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山原文、作者,元好问 台山杂咏

1、元好问 台山杂咏《台山杂咏》
作者:元好问
西北天低五顶高,
茫茫松海露灵鳌 。
太行直上犹千里,
井底残山枉呼号 。
万壑千岩位置雄,
偶从天巧见神功 。
湍溪已作风雷恶,
更在云山气象中 。
山云吞吐翠微中 , 
淡绿深青一万重 。
此景只应天上有,
岂知身在妙高峰?
1、这句说站在五台山向北望去,天显得很低,而五台山的五个山顶却显得更高了 。
2、灵?。荷窆?。古代神话传说,渤海之东有大壑 , 下深无底,中有五仙山(瀛洲、蓬莱、方丈、员峤、岱舆),常随波漂流颠簸 。上帝使十五巨鳌举头顶之,五山遂屹立不动 。此句形容松涛海浪,山顶如鳌头,以五仙山喻五台 。
3、井底残山:指诸山与五台相比,如在井底 。
4、天巧:指天然形成的五台岩壑景象 。神功:鬼斧神功,非人力所能及 。
5、湍溪:急流的河溪 。风雷恶:形容水流声巨响如雷 。
6、翠微:青翠的山峦 。此句说云雾在青翠的山峦间飘荡出没 。
7、妙高峰:佛教传说中的最高峰,这里代指五台山 。
杂咏·其三
王维 杂咏其三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
以时序的递进、物候的变化,加深主人公的情感 。已见寒梅发一句是对上一首询问寒梅著花的呼应 。此句是女主人公失望的深深怨情 。因为光景蹉跎,不能如期践约,此时在女主人公眼中,寒梅花发已由希望之光变为幻灭之色 。不仅如此 。便是这象征青春、爱情的春天,欣欣向荣的春天,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梅花开了 , 早春已过 。百鸟叫了,仲春也已飞逝 。现在是莺飞草长的暮春了 。随着节序的推移,女主人公的心绪也由百无聊赖到终日惆怅,以至看花落泪、见月伤心了 。以前 , 她觉得,时间过去一天 , 距离自己美好愿望的实现就近一日 。现在完全是逆反心理:时间愈是过得快,幻灭就愈彻底 , 犹如滔滔日下的江河,无可如何 。此时,鸟鸣,春草都变作主人公情感的对立物 。诗人说女主人公是以一颗充满忧愁的心视春草,她看到愈来愈茂盛的春草眼看就要连到阶前,禁不住惶恐起来了 。
元好问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作者: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
1、赋:吟咏 。
2、同儿辈赋句:和儿女们一起做关于还没开放的海棠花的诗 。
3、一重重:一层又一层 。形容新生的绿叶茂盛繁密 。
4、小蕾:指海棠花的花蕾 。
5、芳心:原指年轻女子的心 。这里一语双关,一指海棠的花芯 , 二指儿辈们的心 。
6、轻吐:轻易、随便地开放 。
7、且教:还是让 。
8、闹春风:在春天里争妍斗艳 。
海棠枝间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叠的,
小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的红色 。
一定要爱惜自己那芳香的心,
不要轻易地盛开,
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吧!
诗人作此诗时已入暮年,时金已灭亡 , 他回到了自已的故乡,抱定了与世无争的态度,过着遗民生活 , 他自觉已无能周济天下,于是只能坚守自已节操,独善其身 。诗句也许从一个侧面,借未开之海棠,寄托了自已的这种心态 。
诗句写了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 。诗人忠告它爱惜芳心 , 不要轻易地吐蕾 。那么 , 诗人为什么要如此深情地忠告?也许 , 诗人想到了,如果一旦开放,几场风雨之后,花就会很快坠落、凋零 , 林花谢了太匆匆,为了它的不至于很快谢落,为了它的长久,诗人宁愿红蕾深藏 。也许 , 诗人想得更深,认为真正的芳心是不应该轻易吐露的 , 像桃李那样在春风中追逐、嬉闹,只是一种炫耀,一种浅薄的表现 。诗人不希望像桃李卖阳艳 , 希望慎勿作桃李(李白《赠韦侍御黄裳》) 。总之 , 诗句虽然用语平易,却意味醇厚,耐人咀嚼,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 。诗人曾经说过:动可以周万物而济天下,静可以崇高节而抗浮云 。(《新斋赋》)诗人作此诗时已入暮年,时金已灭亡,他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抱定了今是中原一布衣(《为邓人作诗》)、衰年那与世相关(《已卯端阳日感怀》)的态度,过着遗民生活,他自觉已无能周济天下 , 于是只能坚守自己节操,独善其身 。诗人也许从一个侧面,借告诫未开之海棠,不要轻易吐露花蕊,寄托了自己的这种心态 。
元好问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作者:元好问
今古北邙山下路 , 黄尘老尽英雄 。
人生长恨水长东 。
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 。
浩歌一曲酒千钟 。
男儿行处是 , 未要论穷通 。
由词题可知,此词作于由洛阳赴孟津的途中 。元好问自公元1218年(金宣宗兴定二年)移家河南登封,此后一段时间行迹多在河南 。作者触景伤感,吊古伤今,来抒发自己的怀抱 。
北邙山 , 在河南洛阳县北 。古代王侯公卿多葬此山,唐新乐府有《北邙行》,所以有黄尘老尽英雄的感慨 。这里的老尽蕴含着作者对英雄不遇 , 空老京华的无限感伤,不由不发生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慨叹人生句用李煜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句,但更为悲壮 。作者的一腔幽怨无人共语 , 有英雄独立的悲凉,远目送归鸿源自嵇康的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赠秀才入军》和贺铸的恨登山临水 。和寄七弦桐,目送归鸿(《六州歌头少年侠气》)句意,即有哀怨 , 又有不平之意 。
上片言情,下片说理,英雄无奈,只好作自我宽慰语:盖世功名将底用 , 从前错怨天公 。功名也只不过是过眼烟云,唯有洗歌美酒,天伦至爱,才是人间乐事呀 。所以词最后,作者发出:男儿行处是 , 未要论穷通的感慨 。这也正是他在收复失地,重返家园的理想行当国孝无恢复之谋的现实的矛盾之中,希望与失望情绪交织而构筑成情绪 。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 。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 古诗咏菊。

北邙山原文、作者,元好问 台山杂咏

文章插图
2、《男儿行》的全诗原文金朝:元好问
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 。人生长恨水长东 。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
盖世功名将底用 , 从前错怨天公 。浩歌一曲酒千钟 。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
由词题不知,此词作于由洛阳赴孟津的途中 。元好问自公元1218年(金宣宗兴定二年)移家河南登封 , 此后一段时间行迹多在河南 。作者触景伤感,吊古伤今,来抒发自己的怀抱 。
北邙山,在河南洛阳县北 。古代王侯公卿多葬此山,唐新乐府有《北邙行》,所以有“黄尘老尽英雄”的感慨 。这里的“老尽”蕴含着作者对英雄不遇,空老京华的无限感伤,不由不发生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慨叹”人生“句用李煜”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句,但更为悲壮 。作者的一腔幽怨无人共语,有英雄独立的悲凉,“远目送归鸿”源自嵇康的“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赠秀才入军》和贺铸的“恨登山临水 。和寄七弦桐,目送归鸿”(《六州歌头·少年侠气》)句意,即有哀怨 , 又有不平之意 。
上片言情,下片说理 , 英雄无奈,只好作自我宽慰语:“盖世功名将底用 , 从前错怨天公” 。功名也只不过是过眼烟云,唯有洗歌美酒 , 天伦至爱,才是人间乐事呀 。所以词最后 , 作者发出:“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的感慨 。这也正是他在收复失地 , 重返家园的理想行当国孝无恢复之谋的现实的矛盾之中,希望与失望情绪交织而构筑成情绪 。
北邙山原文、作者,元好问 台山杂咏

文章插图
3、邙山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邙山[作者] 沈佺期   [朝代] 唐代
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 。
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唯闻松柏声 。
《邙山》作者沈佺期简介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人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 。擢进士第 。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 , 转考功郎给事中 。坐交张易之,流驩州 。稍迁台州录事参军 。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 。开元初卒 。建安后,讫江左 , 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 , 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 , 尤加靡丽 。回忌声病,约句准篇 , 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 。语曰:苏李居前 , 沈宋比肩 。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
沈佺期的其它作品○ 杂诗三首·其三
○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古意 / 独不见
○ 寒食
○ 夜宿七盘岭
○ 关山月
○ 沈佺期更多作品
北邙山原文、作者,元好问 台山杂咏

文章插图
4、赠贾岛作者是谁《赠贾岛》的作者是韩愈,被选入《全唐诗》的第345卷 。
作者:唐·韩愈
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 。
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著人间 。
①此诗最早见于晚唐韦庄所编《又玄集》卷中,宋代后始有人怀疑非韩愈所作,今人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编人“疑伪诗” , 但均无确据 。
②北邙山:在今洛阳市北,东汉以后 , 皇家贵戚、名门望族死后多葬于此 。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唐元和九年,岁在甲午,八月己亥贞曜先生孟氏卒……十月庚中,樊子合凡赠赙,而葬之洛阳东先人墓左 。”
孟郊已经逝世,葬在了北邙山,从此诗坛暂时平静了一段时间.
但是老天爷却不想让文章被埋没,于是又给人间送来了大诗人贾岛.
北邙山原文、作者,元好问 台山杂咏

文章插图
5、山坡羊·北邙山怀古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山坡羊·北邙山怀古[作者] 张养浩   [朝代] 元代
悲风成阵,荒烟埋恨 , 碑铭残缺应难认 。知他是汉朝君,晋朝臣?
把风云庆会消磨尽,都做北邙山下尘 。便是君 , 也唤不应;便是君,也唤不应!
《山坡羊·北邙山怀古》作者张养浩简介张养浩(1269—1329),汉族 , 字希孟,号云庄,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相公庄镇人 , 元代著名散曲家 。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 。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
张养浩的其它作品○ 山坡羊·潼关怀古
○ 山坡羊·骊山怀古
○ 水仙子·咏江南
○ 山坡羊·未央怀古
○ 山坡羊·洛阳怀古
【北邙山原文、作者,元好问 台山杂咏】○ 张养浩更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