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节的来历和习俗是什么?【春节】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习俗 : 熬年守岁
【元宵节】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习俗:看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
【寒食节】时间:清明节前一天习俗:起火烧饭、吃冷食 。
【清明节】时间:农历三月初八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公历4月5日左右)习俗:扫墓、踏青 。
【端午节】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习俗:吃粽子、赛龙舟 。
【七夕节】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习俗:穿针乞巧 。
【重阳节】时间:九月初九 习俗:登高、插茱萸 。
【中秋节】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习俗:赏月 。
【腊八节】时间:农历腊月初八习俗:喝腊八粥 。
开启分步阅读模式
操作方法
01
【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 。此节乃一岁之首 。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 。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 。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 。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 , 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 。”这是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写照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了这个节日 。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岁首春节的风俗 。但当时的历法 , 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 , 尚难确定 。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 。从这时起 , 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 。直到新中国成立 , 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
相传古代有一只叫做年的怪兽,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到人类的聚集地来一次,年会吞食牲畜伤害人们 。人们把年每来一次称为一年 , 后来人们发现年害怕红色、亮光和响声 , 于是人们就将红纸贴在门前,用火烧竹子来驱赶年 。之后这个风俗就广泛流传,成为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
文章插图
2、春节的来历与风俗是什么?春节的来历: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 祈年祭祀、敬天法祖 , 报本反始也 。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
春节的风俗:
1、办年货
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 。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 , 但是备年货、送年礼却是几乎全国上下的“过年必备” 。置办年货,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贴的(年红)、送的(拜年)礼物等等,统名曰之“年货” , 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 。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
2、祭灶
农历十二月廿三/廿四日祭灶 。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 。《释名》:“灶 。造也,创食物也 。”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 。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
节令食物
饺子 , 古称“角子”,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 。三十晚上北方人不吃饺子,会觉得没有过年的气氛 。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 。
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 。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 。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 。
文章插图
3、春节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1、春节的来历:春节是中国十大传统节日之一,历史悠久 。春节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与上古原始信仰、择吉日祭祀以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 。上古时代人们以一年农事结束后在新一年开端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以谢天地神灵、报祖先恩德,祈求来年丰收 。
2、春节的风俗有:春节是中华民族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各民族过春节的风俗各有不同,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如过春节会祭灶、扫尘、购置年货、贴年红、洗头沐浴、张灯结彩、贴春联、守岁、吃团年饭、拜年、逛庙会、逛花街、赏花灯、烧烟花等 。
文章插图
4、春节的来历和习俗 春节,即农历新年 , 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岁节(年节) 。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 。
❤️🩹💛春节的来源:❤️🩹💛
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载”.夏代叫“岁” , 商代叫“祀”,周代才叫“年” 。“年”的本义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热 , 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的寓意 。又传,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 , 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 。他们用朱砂涂脸,身披鸟羽,唱跳吃喝 , 热闹非凡 。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 。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 。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
在不同时代 , 春节的名称也有不同 。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袁世凯将元旦定义为西历01月01日,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人们把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春节,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 。
❤️🩹💛春节习俗:❤️🩹💛
1、剪窗花
剪贴窗花是众多年俗中的一种 。是在宋元后开始兴起的 , 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新年寓意 。窗花在南北地区还有不一样的风格,南方以玲珑剔透的精致感为美,北方以天真浑厚的朴实为福 。除夕夜之前的日子里 , 每家每户门窗上被各种形状的窗花装扮起来,让过年的气氛更加浓郁了 。人们在春节期间贴窗花,以此达到装点环境、渲染气氛的目的,并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 。
2、新春扫尘
早在尧舜时期,我国就已经有春节扫尘的习俗 。因为“尘”与“陈”谐音 , 所以新春扫尘就赋予了新的含义,有“除陈布新”的意思 , 希望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地出门 。
3、贴对联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是过春节的重要标志 。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和福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每逢春节 ,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除了春联,家家户户还要贴窗花、年画、福字,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 。
4、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 , 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 。团年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 。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年年有余)等以求吉利 。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
5、拜年
“过年好”“给您拜年了” 。正月初一,人们见面时,都会互致这样的新年问候 。传统拜年礼仪分三种:一是叩拜 。未成年人给辈分较高的长辈拜年时,要行叩首大礼 。二是躬身作揖 。一般是晚辈向长辈拜年时所用,俗称“吉拜” 。三是抱拳拱手 。多是平辈间的拜年 。传说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部下祭拜天地 。从此 , 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称为正月初一 。
6、舞龙舞狮
舞龙舞狮,是中国民间传统习俗 。舞龙又称耍龙灯、龙灯舞 。。龙是古老的图腾,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 。
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人们还会做不同的食物迎接新年,比如南方会捣年糕,北方会蒸花馍馍……不同的是习俗、食物 , 相同的是人们享受着齐心协力迎新年的欢乐 。从千门万户飘出的腾腾热气,也是对来年生活蒸蒸日上、红红火火的祝愿呀 。
春节是中华文化的浓缩,春节是中国人抹不去的心结,中国春节的来历和习俗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 。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 , 春节绝对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也有许多关于春节的传说和各地的习俗 。
春节的来历:春节源于腊祭说、源于巫术仪式说、源于“年”兽说、源于虞舜时期祭天而兴起说、源于古代的字书把"禾"字说、“压岁钱”的说、源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说等 。
春节习俗有::拜年、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备年货、祭灶、掸尘、守岁、年夜饭、拿压岁钱、吃汤团、开门炮、拜岁、观社、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舞狮舞龙、挂灯笼等 。
我认为在众多春节来历和习俗中值得一提有各有2个,下面就跟我一起看看吧:
一、🌷春节来历🌷
💛1、春节的来历:腊祭说
关于腊祭 , 古书多有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 。村人并击细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土以逐疫” 。腊祭的对象 , 则是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 。五位家神指的是门、户、天窗、灶、行(门内土地) 。虔诚奉上各式祭品,答谢祖宗与家神的保佑恩赐,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 合家康宁 。腊祭这种中国民俗最早始于周代 。不论官宦之家还是平民百姓家,年底都要举行一次“岁终之祭” , 规模之盛大隆重为一年中之最,这次祭祀活动的名称就称作“腊”,有多种古籍为证:《玉烛宝典》:“腊 , 一岁之大祭 。”《独断》:“腊者,岁终大祭 。”《荆楚岁时记》:“孔子所以预于腊宾 , 一岁之中盛于此节 。”古人逢腊月就要围猎 , 以捕获的禽兽作“牺牲”祭祖宗 。
在先秦时就有一个祭祀的礼叫做“蜡祭” 。“蜡祭”在《礼记·郊特牲》等文献里有记载,它是年终的一次酬神大祭,以感谢天地诸神带来农业丰收,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春天许愿,岁末谢神 。蜡祭的对象称之“八神”,包括农业的创始神、河渠神、堤坝神、昆虫神等 。甚至包括猫神和虎神 , 因为它们帮助消灭了破坏庄稼的田鼠和野猪 。
据《风俗通》记载:“腊者,猎也 。因猎取兽祭先祖,或者腊接也 , 新故交接,狎猎大祭以报功也 。”由此可以看出 , “腊”就是打猎,用打来的野兽或自家养的家禽进行祭祀,祭祖先,祭百神 。直到现在人们还习惯把腊月腌制的猪、牛、羊肉,称为“腊肉” 。
《诗经》中描写豳地的老百姓在冬季来临后,要酿酒、生火、用烟熏走老鼠、清扫垃圾准备腊祭 , 这和现代人们年前的备办年货,打扫卫生何其相似 。到腊祭时 , 人们又“朋酒斯享,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万寿无疆”,这和我们过年的气氛又何其相似啊 。春秋末,子贡曾目睹腊祭盛况,他感慨地说:“一国之人皆若狂 。”
古籍中了解到上古时期也有岁首祭祀和议政、宣政的仪式 。《尚书·舜典》(传世的伪古文《尚书》系后人伪作)中说:月正元日帝舜到太庙中祭祀帝尧,和四方君长共议国政,并大开明堂四门,向百姓颁布政令 。我想这可能就是后世君臣新年朝贺拜年的滥觞吧 。腊祭和岁首祭祀时间接近,尾首相连 , 所以秦汉时期把这两祭并称为“正腊”,以后两祭又演变为包括年前和岁后为期近一个月的广义上的春节 。
💛2、春节的来历:源于古代的字书"禾"字演变说
话说这“年”字,最早见殷墟卜辞 。甲骨文字形上为“禾”(谷穗饱满下垂的庄稼),下为“人”,整体像人背着收获的谷物,属于会意字,意思是庄稼丰收,“人”也兼声旁 。卜辞中常有“求年”、“受年”的说法,就是祈求庄稼丰收之意 。
因为商代一般为一年种一季庄稼 , 一年只收获一次,所以“年”也引申为时间单位 , 即12个月 。卜辞中有“至于七年”、“至于五年”等说法 。
年:《说文解字》本作秊 。谷熟也 。从禾千声 。篆书楷化 , 使楷书中有了年字的这种写法,而这种写法,又直接影响了今草“年”字的写法 , 许多当代书法家,只顾模仿古人的字迹,不去深追草书字形的来源 。
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 。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从“年”字本义和引申义大家可以知道,至迟从商朝开始,中国就已经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农业国 。
二、🌷春节习俗🌷
💛1、春节的习俗:熬一宿
腊月三十晚上,熬一宿:到了腊月三十,也就是每年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这一天称为年三十 , 这天的晚上,也是整个春节节日中的最隆重也是节日气息最浓的部分,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岁除等等 。作为除旧迎新的大节,除夕被正式确立始于汉朝 。汉太初元年(前104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确定以夏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相应每年的最后一天就是除夕 。“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 。过了除夕晚上十二点,就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新的一年了 。
“三十晚上熬一宿”的谚语,说的就是除夕守岁 。民间也叫“熬年” 。 除夕守岁最早在西晋就有记载,百姓点起蜡烛或油灯 , 通宵守夜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了延长父母的寿命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在除夕的晚上,不论男女老少,都会灯火通明,聚在一起守岁 。正因如此 , 守岁是春节最为重要的习俗之一 。
【春节的来历与风俗,春节的来历和习俗是什么?】据史书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晚上,要击鼓驱逐“疫疠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 。除夕是“一年日月今宵尽,更岁星辰子夜新”、“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令人留恋的时刻,所以此时大家要围坐话旧 , 通宵畅谈 。关于除夕的来历有很多传说,其中最具代表性 , 且流传最广的还是我们前面讲的关于“年兽”的传说 。在除夕之夜,“年兽”会出没于人间 , 人们为了保证安全,在它除夕夜出没的时候闭门不出,在自家大门上贴上红纸 , 燃放爆竹驱赶它 。大家一同围坐,彻夜不眠,等待“年兽”离开 。我们今天贴春联、守岁和放爆竹的习俗均是来源于此 。在日本、越南、泰国等国家,也均有除夕守岁的风俗习惯,可见守岁传统的历史之悠久和影响之深远 。
这一天是最重要的一天 , 从早到晚都在忙,早上起来准备包饺子的面、饺子馅,还有做年夜饭需要的食材 。家里的男人们张罗着贴春联、放鞭炮、贴福字等 。年三十晚上称之为守岁,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小孩子们放鞭炮,一直等到过了十二点,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
💛2、春节的习俗:扭一扭
大年初一 , 扭一扭:大年初一这一天大家都起得很早,吃完早饭,天一亮就开始挨家挨户去拜年,全国各地的拜年习俗也不一样 。早晨开门先放爆竹,叫作“开门炮仗”,辞旧迎新 。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 。大年初一拜岁,迎新岁 。早上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道贺新年 , 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 。
从古至今大年初一都是一年中非常重要的日子,而很多地方在大年初一都有着不同的习俗,“扭一扭”的意思其实是为了大家能在新年的第一天放松身心,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大年初一扭一扭”,这里的“扭一扭”不是真的扭,而是到外面各个庙会去看表演,尝小吃 , 尽情地放松身心 。初一这天 , 一般人家都是家居自乐,不外出活动,晚上早睡 。后来,民间又有在初一早上登高的习俗,以图吉利 。
初一这天待到天明,家里的晚辈都要给长辈拜年、祝福 。初一到初五则是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聚会的日子,或者是出门逛庙会 。那时街上随处可见头插红花的姑娘、手举风车的小伙儿,还有身挂大串山里红、手里抖着空竹的孩子,过年那几天,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 。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 。放三枚叫“连中三元”;放四枚叫“福禄寿禧”;放五枚叫“五福临门”;放六枚叫“六六大顺”……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 , 称为“满堂红” 。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人人见面互道一声“新年好” , 这新的一年也就开始了 。早上起来,见到父母,兄弟姐妹,亲人等 , 要立即问好,初一都是先去最大长辈家拜年!
春节的来历和习俗南北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基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全家团圆、走亲访友、看望长辈等,愿我们能将这些饱含浓浓亲情和美好心愿的习俗牢记心中,代代相传 。
文章插图
5、春节的来历和习俗是什么?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虞舜时期,舜即位做了天子,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带领着部下人员 , 祭拜天地神灵,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 。
到了民国时期 , 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
春节的习俗有贴年红(美好期盼)、吃年夜饭(阖家团聚)、压岁钱(压祟驱邪)、吃饺子("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放爆竹(“迎神”)、扫尘(不好的事情统统扫出门)、拜年(压住邪祟)、守岁(“熬年”)、吃饺子(相交)等等 。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祭祀活动演变来,其起源蕴含着丰厚深邃的人文与自然文化内涵 。自西汉以来 , 人们就有过春节的习俗 。传统名称分别有新春、新岁、新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过年 。
春节 , 是一年之岁首,农历新年,传统上的“年节”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 , 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 。年节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反映了古代人民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 。
过春节前,背井离乡的人们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 , 共享天伦之乐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之间都会相互走访拜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
1、贴年红
年廿八、廿九或三十日家家户户“贴年红”(年红是春联、门神、横批、年画、“福”字等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统称) 。过年贴年红(挥春),是中国传统的过年习俗 , 增添了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
2、吃年夜饭
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 。大年夜 。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 。
3、压岁钱
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派发给晚辈 , 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 。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 。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 , 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 。
4、吃饺子
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 。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 。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 。
5、放爆竹
中国人有在春节燃放鞭炮的习俗 。鞭炮也叫爆竹 , 爆竹声中除旧岁 。除夕夜里人们用爆竹声辞旧岁迎新春,大年初一人们一开门便燃放爆竹 , 叫做“开门爆竹” 。爆竹声后,碎红满地 , 灿若云锦 , 称为“满堂红” 。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燃放爆竹的时间已不限于大年初清晨,除夕夜即开始,子夜零时达到高潮,俗称“迎神” 。这时,无论贫贵贱均要放爆竹 。
6、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扫尘的意义在于要把过去不好的事情统统扫出门,希望来年的生活过得更加的美好 。
7、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 , 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
8、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 。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 , 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 , 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
9、吃饺子
寓意是旧的一年与新的一年相交,为交子 , 后来演变成饺子 。
春节的节日饮食
典型代表为饺子,古称“角子”,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 。三十晚上北方人不吃饺子,会觉得没有过年的气氛 。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 。
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 。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 , “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 。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 。
- 怎么钓草鱼调漂,钓草鱼怎么调漂钓草鱼怎么调漂介绍
- 翻毛皮鞋如何清洗及护理,翻毛皮鞋如何清洗保养翻毛皮鞋怎么清洗保养
- 大羿射日还是后羿射日,射日的究竟是后羿还是大羿,《史记》是否把二人弄混了?
- 230w一个小时几度电,风幕机230w一小时大概用电多少?
- 凤梨跟菠萝的区别是什么,凤梨和菠萝的区别
- 杭州产后哺乳餐品牌排行榜,买孕妇用品什么牌子好
- 乔迁新居送什么礼物,乔迁新居送什么礼物合适
- 西安北站检票口分布,西安北站A22和22A有啥区别吗
- 蜂蜜结晶好还是不结晶好,买蜂蜜,是结晶的好还是不结晶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