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诞生于,因特网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1、因特网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因特网(Internet)是一组全球信息资源的总汇 。有一种粗略的说法 , 认为INTERNET是由于许多小的网络(子网)互联而成的一个逻辑网,每个子网中连接着若干台计算机(主机) 。Internet以相互交流信息资源为目的 , 基于一些共同的协议,并通过许多路由器和公共互联网而成,他是一个信息资源和资源共享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只是传播信息的载体,而INTERNET的优越性和实用性则在于本身 。
来历
[编辑本段]
因特网是Internet的中文译名,它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主持研制的ARPAnet 。
20世纪60年代末 , 正处于冷战时期 。当时美国军方为了自己的计算机网络在受到袭击时,即使部分网络被摧毁,其余部分仍能保持通信联系,便由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设了一个军用网,叫做“阿帕网”(ARPAnet) 。阿帕网于1969年正式启用,当时仅连接了4台计算机,供科学家们进行计算机联网实验用 。这就是因特网的前身 。
到70年代,ARPAnet已经有了好几十个计算机网络,但是每个网络只能在网络内部的计算机之间互联通信,不同计算机网络之间仍然不能互通 。为此,ARPA又设立了新的研究项目,支持学术界和工业界进行有关的研究 。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想用一种新的方法将不同的计算机局域网互联,形成“互联网” 。研究人员称之为“internetwork”,简称“Internet” 。这个名词就一直沿用到现在 。
在研究实现互联的过程中,计算机软件起了主要的作用 。1974年,出现了连接分组网络的协议,其中就包括了TCP/IP――著名的网际互联协议IP和传输控制协议TCP 。这两个协议相互配合,其中 , IP是基本的通信协议,TCP是帮助IP实现可靠传输的协议 。
TCP/IP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 就是开放性,即TCP/IP的规范和Internet的技术都是公开的 。目的就是使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都能相互通信,使Internet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这正是后来Internet得到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
ARPA在1982年接受了TCP/IP,选定Internet为主要的计算机通信系统,并把其它的军用计算机网络都转换到TCP/IP 。1983年,ARPAnet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军用,称为MILNET;另一部分仍称ARPAnet,供民用 。
1986年 ,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组织(NSF)将分布在美国各地的5个为科研教育服务的超级计算机中心互联,并支持地区网络,形成NSFnet 。1988 年,NSFnet替代ARPAnet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 。NSFnet主干网利用了在ARPAnet中已证明是非常成功的TCP/IP技术,准许各大学、政府或私人科研机构的网络加入 。1989年,ARPAnet解散,Internet从军用转向民用 。
Internet的发展引起了商家的极大兴趣 。1992年,美国IBM、MCI、MERIT三家公司联合组建了一个高级网络服务公司(ANS),建立了一个新的网络,叫做ANSnet,成为Internet的另一个主干网 。它与NSFnet不同,NSFnet是由国家出资建立的 , 而ANSnet则是ANS 公司所有,从而使Internet开始走向商业化 。
1995年4月30日,NSFnet正式宣布停止运作 。而此时Internet的骨干网已经覆盖了全球91个国家 , 主机已超过400万台 。在最近几年,因特网更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 , 很快就达到了今天的规模 。
过去
[编辑本段]
Internet最早来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建立的ARPAnet,该网于1969年投入使用 。从60年代开始,ARPA就开始向美国国内大学的计算机系和一些私人有限公司提供经费,以促进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网络的研究 。1968年 , ARPA为ARPAnet网络项目立项,这个项目基于这样一种主导思想:网络必须能够经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工作 , 一旦发生战争 , 当网络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击而失去工作能力时,网络的其它部分应当能够维持正常通信 。最初 , ARPAnet主要用于军事研究目的,它有五大特点:
⑴支持资源共享;
⑵采用分布式控制技术;
⑶采用分组交换技术;
⑷使用通信控制处理机;
⑸采用分层的网络通信协议 。
1972年,ARPAnet在首届计算机后台通信国际会议上首次与公众见面,并验证了分组交换技术的可行性,由此,ARPAnet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使用 。
1980年,ARPA投资把TCP/IP加进UNIX(BSD4.1版本)的内核中,在BSD4.2版本以后,TCP/IP协议即成为UNIX操作系统的标准通信模块 。
1982年,Internet由ARPAnet,MILNET等几个计算机网络合并而成,作为Internet的早期骨干网,ARPAnet试验并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较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
1983年,ARPAnet分裂为两部分:ARPAnet和纯军事用的MILNET 。该年1月 , ARPA把TCP/IP协议作为ARPAnet的标准协议,其后,人们称呼这个以ARPAnet为主干网的网际互联网为Internet , TCP/IP协议簇便在Internet中进行研究,试验,并改进成为使用方便,效率极好的协议簇 。与此同时,局域网和其它广域网的产生和蓬勃发展对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 。
1986年,NSF建立起了六大超级计算机中心,为了使全国的科学家、工程师能够共享这些超级计算机设施,NSF建立了自己的基于TCP/IP协议簇的计算机网络NSFnet 。NSF在全国建立了按地区划分的计算机广域网,并将这些地区网络和超级计算中心相联,最后将各超级计算中心互联起来 。地区网的构成一般是由一批在地理上局限于某一地域 , 在管理上隶属于某一机构或在经济上有共同利益的用户的计算机互联而成,连接各地区网上主通信结点计算机的高速数据专线构成了NSFnet的主干网,这样,当一个用户的计算机与某一地区相联以后,它除了可以使用任一超级计算中心的设施,可以同网上任一用户通信,还可以获得网络提供的大量信息和数据 。这一成功使得NSFnet于1990年6月彻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 。
现在
[编辑本段]
近十年来,随着社会科技,文化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大发展,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们对信息的意识,对开发和使用信息资源的重视越来越加强 , 这些都强烈刺激了ARPAnet和NSFnet的发展,使联入这两个网络的主机和用户数目急剧增加,1988年,由NSFnet连接的计算机数就猛增到56000台,此后每年更以2到3倍的惊人速度向前发展,1994年,Internet上的主机数目达到了320万台,连接了世界上的35000个计算机网络 。现在,Internet上已经拥有5000多万个用户,每月仍以10-15%的数目向前增长 , 专家预测,到1998年 , Internet 上的用户将突破1亿,到2000年,全世界将有100多万个网络,1亿台主机和超过10亿的用户 。
今天的Internet已不再是计算机人员和军事部门进行科研的领域,而是变成了一个开发和使用信息资源的覆盖全球的信息海洋 。在Internet 上,按从事的业务分类包括了广告公司,航空公司,农业生产公司 , 艺术,导航设备,书店,化工 , 通信 , 计算机,咨询,娱乐,财贸 , 各类商店,旅馆等等100多类,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一个信息社会的缩影 。1995年,Internet开始大规模应用在商业领域 。当年 , 美国Internet业务的总营收额为10亿美元,预计1996年将会达到18亿美元 。提供联机服务的供应商也从原先象America Online和ProdigyService这样的计算机公司发展到象AT&T、MCI、Pacific Bell等通信运营公司也参加进来 。
由于商业应用产生的巨大需求,从调制解调器到诸如Web服务器和浏览器的Internet 应用市场都分外红火 。在Internet蓬勃发展的同时 , 其本身随着用户的需求的转移也发生着产品结构上的变化 。1994年 , 所有的Internet软件几乎全是TCP/IP协议保,那时人们需要的是能兼容TCP/IP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如今Internet重心已转向具体的应用,象利用WWW来做广告或进行联机贸易 。Web是Internet上增长最快的应用,其用户已从1994年的不到400万激增至1995年的1000万 。Web站的数目1995年到三万个 。Internet已成为目前规模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网络 。
今天,Internet已连接60,000多个网络,正式连接86个国家,电子信箱能通达150多个国家,有480多万台主机通过它连接在一起 , 用户有2500多万 , 每天的信息流量达到万亿比特(terrabyte)以上,每月的电子信件突破10亿封 。同时,Internet的应用业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从学术研究到股票交易、从学校教育到娱乐游戏、从联机信息检索到在线居家购物等,都有长足的进步 。据统计,目前在Internet的域名分布中,.com–即商业所占比例最大,为41%;.edu–(科教)已退居二线,占有30%分额 。去年在Internet的成长中,商企界的成长占了其中的75% 。但是在亚洲一些国家里,当局者却试图封锁本国的网络与国际网连接,其封锁网络技术超过发达国家 。这无疑是开历史的倒车 。
未来
[编辑本段]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Internet市场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其应用将涵盖从办公室共享信息到市场营销、服务等广泛领域 。另外,Internet带来的电子贸易正改变着现今商业活动的传统模式,其提供的方便而广泛的互连必将对未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影响 。
然而Internet也有其固有的缺点,如网络无整体规划和设计,网络拓补结构不清晰以及容错及可靠性能的缺乏,而这些对于商业领域的不少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安全性问题是困扰Internet用户发展的另一主要因素 。虽然现在已有不少的方案和协议来确保Internet网上的联机商业交易的可靠进行 , 但真正适用并将主宰市场的技术和产品目前尚不明确 。另外 , Internet是一个无中心的网络 。所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Internet的发展,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Internet才能更好的发展 。
因特网于1969年诞生于美国 。

internet诞生于,因特网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文章插图
2、internet起源于品牌型号:华为MateBook D15
系统:Windows 11
internet最早起源于ARPAnet 。ARPAnet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建立的一个计算机网络 。
因特网是一组全球信息资源的总汇 。有一种粗略的说法 , 认为INTERNET是由于许多小的网络(子网)互联而成的一个逻辑网 , 每个子网中连接着若干台计算机 。Internet以相互交流信息资源为目的,基于一些共同的协议,并通过许多路由器和公共互联网而成,它是一个信息资源和资源共享的集合 。
万维网是Internet上集文本、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于一身的全球信息资源网络,是Internet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浏览器(Browser)是用户通向WWW的桥梁和获取WWW信息的窗口,通过浏览器,用户可以在浩瀚的Internet海洋中漫游,搜索和浏览自己感兴趣的所有信息 。
internet诞生于,因特网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文章插图
3、Internet诞生于哪一年 ?1968年,阿帕网是最早的网络 ARPANET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所组建的计算机网络 。ARPANET 是英文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Network的缩写,又称ARPA网 。ARPA网于1968年开始组建,1969年第一期工程投入使用 。开始只有4个节点,1971年扩充到15个节点 。经过几年成功的运行后,发展成为连接许多大学、研究所和公司的遍及美国领土的计算机网 , 并通过卫星通信与相距较远的夏威夷州、英国的伦敦和北欧的挪威连接 , 使欧洲用户也能通过英国和挪威的节点入网 。1975年 7月ARPA网移交给美国国防部通信局管理 。到1981年已有94个节点,分布在88个不同的地点 。ARPA网的主要特点是:①可以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库资源 。②利用分散控制结构 。③应用分组交换技术(包交换技术) 。④运用高功能的通信处理机 。⑤采用分层的网络协议 。这些特点在美国和西欧后来组建的计算机网中(如欧洲信息网EIN,法国的CYCLADES,美国的TYMNET,CYBERNET,TELENET,AUTODIN 2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进一步的发展 。ARPA网采用两类通信处理机:交换处理机(IMP)和终端交换处理机(TIP) 。主机通过IMP入网,每台IMP又可通过宽带通信电缆与若干台IMP连接 , 位速率为 50~1000千位/秒 。终端或小型机通过TIP连网 。IMP和TIP采用多处理机模块式结构 , 称为PLURIBUS技术 。它允许把20台主机和数百台终端接到一个节点上,可利用高速的地面和卫星通信线路 。ARPA网选用分布式网络拓扑结构,采用多重连接方式,任何一对节点都有一条以上通路,使网络响应时间快,可靠性高,便于扩展,而造价最低 。ARPA网采用分组交换技术 。主机或终端都按一定格式发送报文,一个报文的长度不得超过8095位 。由IMP将报文按一定格式拆成1024位的信息包或分组(标题中应包括地址、分组长度和序号)作为一个整体传输 。一个分组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的时间小于0.5秒,平均为0.2秒 。IMP 根据网络的负载情况和拓扑结构动态地确定传输路径 , 因此一个报文内各分组实际上可能沿着不同的路径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再由TIP组装成报文 。IMP的控制程序由12个子程序组成,用来实现网络进程管理和虚拟电路管理等功能,包括报文的拆装、接收、发送、检验、队列控制、路径选择、报文转移(从一台电传机传到另一台电传机)、程序变换、程序和设备的动态监测、收集IMP、TIP与线路的状态信息和网络工作统计数据,发送到网络控制中心等 。TIP除上述控制程序外还有虚拟终端规程,以实现数据重组(如变换代码和报文格式),使异种机间进行数据交换 。ARPA网采用分布式网络操作系统RSEXEC,能自动分配连网的计算机资源 。为了保证网络的可靠性,ARPA网采用多重连接方式,至少要有2根相邻的传输线或一台IMP发生故障,才会使一个节点停止工作 , IMP应用多处理机模块式结构,并采用24位循环校验,使传输误差降低到10-12位 。为了迅速检测故障点,建立了网络控制中心(NCC),用来监测传输线路或IMP的故障、主机的容量和线路的通信量 。各IMP均备有自动装入设备,在IMP的存储器发生故障时或要修改程序的情况下使NCC能将一份操作程序自动装入任一台IMP 。ARPA网还在斯坦福研究所设有网络信息中心(NIC),给ARPA网的用户提供各节点上可利用的硬件和软件资源的信息 。
记得采纳啊
internet诞生于,因特网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文章插图
4、Internet最早起源于什么时期( )60年代中期,正处于冷战的高潮 , 美国国防部(DoD)认为利用电路交换网来支持核战时的命令和控制信息传输,因为,线路或者交换机的故障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 , 导致信息传输的中断 , 因此希望能够建立一种高冗余、可迂回的新网络来满足要求 。1968年10月,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局(DARPA)和麻省坎布里奇(剑桥)的BBN公司(Bolt,Beranet,Newman of Cambridge,MA)签订合同 , 研制适合计算机通信的网络 。1969年6月,完成第一阶段的工作,组成了4个结点的试验性网络,称为ARPAnet 。ARPAnet采用称之为接口报文处理器(IMP)的小型机作为网络的结点机,为了保证网络的可靠性 , 每个IMP至少和其它的两个IMP通过专线连接,主机则通过IMP接入ARPAnet 。IMP之间的信息传输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并向用户提供电子邮件、文件传送和远程登录等服务 。ARPAnet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组建的网络; 1975年夏天,ARPAnet结束试验阶段,网络控制权交给美国国防部通信(DCA),DCA在ARPAnet基础上组建了美国国防数据网(DDN); 1976年,ARPAnet发展到60多个结点,连接了100多台主机,跨越整个美国大陆,并通过卫星连至夏威夷 , 触角伸至欧洲 , 形成了覆盖世界范围的通信网络;在DARPA资助开发ARPAnet的同时,许多厂商和用户也预见到了计算机联网的重要性,纷纷开展研究,例如:IBM公司推出IBM公司网络产品,DEC公司组建DECNET等;尤其是70年代末期的微型计算机问世 , 导致了局域网的发展 。网络的多样化促使DARPA开始研究网络互连技术 , 1980年左右 , DARPA开始致力于"The Interneting Project"(互连网技术)的研究,其研究的成果被简称为Internet,即我们现在提到的因特网 。促使DARPA开展网络互连技术研究的另一个因素是ARPAnet随着用户的增多,覆盖范围的增大,原有的专为单个网络设计的管理技术亦不敷使用,必须加以改进 。事实上,在ARPAnet仍处于试验阶段时,人们也发现当时ARPAnet选择的协议并不适合在多个网络上运行 , 许多人已经开始了各种协议的研究 。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文顿*瑟夫和卡悬(Cerf. V和KaHN. R)于1974年提出的TCP/IP协议 。该协议的思想得到人们的重新重视,并被作为提出了支持因特网的首选方案 。TCP/IP协议集在ARPAnet上的应用 , 使得ARPAnet成为初期因特网的骨干网 。根据因特网的发展,我们可以知道因特网并不是指某个特定的网络,而是一种互连技术,或者是网连网 。
为了推广TCP/IP协议集,美国国防部采取了两个较大的动作:
1) 1983年前后,国防部秘书处取值性地要求连到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必须使用TCP/IP协议集;
2) 资助BBN在UNIX上实现TCP/IP协议集,同时资助Berkeley公司将TCP/IP协议集写进UNIX操作系统 。
这些动作有力地促进了TCP/IP协议集的推广应用 。一方面人们使用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当时人们可以选择的网络软件又实在太少 。推动TCP/IP协议集广泛应用的另一个部门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1985年,NSF筹建了六个拥有超级计算机的中心;1986年,资助形成了NSFNET , 速率T1,连接所有的超级计算机中心; 同时还对各地的科研协会进行资助,形成区域网,鼓励学校和研究部门就近连入区域网 , 共享超级计算机中心的资源;所有NSF资助的网络都采用TCP/IP协议集,并连接ARPAnet,作为Internet的一部分 。
到了90年代,美国政府意识到仅靠政府资助,难以适应应用的发展需求,鼓励商业部门介入 。MCI、IBM和MERIT公司联合组建ANS(高级网络和服务公司),建立覆盖全美的、T3(44.746M)的ANSNET,连接ARPANET和NSFNET 。随后,DARPA和NSF拆消对ARPAnet、NSFNET的资助,因特网开始商用 。商业机构的介入,出现大量的ISP和ICP , 丰富因特网的服务和内容 。美国政府通过因特网发布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信息 。
TCP/IP技术的推广、因特网的商业价值,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热心接入因特网,并纷纷采用美国政府的方针:现由政府资助,逐渐转入自我良性循环 。
从80年-86年,七年时间,因特网覆盖了数以百计的单个网络,连接了近20000台分布于大学、政府机构和合作实验室的计算机;90年达到3000个网络和20万台计算机;95年网络个数达到25000,主计算机数达680万台,用户数达4000万人,遍布世界136个国家和地区;97年7月,欧洲市场协会统计:上网人数1.37亿(其中:英语国家7200万 , 欧洲国家3360万,亚洲1400万),并且每年仍有数万台网络服务器诞生,而用户数以每年20%的比率增长 。据我国的国家因特网信息中心(CNNIC)统计,1997年10月 , 我国的上网人数为62万 , 计算机29.9万台;1998年6月 , 上网人数117.5万,计算机54.2万台;1998年12月,上网人数达到210万,上网计算机数达74.7万台 。
显然 , 因特网要求因特网标准(TCP/IP协议集)的支持,这些标准与国际标准并不完全一致 。在标准化方面,因特网的原则是:当国际标准适用时,采用国际标准;当国际标准不适用时,研制新的因特网标准;当新的国际标准出现,并且具有相同的功能时,因特网标准将向国际标准迁移 。
Internet起源于美国的ARPAnet 计划,其目的是建立分布式的、存活力强的
全国性计算机信息网络 。ARPAnet基于分组交换的概念,在网络建设和应用发展的
过程中,逐步产生了TCP/IP 这一广泛应用的网络标准 。以ARPAnet 作为主干网的
Internet产生于1983年,随着TCP/IP协议被人们广泛接受和UNIX操作系统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计算机连接到Internet上 。目前,Internet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
计算机互连网 。
据统计,到1994年 7月,Internet已经连接了世界上的35000个计算机网络,
300万台计算机和超过2000万个用户 。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Internet连通,
每天大约有2000台计算机入网 。预计到2000年将有100万个网络、1亿台计算机连
接到Internet上,其用户数将超过10亿 。
早在1987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简称高能所)首先通过低的X.25租用
线实现了国际远程连网,并于1988年实现了与欧洲及北美洲地区的E-mail通信 。
1993年 3月经电信部门的大力配合,开通了由北京高能所到美国Stanford直线加
速器中心的高速计算机通信专线.1994年5月高能所的计算机正式进入了Internet
网 。与此同时,以清华大学作为物理中心的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正式立项,并于1994年6月正式连通Internet网 。
Internet越来越成为人们科研工作甚至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
------------
关于INTERNET
1.INTERNET–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
INTERNET起源于美国国防部的arpanet, 网络设计的最初目标是在网络的一 部分受到破坏时, 仍能正常工作 。这项技术后来发展成INTERNET 的网络技术 tcp/ip 。
INTERNET的发展是随着tcp/ip网络技术被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集成到 UNIX 操作系统而得到迅速应用 。
INTERNET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任何网络包括校园网、企业网、甚至国家网 只要通过一个节点接入INTERNET,整个子网就成为INTERNET的一部分 。如今已有 一百多个国家都已接入INTERNET,成为其一部分,INTERNET 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国 际网络 。
INTERNET的应用是基于电脑软件的应用系统,具有高度的智能性和灵活性 ,INTERNET上已开发的应用系统,不仅开拓了个人通讯的多种途径,而且提供了公众信息服务的多种方法,为现代社会从工业化到信息化的过渡提供了基础 。
INTERNET的商业化是近几年开始的,迅速增长的INTERNET的用户数量及其信息获取的实时性, 是其商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现已有相当多的商业机构进入 INTERNET,提供商业信息及其服务 。
INTERNET的未来是光明的,它已将未来学家描绘的信息社会的一些理想变成 了现实,随着美国政府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可以毫不夸张的说,INTERNET将 成为信息社会的基础 。
2.INTERNET–丰富的应用系统(或工具)
个人通信
网上电脑使用与管理
公众信息服务-专题新闻和电子杂志
公众信息服务–数据库中心
公众信息服务,分布式全球数据库系统浏览–browsing
查询searching
2.1.个人通信
INTERNET提供了许多工具来扩展人们对通讯的多层次的需求,它在人们传统 通讯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子邮件,交谈和多人聊天等功能 。
2.1.1.电子信件–e-mail
INTERNET向用户提供符合smtp协议的电子信箱服务,通过电子信箱可以实现:
与INTERNET的所有用户进行e-mail通信;
与和已与INTERNET联通的各国的公用电子信箱系统上的用户进行e- mail 通信,包括chinamail上的用户 。
2.1.2.交谈–talk
INTERNET向用户提供一种交互式交流工具talk,它可以使INTERNET上的两个 用户,可能是跨越不同国家的用户进行实时对话 。
2.1.3.多人聊天–chat
INTERNET向用户提供一种交互式的多人交谈工具chat,它可以使INTERNET上 的多个用户,可能是跨越不同国家的用户进行实时对话交流 。
因特网始于1969年的美国 。是美军在ARPA(阿帕网 , 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制定的协定下 , 首先用于军事连接,后将美国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UCSB(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 。
这个协定由剑桥大学的BBN和MA执行,在1969年12月开始联机 。
扩展资料:
Internet以相互交流信息资源为目的,基于一些共同的协议,并通过许多路由器和公共互联网而成,它是一个信息资源和资源共享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只是传播信息的载体,而INTERNET的优越性和实用性则在于本身 。
因特网最高层域名分为机构性域名和地理性域名两大类,目前主要有14 种机构性域名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互联网
Internet的起源集中式网路

1969ARPANET~封包交换网路
BBN公司提出ARPANET计划
70
72公布TCP/IP协定
74
MILENT
83
NSFNET
89
MILENTUSNETBINET

95式

ARPANET




Internet成为ARPANET,NSFNET
USENET,BITNET之统称
Internet的起源
集中式网路

1969
ARPANET~封包交换网路
BBN公司提出ARPANET计划
70
72
公布TCP/IP协定
74
MILENT
83
NSFNET
89
MILENT
USNET
BINET

95


ARPANET




Internet成为ARPANET,NSFNET
USENET , BITNET之统称
internet诞生于,因特网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文章插图
5、Internet产生于哪一年?Internet可以说是美苏冷战的产物 。在美国 , 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很特殊的时代 。60年代初 , 古巴核导弹危机发生 , 美国和原苏联之间的冷战状态随之升温,核毁灭的威胁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话题 。在美国对古巴封锁的同时,越南战争爆发,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发生政治危机 。由于美国联邦经费的刺激和公众恐惧心理的影响,"实验室冷战"也开始了 。人们认为,能否保持科学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将决定战争的胜负 。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依赖于电脑领域的发展 。到了60年代末,每一个主要的联邦基金研究中心,包括纯商业性组织、大学,都有了由美国新兴电脑工业提供的最新技术装备的电脑设备 。电脑中心互联以共享数据的思想得到了迅速发展 。
美国国防部认为,如果仅有一个集中的军事指挥中心,万一这个中心被原苏联的核武器摧毁,全国的军事指挥将处于瘫痪状态,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 因此有必要设计这样一个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它点仍能正常工作,而这些分散的点又能通过某种形式的通讯网取得联系 。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 ARPA – –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开始建立一个命名为ARPAnet的网络 ,  把美国的几个军事及研究用电脑主机联接起来 。当初,ARPAnet只联结4台主机 , 从军事要求上是置于美国国防部高级机密的保护之下,从技术上它还不具备向外推广的条件 。
1983年,ARPA和美国国防部通信局研制成功了用于异构网络的TCP/IP协议 , 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莱分校把该协议作为其BSD UNIX的一部分,使得该协议得以在社会上流行起来 , 从而诞生了真正的Internet 。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利用ARPAnet发展出来的TCP/IP 的通讯协议,在5 个科研教育服务超级电脑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NSFnet广域网 。由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鼓励和资助,很多大学、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甚至私营的研究机构纷纷把自己的局域网并入NSFnet中 。那时,ARPAnet 的军用部分已脱离母网,建立自己的网络–Milnet 。ARPAnet –网络之父,逐步被NSFnet所替代 。到1990年,ARPAnet已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NSFnet已成为Internet的重要骨干网之一 。
1989年,由CERN开发成功WWW,为Internet 实现广域超媒体信息截取/检索奠定了基础 。
到了90年代初期,Internet事实上已成为一个"网中网"――各个子网分别负责自己的架设和运作费用,而这些子网又通过NSFnet互联起来 。由于NSFnet是由政府出资 , 因此,当时Internet最大的老板还是美国政府,只不过在一定程度上加入了一些私人小老板 。Internet在80年代的扩张不单带来量的改变,同时亦带来质的某些改变 。由于多种学术团体、企业研究机构,甚至个人用户的进入,Internet的使用者不再限于电脑专业人员 。新的使用者发觉,加入 Internet 除了可共享NSFnet的巨型机外,还能进行相互间的通讯,而这种相互间的通讯对他们来讲更有吸引力 。于是,他们逐步把Internet 当作一种交流与通信的工具,而不仅仅是共享NSFnet巨型机的运算能力 。
在90年代以前 , Internet的使用一直仅限于研究与学术领域 。商业性机构进入Internet一直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法规或传统问题的困扰 。事实上,象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曾经出资建造Internet的政府机构对Internet上的商业活动并不感兴趣 。
1991年,美国的三家公司分别经营着自己的CERFnet、PSInet及Alternet 网络 ,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向客户提供Internet联网服务 。他们组成了"商用Internet协会"(CIEA) , 宣布用户可以把它们的Internet子网用于任何的商业用途 。Internet商业化服务提供商的出现,使工商企业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进入Internet。商业机构一踏入Internet这一陌生的世界就发现了它在通讯、资料检索、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巨大潜力 。于是,其势一发不可收拾 。世界各地无数的企业及个人纷纷涌入 Internet,带来Internet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飞跃 。
Internet目前已经联系着超过160个国家和地区、4万多个子网、500多万台电脑主机,直接的用户超过4000万,成为世界上信息资源最丰富的电脑公共网络 。Internet被认为是未来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 。
参考资料:http://www.jswl.cn/course/A1013/wljczs/index0102.htm
Internet是怎样诞生的
与很多人的想象相反,Internet并非某一完美计划的结果,Internet的创始人也绝不会想到它能发展成目前的规模和影响 。在Internet面世之初,没有人能想到它会进入千家万户,也没有人能想到它的商业用途 。
从某种意义上,Internet可以说是美苏冷战的产物 。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很特殊的时代 。60年代初,古巴核导弹危机发生,美国和原苏联之间的冷战状态随之升温 , 核毁灭的威胁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话题 。在美国对古巴封锁的同时,越南战争爆发,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发生政治危机 。由于美国联邦经费的刺激和公众恐惧心理的影响 , "实验室冷战"也开始了 。人们认为,能否保持科学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 将决定战争的胜负 。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依赖于电脑领域的发展 。到了60年代末,每一个主要的联邦基金研究中心,包括纯商业性组织、大学,都有了由美国新兴电脑工业提供的最新技术装备的电脑设备 。电脑中心互联以共享数据的思想得到了迅速发展 。
美国国防部认为,如果仅有一个集中的军事指挥中心,万一这个中心被原苏联的核武器摧毁,全国的军事指挥将处于瘫痪状态,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有必要设计这样一个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它点仍能正常工作,而这些分散的点又能通过某种形式的通讯网取得联系 。1969年 ,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 ARPA – –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开始建立一个命名为ARPAnet的网络,把美国的几个军事及研究用电脑主机联接起来 。当初,ARPAnet只联结4台主机,从军事要求上是置于美国国防部高级机密的保护之下,从技术上它还不具备向外推广的条件 。
1983年,ARPA和美国国防部通信局研制成功了用于异构网络的TCP/IP协议,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莱分校把该协议作为其BSD UNIX的一部分 , 使得该协议得以在社会上流行起来 , 从而诞生了真正的Internet 。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利用ARPAnet发展出来的TCP/IP 的通讯协议 , 在5 个科研教育服务超级电脑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NSFnet广域网 。由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鼓励和资助 , 很多大学、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甚至私营的研究机构纷纷把自己的局域网并入NSFnet中 。那时,ARPAnet 的军用部分已脱离母网,建立自己的网络–Milnet 。ARPAnet –网络之父,逐步被NSFnet所替代 。到1990年,ARPAnet已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NSFnet已成为Internet的重要骨干网之一 。
1989年,由CERN开发成功WWW,为Internet 实现广域超媒体信息截取/检索奠定了基础 。
到了90年代初期,Internet事实上已成为一个"网中网"――各个子网分别负责自己的架设和运作费用,而这些子网又通过NSFnet互联起来 。由于NSFnet是由政府出资,因此,当时Internet最大的老板还是美国政府,只不过在一定程度上加入了一些私人小老板 。Internet在80年代的扩张不单带来量的改变 , 同时亦带来质的某些改变 。由于多种学术团体、企业研究机构,甚至个人用户的进入,Internet的使用者不再限于电脑专业人员 。新的使用者发觉, 加入 Internet 除了可共享NSFnet的巨型机外 , 还能进行相互间的通讯,而这种相互间的通讯对他们来讲更有吸引力 。于是,他们逐步把Internet 当作一种交流与通信的工具,而不仅仅是共享NSFnet巨型机的运算能力 。
在90年代以前,Internet的使用一直仅限于研究与学术领域 。商业性机构进入Internet一直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法规或传统问题的困扰 。事实上,象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曾经出资建造Internet的政府机构对Internet上的商业活动并不感兴趣 。
1991年,美国的三家公司分别经营着自己的CERFnet、PSInet及Alternet 网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向客户提供Internet联网服务 。他们组成了"商用Internet协会"(CIEA),宣布用户可以把它们的Internet子网用于任何的商业用途 。Internet商业化服务提供商的出现 , 使工商企业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进入Internet。商业机构一踏入Internet这一陌生的世界就发现了它在通讯、资料检索、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巨大潜力 。于是,其势一发不可收拾 。世界各地无数的企业及个人纷纷涌入 Internet , 带来Internet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飞跃 。
Internet目前已经联系着超过160个国家和地区、4万多个子网、500多万台电脑主机,直接的用户超过4000万,成为世界上信息资源最丰富的电脑公共网络 。Internet被认为是未来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 。
Internet可以说是美苏冷战的产物 。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很特殊的时代 。60年代初,古巴核导弹危机发生 , 美国和原苏联之间的冷战状态随之升温,核毁灭的威胁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话题 。在美国对古巴封锁的同时 , 越南战争爆发,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发生政治危机 。由于美国联邦经费的刺激和公众恐惧心理的影响,"实验室冷战"也开始了 。人们认为,能否保持科学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将决定战争的胜负 。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依赖于电脑领域的发展 。到了60年代末,每一个主要的联邦基金研究中心 , 包括纯商业性组织、大学 , 都有了由美国新兴电脑工业提供的最新技术装备的电脑设备 。电脑中心互联以共享数据的思想得到了迅速发展 。
美国国防部认为,如果仅有一个集中的军事指挥中心,万一这个中心被原苏联的核武器摧毁 , 全国的军事指挥将处于瘫痪状态,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 因此有必要设计这样一个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它点仍能正常工作,而这些分散的点又能通过某种形式的通讯网取得联系 。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 ARPA – –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开始建立一个命名为ARPAnet的网络, 把美国的几个军事及研究用电脑主机联接起来 。当初,ARPAnet只联结4台主机,从军事要求上是置于美国国防部高级机密的保护之下 , 从技术上它还不具备向外推广的条件 。
1983年,ARPA和美国国防部通信局研制成功了用于异构网络的TCP/IP协议,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莱分校把该协议作为其BSD UNIX的一部分,使得该协议得以在社会上流行起来 , 从而诞生了真正的Internet 。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 NSF)利用ARPAnet发展出来的TCP/IP 的通讯协议,在5 个科研教育服务超级电脑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NSFnet广域网 。由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鼓励和资助,很多大学、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甚至私营的研究机构纷纷把自己的局域网并入NSFnet中 。那时,ARPAnet 的军用部分已脱离母网,建立自己的网络–Milnet 。ARPAnet –网络之父,逐步被NSFnet所替代 。到1990年 ,  ARPAnet已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NSFnet已成为Internet的重要骨干网之一 。
1989年,由CERN开发成功WWW,为Internet 实现广域超媒体信息截取/检索奠定了基础 。
到了90年代初期,Internet事实上已成为一个"网中网"――各个子网分别负责自己的架设和运作费用,而这些子网又通过NSFnet互联起来 。由于NSFnet是由政府出资,因此,当时Internet最大的老板还是美国政府,只不过在一定程度上加入了一些私人小老板 。Internet在80年代的扩张不单带来量的改变,同时亦带来质的某些改变 。由于多种学术团体、企业研究机构,甚至个人用户的进入 , Internet的使用者不再限于电脑专业人员 。新的使用者发觉 ,  加入 Internet 除了可共享NSFnet的巨型机外,还能进行相互间的通讯,而这种相互间的通讯对他们来讲更有吸引力 。于是,他们逐步把Internet 当作一种交流与通信的工具 ,  而不仅仅是共享NSFnet巨型机的运算能力 。
在90年代以前 , Internet的使用一直仅限于研究与学术领域 。商业性机构进入Internet一直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法规或传统问题的困扰 。事实上,象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曾经出资建造Internet的政府机构对Internet上的商业活动并不感兴趣 。
1991年,美国的三家公司分别经营着自己的CERFnet、PSInet及Alternet 网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向客户提供Internet联网服务 。他们组成了"商用Internet协会"(CIEA),宣布用户可以把它们的Internet子网用于任何的商业用途 。Internet商业化服务提供商的出现,使工商企业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进入Internet。商业机构一踏入Internet这一陌生的世界就发现了它在通讯、资料检索、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巨大潜力 。于是,其势一发不可收拾 。世界各地无数的企业及个人纷纷涌入 Internet,带来Internet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飞跃 。
Internet目前已经联系着超过160个国家和地区、4万多个子网、500多万台电脑主机,直接的用户超过4000万,成为世界上信息资源最丰富的电脑公共网络 。Internet被认为是未来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 。
【internet诞生于,因特网是什么时候诞生的】确切地说,internet没有明确的发展历史,因为它本身就是不易定义的,它只是人与人之间所达成的协议 , 是高科技的反映 。它证实了通讯对人们的重要性,并充分肯定了个人的创造能力 。
一般来说,internet诞生于1968年的阿帕网,是最早的网络arp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