是一服,即所谓“同胞”、“一奶同胞”;同父不同母的是二服,例如《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贾环 。同祖父的是三服,例如《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贾琏,同曾祖父的是四服,例如《红楼梦》中荣国府贾政与宁国府的贾敬;同高祖父的是五服 。
现代实行一夫一妻制,除非父亲离婚、丧偶后再婚再生育,一二服之间的区别通常消失,因此计算起来会令人困惑,错以为五服就是五代,实际上五服只四代 。从祖父开始向上,不再分别妻妾的子女 。
另外 , 对于长辈及晚辈的称呼实际上也是有相应的说法的 。
由自己开始,上一辈为父亲,父之父为祖,祖之父为曾祖 , 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 , 远祖之父为鼻祖 。由自己往下,为子 , 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kun)孙,孙之子为i孙 , i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耳孙 。
(《尔雅?释亲》:“生己者为父母 , 父之父为祖(即祖父),祖父之父为曾祖 , 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 , 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 。”“父之子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 , 曾孙之子为玄孙 , 玄孙之子为来孙 , 来孙之子为孙,孙之子为i孙,i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耳孙 。”)
九族中,纵向有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己身、子、孙、曾孙、玄孙;横向有己身、兄弟、堂兄弟、再堂兄弟、三堂兄弟、姊妹、堂姊妹、再堂姊妹、三堂姊妹 。围绕着纵横向的九族,形成了九族与五服的家族结构图 。往上数,上辈中有叔伯父母、堂伯父母、再堂伯父母、祖伯父母、堂伯祖父母、曾祖伯父母、姑、堂姑、再堂姑、祖姑、堂祖姑、曾祖姑等 。往下数,下辈中有侄妇、堂侄妇、再堂侄妇、侄女、堂侄女、再堂侄女、侄孙妇、堂侄孙姑、侄孙女、堂侄孙女、曾任孙妇、曾侄孙女等 。这是一幅完整的九族五服图 。
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 。这本来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 , 后来,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 。每个家族成员根据自己与死者的血缘关系,和当时社会所公认的形式来穿孝、戴孝,称为“遵礼成服” 。
烈祖 六世 六世亲属竭矣
天祖 五世 袒免 五世袒免 , 杀同姓也,
高祖 一代 一服 四世 缌亲 四世而缌 , 服之穷也 , 
曾祖 二代 二服 三世 小功亲
祖 三代 三服 二世 大功亲
父 四代 四服 一世 衰亲
己 五代 五服 己
子 六代
孙 七代
曾孙 八代
玄孙 九代
来孙 亲属关系超过五代,不再为之服丧,叫做出服,也叫出五服
在婚嫁中出五服即可通婚
也有一说为:一爷之孙不出服,以下一辈一服,总计八代 。
民间有骂人祖宗八辈的,那意思就是把整个家族都骂了 。
现代人多认为五服是五代,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五代算一服,出五服要二十五代 。礼经上所记的一套丧服制度 。这套制度在当时虽然不见得全部实行,后世的丧服丧期虽然也有所改变,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三点:
第一,在丧期中可以看出重男轻女的情况 。妻为夫居丧三年,夫为妻服丧只有期年 。明代以前,如果父亲还在,儿子为母亲居丧也只是齐衰而不是斩衰 。
第二,在丧服中又可以看出嫡庶的分别甚严 。庶子为嫡母服丧三年(明代以后,庶子为自己的母亲也服丧三年),但是嫡子不为庶母服丧,后来改为期年丧 。长子长孙在服丧中很重要 。在丧制中有所谓“承重孙”,就是由于嫡长子已死,应由嫡长子的儿子承担丧祭(和宗庙)的重任 。又有所谓“承重曾孙”,承重孙或承重曾孙在讣闻(讣告)中名字是列第一位的。
第三,在丧服中明显地表现了血统亲疏的等级 。因此,习惯上以五服以内为亲,五服以外为疏 。《尔雅?释亲》:“族父之子相谓为族弟,族弟之子相谓为亲同姓” 。注:“同姓之亲无服属 。”这就是说,族兄或族弟的儿子相互间已经没有丧服的关系 , 只有同姓的关系了 。
简述古代丧服制度实质内涵,汉族的丧服制度是什么?

文章插图
4、中国古代丧服制度是怎样的?《仪礼?丧服》所规定的丧服,由重至轻,有斩衰(cuī)、齐(zī)衰、大功、小功、缌(sī)麻五个等级,称为五服 。五服分别适用于与死者亲疏远近不等的各种亲属,每一种服制都有特定的居丧服饰、居丧时间和行为限制 。
简述古代丧服制度实质内涵,汉族的丧服制度是什么?

文章插图
5、简述我国汉族丧服五服制度所谓”五服” , 就是死者亲属在居丧期间穿的五种丧服,
即斩衰’(音展崔)、齐衰(音资崔)、大功、小功、缌麻 。
斩衰是用刀剁成的不缝边的很粗的生麻布做成的丧服,意思是最亲的人死了,无心讲究 , 也来不及讲究,仓促而就 。父死后,其子女要服斩衰,长子死了,丈夫死了,父亲和妻妾都要服斩衰,一般是服三个年头 。
齐衰是用熟麻布做成的缝了边的丧服 , 齐衰期而3个月的,也有1年和3年的 。妻子死了,丈夫要服齐衰1年 。
大功是用稍细的熟麻布做成的丧服,大功期一般9个月 。
小功是用较强的熟麻布做成的丧服,小功期一般5个月 。五服制度规定兄或弟之妻死后,兄或弟都要服小功之丧 。
缌麻是用细麻布做成的孝服 , 缌麻期一般为3个月 。
五服”的具体实行如下
斩衰 3年 最粗的麻布不缝边,断处外露 儿子、未嫁女对父;曾、重孙对祖父;妻妾对夫
齐衰 3个月至3年 粗麻布,缝边 儿子、未嫁女对母(含继母)三年;已嫁女为父一年;孙为祖父母一年;重孙为曾祖父母五月;玄孙为高祖父母3月
大功 9个月 熟麻布 为堂兄弟、未嫁的堂姐妹;已嫁的姑、妹;已嫁女为母亲、伯叔父、兄弟
小功 5个月 较细的熟麻布 本宗为曾祖父母、伯叔祖父母、堂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堂姑、已嫁堂姐妹、兄弟之妻、从堂兄弟及未嫁从堂姐妹、外亲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
缌麻 3个月 细麻布 本宗为高祖父母、曾伯叔祖父母、族伯叔父母、族兄弟及未嫁族姐妹 。外姓为中表兄弟、岳父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