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因为什么而得名,梅雨季节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科学道理?

1、梅雨季节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科学道理?梅雨是一种自然的气候现象,于每年的6~7月在国内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 。由此此时正值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而得名“梅雨” 。在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很大、气温高 , 导致衣物容易发霉,故而也有人称之为“霉雨” 。梅雨季节顾名思义就是在梅子成熟的时候下雨,为什么叫没有呢,其实就是在梅子成熟的时候连续阴雨,有句话叫‘梅子黄时雨’,所以称为梅雨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梅雨这种情况呢?这就和我们上学时候学的地理有一定的关系了,影响梅雨季节形成主要有暖湿气流影响 。
天气湿度过高,太潮湿了 , 空气里水分大,人的身上都是黏糊糊的,再下一些小雨 , 人更不舒服,东西还容易发霉 , 梅雨季节多在南方发生 , 每年都是雨季的时候 , 湿度到达最高的时候 。就叫梅雨 。梅雨季节来临,梅雨对农业生产上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梅雨是一种自然现象 , 是一种具有规律性的雨季 。梅雨对农业生产既有利,也有弊,是利与弊各半的自然降雨季节 。
总之,梅雨季节的到来,不能说全是坏处,是弊端,也不可能全是好处 。梅雨对农业生产,从客观事实是说,最有利益的一方面,又有灾害性的一面 。若是没有梅雨,许多缺水地区的农业生产是无法进行,有了梅雨,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缺水少雨地区的干旱问题,保障了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粮食瓜果蔬菜的丰收 。
梅雨对不同区域的农产品影响不同,尤其是在授粉期间的梅雨都农产品产量有极大影响 。因此,个人认为梅雨弊大于利 。当然,现在的农业已经不是完全靠天吃饭了 。在梅雨期间,通过技术手段,做好管理 。完全可以减少因为梅雨造成作物的病害或减产 。

梅雨季节形成的原因是高纬度地区对流层中部有阻塞,高压或稳定的高压大气环流相对稳定,少数中纬度地区,西风环流平直平凡的短波运动 , 为江淮地区提供了冷空气条件 。梅雨季节是在每年的六七月份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 , 因为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季节,故称其为梅雨 。
是因为极地气团在某个地方和热带气团相遇了,所以就产生了梅雨季节 。里边富含的科学道理就是冷空气和暖空气相遇就会形成这样的梅雨季节 , 而且在冷暖空气相遇的时候还可能会产生其他的天气环境 , 也可能会导致一些极端天气的发生 。
梅雨产生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的锋区,是极地气团和热带气团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主要是由于空气湿度太大,气温太高而形成的 , 所以才会导致降雨量多,从而形成了梅雨季节 。
主要是因为天气比较多变,其次也是因为水蒸气太多,所以才会造成了一个这样的季节,并没有什么科学道理,只是因为有的时候天气太热,蒸发了很多的水蒸气,所以才会出现的 。

梅雨因为什么而得名,梅雨季节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科学道理?

文章插图
2、梅雨为什么叫梅雨?因为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7月份都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 , 故称其为“梅雨” , 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 。下面是对梅雨的成因和出现规律的介绍:
成因:
每年大约5月下旬至6月上旬,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从南方北上的暖空气的汇合于华南地区,形成华南准静止锋 。大约到了6月下旬,暖空气势力增强,准静止锋北移至江淮地区,成江淮准静止锋(又称为梅雨锋) 。由于来自南方的暖空气夹带大量水汽,当遇上较冷的气团时,便会产生大量对流活动 。由于这段时间冷暖空气势力相当,以致锋面停留在江淮地区 。
出现规律:
正常梅雨
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常的梅雨约在6月中旬开始,7月中旬结束 , 也就是出现在"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内 。梅雨期长约20-30天,雨量在200-400毫米之间 。"小暑"前后起,主要降雨带就北移到黄(河)、淮(河)流域,进而移到山东和华北一带 。长江流域由阴雨绵绵、高温高湿的天气开始转为晴朗炎热的盛夏 。据统计,这种正常梅雨,大约占总数的一半左右 。
早梅雨
有的年份,梅雨开始的很早,在5月底6月初就会突然到来 。在气象上,通常把"芒种"以前开始的梅雨,统称为"早梅雨" 。早梅雨会带来一些反常的现象 。例如,由于在梅雨刚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靠近地面的大气层里,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还是很频繁的,因此,阴雨开始之后,气温还比较低 , 甚至有冷飕飕的感觉,农谚说:"吃了端午棕,还要冻三冻"就是这个意思;同时也没有明显的潮湿现象 。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的农民,把这一段温度比较低的黄梅雨称为"冷水黄梅" 。以后 , 随着阴雨维持时间的延长、暖湿空气加强,温度会逐渐上升,湿度不断增大,梅雨固有的特征也就越来越明显了 。早梅雨的出现机会,大致上是十年一遇 。这种早梅雨往往呈现两种情形 。一种是开始早,结束迟,甚至拖到7月下旬才结束,雨期长达四、五十天,个别年份长达二个月 。另一种是开始早,结束也早,到6月下旬,长江中下游地区就进入了盛夏,由于盛夏提前到来,常常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程度的伏旱 。
迟梅雨
同早梅雨相反的是姗姗来迟的梅雨,在气象上通常把6月下旬以后开始的梅雨称为迟梅雨 。迟梅雨的出现机会比早梅雨多 。由于迟梅雨开始时节气已经比较晚,暖湿空气一旦北上,其势力很强,同时,太阳辐射也比较强,空气受热后 , 容易出现激烈的对流,因而迟梅雨常常多雷雨阵雨天气 。人们也把这种黄梅雨称为"阵头黄梅" 。迟梅雨的持续时间一般不长 , 平均只有半个月左右 。不过 , 这种梅雨的降雨量有时却相当集中 。
特长梅雨
1954年我国江淮流域出现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这次大水 , 就是由持续时间特别长的梅雨造成的 。这一年 , 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开始之前的5月下半月春雨已经很多,梅雨又来得很早,6月初就开始了 。天气一直阴雨连绵,并且不时有大雨、暴雨出现,维持的时间特别长,直到八月初才"出梅" 。当阴雨结束转入盛夏天气时、已经临近"立秋"了 。这一年整个梅雨期长达两个月,连同五月份的春雨 , 则达到两个半月以上 。进入"小暑"、"大暑"以后,长江中下游本来应该是晴朗炎热的"伏天"了,却一直是阴云密布难见太阳,瓢泼的大雨不时倾泄到地面上来,不少地区洪水滚滚、"寒气"袭人 。这一年长江中下游地区5月-7月三个月的雨量 , 一般都达到800-1000毫米,接近该地区正常年份全年的雨量;部分地区 , 雨量多达1500-2000毫米,相当于同一地区一年半的雨量,导致洪水泛滥成灾 。我们国家地域辽阔 , 局部洪涝经常发生 。有的可能是由于台风雨引起的,有的可能是别的天气系统接连带来的几次暴雨造成的 , 但它们的持续时间不长,洪水退去比较快,影响范围也比较小 。象1954年这样,阴雨时间达到二个多月之久,造成长江流域全流域性洪水的现象,是极为罕见的 。这种罕见的大水、常常是与异常梅雨联系在一起的 。像1998年的大水,也是特别长的梅雨所造成的 。
"短梅""空梅"
同特别长的梅雨完全相反的是,有些年份梅雨非常不明显,它象像来去匆匆的过客,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停留十来天以后,就急急忙忙地向北去了 。而且这段时间里雨量也不大,难得有一、二次大雨 。这种情况称为"短梅" 。更有甚者 , 有些年份从初夏开始 , 长江流域一直没有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 。多数日子是白天晴朗暖和,早晚非常凉爽 , 出现了"黄梅时节燥松松"的天气 。本来在梅雨时节经常要出现的衣服发霉现象,也几乎没有发生 。这段凉爽的天气一过 。接着就转入了盛夏 。这样的年份称为"空梅" 。"短悔"和"空梅"的出现机会 , 平均为十年中l-2次 。"短梅"和"空梅"的年份,常常有伏旱发生 , 有些年份还可以造成大旱 。
倒黄梅
有些年份,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梅天似乎已经过去,天气转晴,温度升高,出现盛夏的特征 。可是,几天以后,又重新出现闷热潮湿的雷雨、阵雨天气,并且维持相当一段时期 。这种情况就好象黄梅天在走回头路 , 重返长江中下游,所以称为"倒黄梅" 。"小暑一声雷,黄梅倒转来" 。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为流传的一句天气谚语 。它的意思是说,在梅雨过去以后,如果"小暑"出现打雷,则梅雨又会倒转过来 。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为梅雨结束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通常是越来越稳定的,而雷雨却是天气不稳定的象征 。况且时至"小暑" , 通常冷空气已不再影响长江流域,而雷雨的出现常常和北方小股冷空气南下有关,这种冷空气的南下 , 有利于雨带在长江中下游重新建立 。当然,"倒黄梅"并不一定在小暑日打雷以后出现 。一般说来,"倒黄梅"维持的时间不长,短则一周左右 , 长则十天半月 。但是在"倒黄梅"期间,由于多雷雨阵雨,雨量往往相当集中,这是需要注意的 。由于"倒黄梅"属于梅雨的一种,它在结束之后 , 通常都转为晴热的天气 。
从上面所介绍的各种梅雨中,可以看到,通常被人们视为大同小异的黄梅雨,实际上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之间的差别,有时还是相当悬殊的 。以"入梅"来说,最早的在5月26日,最迟的在7月9日;"出梅"最早的在6月16日,最迟的在8月2日,相差均可达到一个半月 。梅雨最长的年份持续两个多月,可以引起罕见的大水,而短的年份仅仅几天,还有的甚至出现"空梅",带来严重的干旱 。可见,梅雨是一种复杂的天气气候现象,它远不是象农历历本上所定的"入梅"、"出梅"那样简单 。相对正常梅雨而言,"早梅"、"迟梅"、"特别长的梅雨"、"空梅"以及严重的"倒黄梅" , 都属于异常梅雨 。
【梅雨与雨带】1.梅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是梅雨季节 。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 , 时大时小 。所以我国南方流行着这样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 。持续连绵的阴雨、温高湿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征 。与同纬度地区的气候迥然不同,梅雨是指一定地区和一定季节内发生的天气气候现象 。研究发现,欧亚大陆在20N至40N之间,为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带 。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南压东侧下沉气流控制 , 天气晴朗少云 , 气候炎热干燥;冬季在西风带影响下,从大西洋带来暖湿空气 , 形成较多的降水,使气候变得温和多雨 。即表现为副热带夏干冬湿的地中海式气候 。大陆东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西侧控制 , 下沉空气原来也较干,但从暖湿海面吸收大量水汽,因而带来丰沛的降水,产生了副热带湿润气候 。这里由于海陆对比十分强烈 , 形成了独特的季风气候 , 其显著特点是夏雨冬干,雨量集中在夏季,恰与地中海式气候相反 。如果和同纬度的英国东岸比,也是截然不同 。美国东岸中纬地带夏季风来临前后就不会出现长时期的阴雨天气 , 人们从未有长期天气闷热之感 , 发霉现象难以出现 。可见 , 在同一纬度上降水季节迥然不同 。所以 , 在世界上,只有我国长江中下游两岸,大致起自宜昌以东、北纬29度至33度的地区 , 以及日本东南部和朝鲜半岛最南部有黄梅出现 。也就是说,梅雨是东亚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在我国则是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 。2.雨带虽然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但它的出现却不是孤立的 , 是和大范围雨带南北位移紧紧相连的 。在110E以东的我国东部地区,在汛期从5月中旬起到6月上旬 , 主要雨带摆动在南岭山脉和南岭以南地区 。在个别年份,虽然在某一段时间内移到南岭以北地区,但是从一个候(五天为一候)或一个旬的多年平均情况来看,它往往是维持在28N , 29N以南 。这个时期就称为"江南雨季"或"华南前汛期" 。6月中下旬,主要雨带北移到29N-33N范围内(即西自我国宜昌,东经长江口 , 然后越海到日本;南起我国两湖盆地北至淮河南岸) , 稳定少动 。这时南岭以南地区已处在雨带之外,阴雨天气结束;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告别了风和日丽的初夏,迎来了阴雨绵绵的季节,大雨、暴雨时而出现,一直维持到7月上旬,这就是长江中下游著名的梅雨季节 。7月中旬开始,雨带再次北移,到了33N以北地区 。先后在黄河、淮河流域以及华北、东北等地停滞、徘徊,造成一次又一次强降雨过程,分别称为"黄淮雨季"、"华北雨季"此时,长江中下游梅雨结束,骄阳高挂,进入了炎热的盛夏季节 。这种天气一直要维持到8月下旬 , 然后雨带才随着冷空气的逐渐活跃而快速南撤,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使雨带一直退到华南沿海地区 。雨带的这种规律性变化,说明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并不是孤立的、局部的天气气候现象,而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季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主要雨带向北移动过程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停滞的反映 。【正常梅雨和异常梅雨】梅雨是初夏季节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它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北移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停滞的结果,梅雨结束 , 盛夏随之到来 。这种季节的转变以及雨带随季节的移动,年年大致如此,已形成一定的气候规律性 。但是,每年的梅雨并不完全一致,存在很大的年际变化 。在气象上,把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称为"入梅"(或"立梅")和"出梅"(或"断梅")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 , 历时20多天 。但是,对各具体年份来说,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早晚、梅雨的强弱等,存在着很大差异 。因而使得有的年份梅雨明显 , 有的年份不明显,甚至产生空梅现象 。如1954年梅雨季节异常持久,长达两个多月,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涝年;而1958年梅雨期只有两三天,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旱年 。(1)正常梅雨: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常的梅雨约在6月中旬开始 , 7月中旬结束 , 也就是出现在"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内 。梅雨期长约20-30天,雨量在200-400毫米之间 。"小暑"前后起,主要降雨带就北移到黄(河)、淮(河)流域 , 进而移到山东和华北一带 。长江流域由阴雨绵绵、高温高湿的天气开始转为晴朗炎热的盛夏 。据统计,这种正常梅雨,大约占总数的一半左右 。
由于梅雨发生的时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中国人称这种气候现象为“梅雨”,这段时间也被称为“梅雨季节” 。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 , 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 。
 初夏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 。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简称“霉”;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 , 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 。
梅雨因为什么而得名,梅雨季节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科学道理?

文章插图
3、梅雨季节是夏天的什么时候?梅雨季节的时间一般是每年的6~7月份,因此梅雨属于夏季 。梅雨是因为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导致地区一直降雨,而此时正是南方梅子的成熟期,故名“梅雨” 。梅雨期间湿度大,且梅雨期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会因纬度不同而变化 。
梅雨季节是一般是在夏季
梅雨季节的时间一般是每年的6~7月份,是一种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 。梅雨主要是因为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经过长江中下游之后开始出现持续下雨的情况 , 而此时正是南方梅子成熟期,故名“梅雨” 。
在梅雨时节 , 由于不断的降雨导致空气内的湿度变大,衣物、食物等物品也特别容易发霉,因此也有人称之为“霉雨” 。梅雨时节完毕之后,天气就变成被太平洋亚热带高压主导,此时温度就会慢慢升高,正式步入夏季 。
梅雨开始的时间被称为“入梅”,而梅雨结束的时间被称为“出梅” 。梅雨开始的时间也因为不同地域的纬度不同而改变,像台湾地区纬度比较低,因此每年五月中旬就可以进入梅雨期,;而长江中下游早在四月中旬即可入梅 。
【梅雨因为什么而得名,梅雨季节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科学道理?】每年的梅雨季节一般是在6、7月份的时候,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 。梅雨季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 。连绵多雨的梅雨季过后 , 天气开始由太平洋亚热带高压主导,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 。
每年的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
我国每年的梅雨季节大概是在6、7月份的时候,梅雨期长约20-30天 。同时,这个时候也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 , 故而也得名“梅雨” 。而梅雨季节的特点就是阴雨、潮湿 。
梅雨季节,除了食物易变质之外 , 地毯、棉衣、家具等日常用品也会容易发霉,要经常放在太阳底下晒晒 , 减少湿气 。此外,梅雨季节也会伴有暴雨、雷电等灾害性天气 , 大家出门前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预防准备 。
连续5日平均气温超过22℃ , 有4天为雨天才算是入梅 。而根据近期上海天气预报来看,还没有正式入梅,最低气温还在16-18度之间 。
梅雨因为什么而得名,梅雨季节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科学道理?

文章插图
4、…季节?梅雨季节是什么时间,在中国什么地方称为梅雨季?为什么叫…现在是夏季 。
梅雨季节是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 。
梅雨季节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 。
梅雨是我国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 。在这个时间段,东亚夏季风始于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平均在5月下旬左右),这个南海夏季风属于热带西南季风的范畴,南海夏季风逐步增强北抬,梅雨期正北抬到长江中下游一带,和副高西北侧的副热带西南季风合体,与冷空气交汇、风速辐合等形成梅雨带 。
由于这个时间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 。梅雨季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 , 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 。
首先 , 现在是夏季;
其次 , 梅雨季节在没有气候异常的情况下,一般指每年的6月中下旬以及七月上旬大概1个月的时间,但也存在早梅雨、迟梅雨、短梅雨等等现象 。一般来说这种现象多发生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中国台湾,也存在于辽东半岛 , 因此长江中下游地区在这个时候的气候特征被称为梅雨季节;
第三 , 之所以叫梅雨是因为这个时候正是江南黄梅熟的时候 , 另一方面因为这个时候湿度大,东西容易发霉,所以也叫霉雨 。
梅雨 , 亦称“霉雨”,指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7月份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因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而得名,此时段被称作梅雨季节 。
梅雨在不同的年份,开始和结束的早晚、梅雨的强弱等,都存在着很大差异 。
现在是夏季,梅雨季节只出现在某一些地区 。梅雨季节是在每年6、7月份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经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 , 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 。
现在是夏季,梅雨季节是五月,在中国长江中下游称为梅雨季
梅雨因为什么而得名,梅雨季节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科学道理?

文章插图
5、什么时候是“梅雨季节”?为什么称之为“梅雨”?梅雨是初夏季节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它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北移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停滞的结果,梅雨结束,盛夏随之到来 。这种季节的转变以及雨带随季节的移动,年年大致如此,已形成一定的气候规律性 。但是,每年的梅雨并不完全一致,存在很大的年际变化 。
在气象上,把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称为"入梅"(或"立梅")和"出梅"(或"断梅")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历时20多天 。但是,对各具体年份来说 , 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早晚、梅雨的强弱等,存在着很大差异 。因而使得有的年份梅雨明显,有的年份不明显,甚至产生空梅现象 。如1954年梅雨季节异常持久,长达两个多月,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涝年;而1958年梅雨期只有两三天,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旱年 。
 ?。?)正常梅雨:
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常的梅雨约在6月中旬开始,7月中旬结束,也就是出现在"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内 。梅雨期长约20-30天,雨量在200-400毫米之间 。"小暑"前后起,主要降雨带就北移到黄(河)、淮(河)流域,进而移到山东和华北一带 。长江流域由阴雨绵绵、高温高湿的天气开始转为晴朗炎热的盛夏 。据统计,这种正常梅雨,大约占总数的一半左右 。
 ?。?)早梅雨:
有的年份,梅雨开始的很早,在5月底6月初就会突然到来 。在气象上,通常把"芒种"以前开始的梅雨 , 统称为"早梅雨" 。早梅雨会带来一些反常的现象 。例如 , 由于在梅雨刚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 , 靠近地面的大气层里,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还是很频繁的,因此,阴雨开始之后 , 气温还比较低 , 甚至有冷飕飕的感觉,农谚说:"吃了端午棕,还要冻三冻"就是这个意思;同时也没有明显的潮湿现象 。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的农民 , 把这一段温度比较低的黄梅雨称为"冷水黄梅" 。以后,随着阴雨维持时间的延长、暖湿空气加强,温度会逐渐上升 , 湿度不断增大,梅雨固有的特征也就越来越明显了 。早梅雨的出现机会,大致上是十年一遇 。这种早梅雨往往呈现两种情形 。一种是开始早,结束迟 , 甚至拖到7月下旬才结束,雨期长达四、五十天,个别年份长达二个月 。另一种是开始早 , 结束也早 , 到6月下旬,长江中下游地区就进入了盛夏,由于盛夏提前到来,常常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程度的伏旱 。
 ?。?)迟梅雨:
同早梅雨相反的是姗姗来迟的梅雨 , 在气象上通常把6月下旬以后开始的梅雨称为迟梅雨 。迟梅雨的出现机会比早梅雨多 。由于迟梅雨开始时节气已经比较晚,暖湿空气一旦北上,其势力很强,同时,太阳辐射也比较强,空气受热后,容易出现激烈的对流,因而迟梅雨常常多雷雨阵雨天气 。人们也把这种黄梅雨称为"阵头黄梅" 。迟梅雨的持续时间一般不长,平均只有半个月左右 。不过 , 这种梅雨的降雨量有时却相当集中 。
 ?。?)特长梅雨:
1954年我国江淮流域出现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这次大水,就是由持续时间特别长的梅雨造成的 。这一年,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开始之前的5月下半月春雨已经很多,梅雨又来得很早,6月初就开始了 。天气一直阴雨连绵,并且不时有大雨、暴雨出现,维持的时间特别长,直到八月初才"出梅" 。当阴雨结束转入盛夏天气时、已经临近"立秋"了 。这一年整个梅雨期长达两个月,连同五月份的春雨,则达到两个半月以上 。进入"小暑"、"大暑"以后 , 长江中下游本来应该是晴朗炎热的"伏天"了,却一直是阴云密布难见太阳,瓢泼的大雨不时倾泄到地面上来,不少地区洪水滚滚、" 寒气"袭人 。这一年长江中下游地区5月-7月三个月的雨量 , 一般都达到800-1000毫米 , 接近该地区正常年份全年的雨量;部分地区,雨量多达 1500-2000毫米 , 相当于同一地区一年半的雨量,导致洪水泛滥成灾 。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局部洪涝经常发生 。有的可能是由于台风雨引起的 , 有的可能是别的天气系统接连带来的几次暴雨造成的,但它们的持续时间不长,洪水退去比较快,影响范围也比较小 。象1954年这样,阴雨时间达到二个多月之久,造成长江流域全流域性洪水的现象,是极为罕见的 。这种罕见的大水、常常是与异常梅雨联系在一起的 。像1998年的大水,也是特别长的梅雨所造成的 。
 ?。?)"短梅"和"空梅":
同特别长的梅雨完全相反的是,有些年份梅雨非常不明显 , 它象来去匆匆的过客,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停留十来天以后,就急急忙忙地向北去了 。而且这段时间里雨量也不大,难得有一、二次大雨 。这种情况称为"短梅" 。更有甚者,有些年份从初夏开始,长江流域一直没有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 。多数日子是白天晴朗暖和,早晚非常凉爽,出现了"黄梅时节燥松松"的天气 。本来在梅雨时节经常要出现的衣服发霉现象,也几乎没有发生 。这段凉爽的天气一过 。接着就转入了盛夏 。这样的年份称为"空梅" 。"短悔"和"空梅"的出现机会 , 平均为十年中l-2次 。"短梅"和"空梅"的年份,常常有伏旱发生,有些年份还可以造成大旱 。
 ?。?)倒黄梅:
有些年份,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梅天似乎已经过去,天气转晴,温度升高,出现盛夏的特征 。可是,几天以后,又重新出现闷热潮湿的雷雨、阵雨天气,并且维持相当一段时期 。这种情况就好象黄梅天在走回头路,重返长江中下游,所以称为"倒黄梅" 。"小暑一声雷,黄梅倒转来" 。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为流传的一句天气谚语 。它的意思是说,在梅雨过去以后 , 如果"小暑"出现打雷,则梅雨又会倒转过来 。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为梅雨结束之后 ,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通常是越来越稳定的,而雷雨却是天气不稳定的象征 。况且时至"小暑",通常冷空气已不再影响长江流域,而雷雨的出现常常和北方小股冷空气南下有关,这种冷空气的南下 , 有利于雨带在长江中下游重新建立 。当然 , "倒黄梅"并不一定在小暑日打雷以后出现 。一般说来,"倒黄梅"维持的时间不长 , 短则一周左右,长则十天半月 。但是在"倒黄梅"期间,由于多雷雨阵雨,雨量往往相当集中,这是需要注意的 。由于"倒黄梅" 属于梅雨的一种 , 它在结束之后,通常都转为晴热的天气 。
从上面所介绍的各种梅雨中,可以看到,通常被人们视为大同小异的黄梅雨,实际上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之间的差别,有时还是相当悬殊的 。以"入梅"来说,最早的在5月26日 , 最迟的在7月9日;"出梅"最早的在6月16日,最迟的在8月2日 , 相差均可达到一个半月 。梅雨最长的年份持续两个多月,可以引起罕见的大水,而短的年份仅仅几天,还有的甚至出现"空梅" , 带来严重的干旱 。可见 , 梅雨是一种复杂的天气气候现象 , 它远不是象农历历本上所定的"入梅"、"出梅"那样简单 。相对正常梅雨而言,"早梅"、"迟梅"、"特别长的梅雨"、"空梅"以及严重的" 倒黄梅",都属于异常梅雨 。
梅雨季节 , 是在每年6、7月份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 , 经过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地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 , 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 。注:目前学界认为东亚夏季风始于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平均在5月下旬左右),这个南海夏季风属于热带西南季风的范畴,南海夏季风逐步增强北抬,梅雨期正北抬到长江中下游一带,和副高西北侧的副热带西南季风合体,与冷空气交汇、风速辐合等形成梅雨带 。
梅雨季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 。连绵多雨的梅雨季过后,天气开始由太平洋亚热带高压主导,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 。
同纬度的其他的地区没有梅雨 。华南地区没有明显的梅雨现象 。
每年大约4月下旬至5月上旬 , 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从南方北上的暖空气的汇合于华南地区,形成华南准静止锋 。大约到了5月下旬,暖空气势力增强,准静止锋北移至江淮地区 , 成江淮准静止锋(又称为梅雨锋) 。由于来自南方的暖空气夹带大量水汽 , 当遇上较冷的气团时,便会产生大量对流活动 。由于这段时间冷暖空气势力相当,以致锋面停留在江淮地区 。
典型梅雨一般为6月中旬到下旬"入梅",7月上旬到中旬出梅 。迎梅雨指入梅前的阴雨,一般开始于4月中旬,为期约半个月 。
初夏时节 , 我国长江中下游至日本南部一带经常出现一 段持续较长时间的阴沉多雨天气 。时值江南梅子成熟,故称 “梅雨”或“黄梅雨” 。又因为此时温度高、湿度大、风速小、 光照奇缺,器物易发霉,所以又称“霉雨” 。关于梅雨 , 在中国史籍中记载较多 。如《初学记》引南朝梁元帝《纂要》: “梅熟而雨曰梅雨” 。唐柳宗元《梅雨》“梅实迎时雨 , 苍茫值晚春”等 。梅雨是东亚大气环流春夏之交季节转换期间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 。梅雨,可分为典型梅雨和迎梅雨(早梅雨) 。典型梅雨一般为6月上旬到中旬人梅,7月上旬到中旬出梅 。迎梅雨指人梅前的阴雨,一般开始于5月中旬,为期约半个月 。迎梅雨以后,雨带常一度南退,以后再次北进而为典型梅雨 。多数年份梅雨期持续20-25天 , 长的可达一个多月,短的只有几天,少数年份不出现梅雨 , 雨带从华南迅速 越过江淮流域而进入华北一带,称为“空梅” 。梅雨和农业生产关系非常密切 。迎梅雨,正好出现在春 耕夏播作物需水之时 。但过多易涝,对油菜、三麦造成湿害和赤霉病害;过少又易致旱 。典型梅雨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6月上中旬充沛雨水对水稻插秧十分有利 , 但对三麦的收割、凉晒和早稻烤田不利 。梅雨期过长,雨量过于集中,还会引起洪涝灾害;梅雨期过短,甚至空梅,则江淮干旱 。
http://zhidao.baidu.com/q?word=%CA%B2%C3%B4%CA%B1%BA%F2%CA%C7%A1%B0%C3%B7%D3%EA%BC%BE%BD%DA%A1%B1%A3%BF%CE%AA%CA%B2%C3%B4%B3%C6%D6%AE%CE%AA%A1%B0%C3%B7%D3%EA%A1%B1%A3%BF&lm=0&fr=search&ct=17&pn=0&tn=ikaslist&rn=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