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民俗风俗有哪些,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民族风俗

1、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民族风俗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民族习俗:
1、蒙古人的水祭习俗
水与呼伦贝尔游牧的蒙古人关系密切,因受萨满教万物有灵之说的影响,蒙古人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所以,蒙古人忌讳在河流中洗手洗脸和沐浴、洗衣服,尤其忌 讳洗女人的脏衣服 。不许向河中倒入垃圾等不干净的东西 。如果非在河流中洗手洗脸,则一定要向河水中的神灵磕头请示 。
不能向河中大小便,如小便要背向河水 。因为牧民逐水草放牧 , 无水则无法生存 。所以,蒙古人在生活中习惯节约用水,并注意保护水环境的清洁,视水为生命之源 。这种习惯从古延续至今 。
2、蒙古人忌踩门槛的习俗
在呼伦贝尔的蒙古人中间流传门槛是门神所在的地方 , 所以无论是砖瓦房、土坯房或蒙古包 , 其门槛都不能踩踏或坐在上面 。蒙古人相互间串门 , 或到牧民家里做客,出入时严禁踩踏门槛,认为踩踏门槛很不吉利,也不准坐在门槛上 。
据说,在古代,如果有人误踏可汗宫帐的门槛,就会被处死 。这种不踩踏门槛的禁忌习俗在呼伦贝尔一些地区仍在延续 。
3、蒙古人对狼的禁忌习俗
在远古时期,狼是部分蒙古人的图腾 。所以 , 呼伦贝尔的蒙古人忌讳直呼其名 。蒙古人称狼为“赤那“,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蒙古人都避讳这种叫法 。如必须要说到狼,则要用别的词来代替 。因而有了“野狗”“天狗”、“阿布该”(那东西)、“可怕的东西”等各种代名词 , 现在呼伦贝尔牧区主要称狼为“脑海”(狗) 。
【呼伦贝尔民俗风俗有哪些,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民族风俗】4、蒙古人的服饰禁忌
帽子是呼伦贝尔游牧的蒙古人神圣不可侵犯的头饰 。因此,他们最忌讳随处扔帽子或用其他东西触摸、玩弄帽子 。戴在头上的帽子突然掉地,认为不吉利 。系腰带 , 对蒙古男子来说是权威的象征,是男子汉的标志 。
所以蒙古男子忌讳穿长袍不束腰带 。据史书记载,蒙古人向神灵祷告时,须“将系腰挂在颈上 , 将帽子拿在手中 “ 。与此相反 , 在审问或惩罚罪犯时,首先“去了冠带” 。成吉思汗受阔阔出挑拨,在审理合撒儿“篡权”罪时,曾去了合撒儿的冠带 。
蒙古人至今很重视帽子和腰 带,在日常生活中,戴帽子和系腰带仍被视为人们交往礼节中自身应注意的内容之一 。
5、蒙古人忌打狗习俗
在 呼伦贝尔草原,凡是游牧的蒙古人家 , 都养着2个以上的狗,而且这些狗的个头都比较大,样子凶猛 。蒙古人认为,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尤其在游牧生活中,狗是 其主人的好帮手 。所以,蒙古人对狗充满了人性化的关爱 。
在日常生活中,到牧民家做客或相互串门时 , 要在蒙古包的附近勒马慢行 , 待主人出包迎接 , 看住狗后再 下马,以防狗扑过来咬伤人 。不能见狗咬,就骂狗、打狗,闯入牧人家中 。这便是打狗要看主人之礼 。

呼伦贝尔民俗风俗有哪些,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民族风俗

文章插图
2、呼伦贝尔草原旅游会看到哪些民俗风情?立秋一过,草原的景致在悄悄发生变化,夏日的茂盛与金秋的丰硕微妙的转化着,是时候北上寻秋了 。不过草原之旅关乎游牧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好好了解一下怎么行呢?
?
下马酒:
酒被蒙古人看做是敬老和待客的最好物品 。所以逐渐形成了饮酒的习俗,其中颇有讲究,更有为远道而来的客人接风洗尘的礼节――下马酒 。过去风尘仆仆骑马而来的客人来到蒙古包前,喝下主人敬的下马酒才能下马 。下马、进门、迎接、送别时 , 都要敬酒,有时还要唱上一段精彩的敬酒歌 。例如送客人上马时,要敬上一杯“马镫酒”,祝愿客人喝了酒后腿上有劲,一路顺风 。今天人们按蒙古族传统欢迎仪式的下马酒 , 更多的意义是喝认识酒、友谊酒、祝福酒 。
?
搏克(蒙古摔跤):
搏克是蒙古族传统的体育娱乐活动之一 , 草原上的人们把蒙古式摔跤称作"搏克"(蒙语结实、团结、持久的意思) 。它是蒙古三大运动(摔跤、赛马、射箭)之首,不管是祭敖包,还是开那达慕,"搏克"都是不可缺少的主项 。2006年,蒙古族搏克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祭敖包 :
蒙古族 的祭祀,最隆重的是祭敖包 。敖包亦作“鄂博”,是土堆子的意思 , 即用人工堆积起来的石堆、土堆 。早先蒙古族以为天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 , 特别加以崇拜 。由于天地神没有偶像,人们就堆敖包以象征,从而敖包就成了人们的崇拜物 。人们通过祭敖包祈求天地神保佑人间风调雨顺,牛羊兴旺 , 国泰民安 。祭敖包的时间不固定 。祭祀时,先在敖包上插一树枝或纸旗,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 , 旗上写经文 。仪式大致有四种:血祭、酒祭、火祭、玉祭 。血祭是把宰杀的牛、羊,供在敖包之前祭祀 。以为牛、羊是天地所赐,只有用牛、羊祭祀才能报答天地之恩,酒祭是把鲜奶、奶油、奶酒洒在敖包上祭祀 。火祭是在敖包前笼一堆火,将煮熟的牛、羊肉丸子、肉块投入其中,人们向火叩拜 。玉祭是古代人们以最心爱的玉器当供品祭祀 。这些祭祀方式,都是表示对天地的虔诚 , 祈求天地给人们以平安和幸福 。
呼伦贝尔草原旅游会看到哪些民俗风情?
呼伦贝尔民俗风俗有哪些,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民族风俗

文章插图
3、呼伦贝尔民俗风俗有哪些主食是粥、面条、馒头、米饭等,喝奶茶、食牛羊肉,节日活动有秧歌、二人转、单出头表演、冰雕、冰灯、彩灯展览、华俄后裔民间舞蹈、焰火晚会等,传统节日有伊慕额节、米阔鲁节、瑟宾节、篝火节等 。
呼伦贝尔民俗风俗有哪些
呼伦贝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因境内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面积约为25.3万平方公里 。
呼伦贝尔境内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海拔在650~700米之间 。
呼伦贝尔的野生水果有笃斯、越橘、稠李、山荆子、树莓、黑豆果、东方草莓等 。
呼伦贝尔民俗风俗有哪些,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民族风俗

文章插图
4、呼伦贝尔草原的风俗一、敬酒:
呼伦贝尔人欢迎宾客都必用美酒相待,以表达自己好客的心情 。
(1)宾客接过酒杯用无名指沾一点杯中酒 , 与大拇指相碰后 , 向头上之天、向脚下之地、向身体右侧之地(火炉处)各点一次 , 意为敬天、敬地、敬火 , 然后,将酒饮尽 。这种形式是来源于蒙古人对天、地、火的崇拜 。
(2)宾客用无名指沾上一点酒,与大拇指相碰后,向上、向下弹拨并往自己额头上涂抹一下,意为“苍天永安、大地永安、人生永安快乐”之意 。向天、地和自己弹拨敬祝后,将酒饮尽 。不胜酒力者 , 可稍抿一口酒,沾唇示意即可 。
二、火忌:
蒙古族人民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认为火是圣洁之物 。进入蒙古包内不要在火炉上烤脚,不能跨越炉灶、不得在炉灶上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 。
三、水忌:
蒙古族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 。忌讳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 。草原干旱缺水,逐水草放牧 , 无水则无法生存 。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 。
四、进包:
进入蒙古包要从火炉左侧走,要坐在蒙古包的西侧或北侧 , 因为东侧是主人的起居处 。入座时 , 不要挡住北面哈那(壁)上挂着的佛像 。走进蒙古族人家,无论是蒙古包还是砖瓦房,都不可坐在门槛上或踩在门槛上 。
五、爱畜:
汽车在草原行驶中 , 路遇畜群应早鸣笛,以使畜群早些避开 。否则车辆猛然惊畜,牲畜急跑会掉膘 。如在草原遇见畜群,汽车与行人要绕道走 , 不要从畜群中穿过,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畜主的不尊重 。
呼伦贝尔民俗风俗有哪些,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民族风俗

文章插图
5、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民族风俗有哪些内容如下:
客人来到草原蒙古包前,纯朴的牧民首先要敬下马酒,敬歌,献哈达 。在蒙古包内 , 游人可以品尝民族小食品 , 如奶茶、奶干、奶皮子、奶酪、炒米等 。
祭敖包: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动之一 。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 , 用石头堆成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还插满树枝 , 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等 。
摔跤:摔跤是蒙古族人民最隆重的竞技活动之一,700多年前就已成为那达慕大会男子比赛项目 。
射箭:弓箭是古代蒙古狞猎的工具和重要的征战与御敌武器 。早在700年前,蒙古民族就以能骑善射而闻名于世 。后来射箭逐渐演变为体育活动,一直流传至今 。
斡日切舞:“斡日切”鄂温克语意为“天鹅” 。翰日切舞是鄂温克族民间娱乐性的舞蹈 。翰日切舞人数不限 , 男女均可参加 。一般是二人对舞,其他人围观助兴,到了高潮时男女可一起下?。嗳似胛? ,女子居多 。
吕日格仁:“吕日格仁” 即鄂伦春语“舞蹈” 。鄂伦春人的舞蹈动作速度都是由慢至快,并以激烈动作结束表演 。舞蹈者一般不用伴奏,边歌边舞 。 
相关内容: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由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 。地势东高西低,海拔在650~700米之间 , 是中国保存完好的草原 , 水草丰美,有"牧草王国"之称 。
从历史学家翦伯赞著的《内蒙访古》一书知道了呼伦贝尔草原是中国少数民族的摇篮,中国历史上的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等 。
都是在这个摇篮里长大的,又都在这里度过了他们历史上的青春时代,都是从这里向西攻打长城的大门 , 杀进黄河流域,走上中国历史舞台的 。呼伦贝尔是中国游牧民族历史舞台的后台 。
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呼伦贝尔草原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天然草场面积占80%,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这里地域辽阔,3000多条纵横交错的河流 , 500多个星罗棋布的湖泊 , 一直延伸至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