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流答问 杨小楼评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三 )


《枕流问答杨小楼评传》介绍的是民国京剧历史,是京剧名家杨小楼的经历,但从这些讲述中,我们看到的有不仅仅如此 。透过京剧历史本身,我们能够看到的是那个时代京剧的兴盛和社会文化的繁华 。
《枕流答问 杨小楼评传》读后感(三):戏曲艺术的魅力所在,确实值得细细去揣摩
《枕流答问/杨小楼评传》是我国著名戏曲研究家周明泰的两部作品的合集,也即《枕流答问》和《杨小楼评传》 。前者,是一部问答体的京剧史著作 。作者由于身份背景的原因,对京剧有着长足了解,与京剧诸多名家都有交集,所以对于京剧旧闻非常熟悉,也因此成就了《枕流答问》这篇作品 。后者,不仅是关于京剧武生杨小楼的传记作品,而且其中也涉及到当时京剧舞台的演出情况以及一些社会生活,所以同时具备比较大的参考价值 。
作为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京剧的历史很多都已经成为文学常识 。譬如,京剧,被誉为中国国粹,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同时在南方比如上海也很有影响 。京剧的形成源于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等四大徽班进京,与汉调合流,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于清末道光、咸丰年间形成 。京剧以二黄、西皮为主要声腔 。2010年,京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京剧历史上的名人非常多,比如程和庚、谭鑫培等,晚清民间画师沈蓉圃曾经绘制过《同光名伶十三绝》,挑选了清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舞台上享有盛名的十三位演员,也即程长庚、卢胜奎、张胜奎、杨月楼、谭鑫培、徐小香、梅巧玲、时小福、余紫云、朱莲芬、郝兰田、刘赶三、杨鸣玉等,用工笔重彩把他们扮演的剧中人物描绘出来 。“十三绝”之一的杨月楼,即是《枕流答问/杨小楼评传》这本书中杨小楼的父亲 。可见,由此入门,对京剧可以有一个细致入微的观察窗口 。而从杨小楼的成长史可以看出,任何一个京剧名家之所以成为名家,都经历了一个艰难卓绝的学习、成长过程——天赋不是没有,但不是非常必要的因素;有家学传统,只是成为名家的有利因素,却非必然而然 。其实,不仅京剧是这样,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名家,都有大致相同的过程——假如有兴趣,不妨看一下金庸小说中的诸多武学奇才,多半其实都在印证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样的道理 。
不过话也说回来,京剧虽然格外有名,被外国友人视为中国的符号;但即使是在戏曲艺术里,其他剧种也各有魅力,譬如评剧、秦腔、豫剧、越剧、黄梅戏,以及如山西“四大梆子”这样的一些小范围内流行的剧种,其实都是各有魅力、各有拥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