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区别,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的异同 知乎

1、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的异同 知乎藏传佛教是晚期的大乘佛教,汉传佛教是中期的大乘佛教,它们的区别如下:
第一,晚期的大乘佛教由于被赶出纳兰陀寺 , 所以和民间的方术结合的比较紧,比如念经,念咒,烧香拜佛等,这个在藏传佛教体现的特别清晰,汉地虽然也有,但是程度上远不如藏地佛教 。
第二,中期的大乘佛教主要体现在唯识宗的兴起,而汉传佛教多数尊照唯识宗的说法而立教,比较有特点的是第八识的建立,汉传佛教徒都信存在第八识 , 但是藏传佛教都不信第八识
第三 , 古代汉人不喜欢逻辑 , 所以把佛教里的因明学忽略了,而藏地佛教保留了这个传统,很讲究因明学,经常会辩经,而中国佛教徒喜欢说不能思维,思维就着相了等等,所以唯识宗在古代汉地没有能够发扬光大,因为不适合汉人口味 。
第四,藏传佛教因为属于晚期佛教,因此宏观总结性比较强,比如入中论 , 俱舍论 , 现观庄严论等都是各个不同派系的高级论典,而藏传佛教把它们融为一炉,并列称其为五部大论,并且基于它们又整理出菩提道次地广论,而汉传佛教没有上升到这一高度
第五,藏传佛教相对愚昧,迷信过多,可能是当地文化造成的,而汉地佛教相对闭门造车的现象多一些,不愿意思考祖师大德有没有错误,所以伪经盛行,真经衰败
第六,藏传佛教偏向中观多一些 , 不太认可唯识,或者认为唯识不究竟,因为佛教晚期中观应成派兴起 , 藏传比较注重中观应成,而汉地偏向唯识
第七,汉传佛教重经多一些,而藏传佛教重论多一些 。
第八,汉传佛教不重神通 , 藏传重神通重禅定
其实这就是每个地区的人的根器不同,所以所传播的佛法也不同 。用大学和爬山的比方特别好理解:
佛教是一所大学 , 校长是释迦牟尼佛,大学分为三个学区,分别是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彼此有共同的公共课程,也有属于自己的专业课程 。
学习的过程就像爬山,汉传佛教选南坡上山,路途远但难度不大,藏传佛教选了北崖 , 路途近但艰辛 , 南传佛教则介于二者之间 。
藏教佛法多数是修密宗法门,而汉传佛法,是修禅宗 , 净宗,维识宗 , 药师宗的法门的比较多 。

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区别,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的异同 知乎

文章插图
2、佛教里,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有什么不同?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有着根本上的不同,但是事实上,佛教都是佛教,它们之所以会变成现在这种截然不同的样子,纯粹是在流传的过程中因为中原地区和藏地的不同的民俗、文化以及发展等原因,使得佛教发展走向不同的道路 。在最开始的时候,不管是藏传佛教也好还是中原佛教也好 , 都是直接从佛教发源地传入的,原本没什么不同 。
汉传佛教在进入中原之后 , 先是和中原本土的道教以及中原的主流学派儒家学派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 。而这种冲突在统治者的操纵以及社会的发展下,逐步变成了融合的推动力,所以最后使得中原佛、道、儒三教合一 , 呈现大融合趋势 。三个教派的思想互相融合 , 所供奉的神佛也开始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比如说最著名的“老子化胡”说,再比如说文殊、普贤等菩萨,还有著名的哪吒三太子,大家都是既沾了佛教 , 又沾了道教 。
而且中原不仅有类似梁武帝、武则天等大肆推崇佛教的帝王 , 更是有“三武一宗灭佛”的大肆打击佛教的帝王 。在各自灭佛运动的冲击下,某些佛教派系,比如说中原的密宗等早就被消灭干净断了传承 , 只有清心寡欲的禅宗,得以在各大灭佛运动中保留自己的传承 。
但是藏传佛教就不一样了,藏地本就民风彪悍,在佛教没有传入之前,他们信奉的就是那些面相凶恶的神灵 。后来佛教传入,和原本他们信仰的宗教融合 , 形成了现在的藏传佛教的雏形 。藏传佛教以密宗为主要特色 , 大肆流传 。而汉传佛教则以度化世人、慈眉善目为主 。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因为各自流传的地方的风俗,所以有了本质上的区别 。
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区别,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的异同 知乎

文章插图
3、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到底有什么区别1、戒律不同
汉传佛教主张吃素,但藏传佛教是可以吃肉的,也有很多藏传佛教僧人是素食,但多是自愿,并非戒律规定 。
2、 风俗习惯、传说的差异
藏传佛教吸收了极多的苯教(西藏本土宗教)文化 , 因而有了转山转水、撒风马等遗俗,这些是汉传佛教没有的 。
3、佛像面相有差
细心的人会发现 , 藏传佛教的寺院供奉的那些神像(包括唐卡一类的画像) , 样子都比较凶恶 , 相对而言,汉传佛教寺院里供奉的佛菩萨则比较和善 。
4、政教关系不同
藏传佛教由于在历史上是政教合一,所以信徒众多且极其虔诚 。在藏地,寺庙朝拜者每天迎来送往,融入平常的生活 , 也就是全民信教 。
汉传佛教是政教分离,儒家思想为政治纲领,所以信徒多少完全看当时皇帝对佛的信奉程度 。所以现在汉地的寺庙 , 总是在高考季或一些重要的假日香客才会络绎不绝 。
5、传承制度不同
藏传佛教有其独创特色的活佛体系 , 还有相配套的坐床仪式、转世制度 。普通喇嘛则是师徒的传承方式 。
汉传佛教只有衣钵传承制度,禅师圆寂前将自己用过的袈裟和钵盂交给心仪的弟子,以表示这个弟子是自己的继承人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藏传佛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传佛教
我们用现代话来理解吧!先来看一个例子:
以“爬山”为例 。首先我们先确认“登上山顶”这个过程是必然的结果,这是肯定不会改变的 。于是有A、B、C三人一起登山,A走的是南坡,用杆杖登上去的;B走的是北崖 , 用锤钉攀上去的;C走的是西壁 , 用爪犁爬上去的;那么A就是汉传佛教 , 距离长 , 风险?。?B就是藏传佛教,距离短但风险大,C则是南传佛教,介于二者之间,他们都属于佛教,都是一个佛祖传下来的
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区别,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的异同 知乎

文章插图
4、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有什么区别?分类:社会民生 >> 宗教
解析: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有什么不同?
一、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都是佛教,因此,都有佛教的共同特点,如承认四法?。?饭依三宝,四众弟子都按律部规定受戒 , 发慈悲心 , 抑恶扬善 , 以正见破除三界烦恼,追求解脱苦与苦因等等 。
二、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同属大乘佛教,因此,都有大乘教的共同特点,如利益众生为目的的菩提心 , 受分别解脱戒和菩萨戒,以六度修福慧资粮,成就佛陀色法二身,以无二正见破障 , 追求不同于小乘教的不住二边涅磐等等 。
但也有各自的不同特点和大同中的小异 。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藏传佛教是显教菩萨乘和密教金刚乘合二为一的教派,而汉传佛教是大乘显教 。唐代虽然译过一些密经,但都属下部密 , 而且早已绝传 。有人将净土宗划为密宗 , 但从教义上衡量,这种观点恐怕难以成立 。藏传佛教四部密法俱全 , 但藏传佛教独有的密法是无上密,所谓即身成佛之法也只在无上密中才有,因为下三部密中虽有多种成就的修法 , 但都没有幻身和光明识的修法,而即生成佛却离不开这两种双运成就 。
二、藏传佛教各派都以龙树中观见为主,虽然各派对中观二谛义的理解方面有千差万别,但没有一个尊唯识见者 。唯识学研究只是为了从反面认识中观真理 。汉传佛教早期的天台、三论、华严、禅宗等教派都持中观见,唐玄奘师出唯识宗门 , 故在东土弘扬法相唯识学,对唐以下的汉传佛教影响极大;六祖《坛经》解说事理契合中观,但后期禅家轻视经教,虽言重理,但不学经论而所得之“理”,也很难说清是什么样的“理” 。现在的汉传佛教大部分是净土宗,净土家认为:理深解微 , 末世断惑证理甚难,乘佛愿力,往生净土为易行之道 , 因此,不习中观唯识之理 , 只诵经典、佛号求往生 。由于这些原因,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在事理二谛的见解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 。
三、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由于各自所处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和信众的生存条件、生活习俗不同,因此 , 在饮食起居、典章制度、塔殿佛像的造型风格、信仰习俗、信众的心理素质等众多文化内涵方面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
总的来说 , 藏传和汉传佛教之间虽然有以上这些不同点,但二者既然都是佛教 , 在根本教义方面没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说它们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不同点,只表现在非本质的表面现象方面 。
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区别,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的异同 知乎

文章插图
5、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区别是什么?一、性质不同
1、汉传佛教,是以地理位置划分的佛教派别,流传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等地,为北传佛教中的一支,以大乘佛教为主 。
2、藏传佛教,又称藏语系佛教,或俗称喇嘛教,是指传入中国西藏的佛教分支 。
二、教派起源不同
1、藏语系佛教始于7世纪中叶,当时的藏王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时 , 两位公主分别带去了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和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以及大量佛经 。松赞干布在两位公主影响下皈依佛教,建大昭寺和小昭寺 。
到8世纪中叶 , 佛教又直接从印度传入西藏地区 。10世纪后半期藏传佛教正式形成 。到13世纪中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 。此后的300多年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派,普遍信奉佛法中的密宗 。随着佛教在西藏的发展,上层喇嘛逐步掌握地方政权,最后形成了独特的、政教合一的藏传佛教 。
2、在历史上,汉传佛教同时受到北传佛教与南传佛教的影响,但以北传佛教的影响力较大,南传佛教只在云南等地流传 。汉传佛教的影响力,伴随中国势力传播至朝鲜半岛、日本与越南等地,并且影响了后世的藏传佛教 。
实质上,汉传佛教可以说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之一;但有别于藏传佛教之显密并重,汉传佛教的宗派以显宗为多 。
扩展资料
藏传佛教的传承方式既有师徒传承方式,如宁玛派、噶举派、噶当派;也有家族传承方式,如萨迦派,基本上采用以昆氏家族为基础的家族传承方式 。但最具特色的还是活佛转世制度 。“政教合一”是喇嘛教的另一大特点 。
历史上,藏传佛教的多数派别都和一定的政治势力(包括地方实力集团或家族势力)结合在一起,形成政教合一制度,教依政而行,政持教而立,彼此依存 。这一制度在吐蕃赤祖德赞赞普时初见雏形,至萨迦派时正式确立,其后不断完善,待格鲁派掌西藏地方政教大权后而达鼎盛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时废除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传佛教
【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区别,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的异同 知乎】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藏传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