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肾指的是什么,什么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

1、什么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 。
地球之肾是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是湿地植物、栖息于湿地的动物、微生物及其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 。湿地具有多种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以及提供食物及工业原料,提供旅游资源 。
按照广义定义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有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 , 因此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 。
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介绍
通常是指陆地和水域的交界处,且水位要接近或处于地表 。湿地通常有三个特点:底层土壤主要为湿土、每年生长季节底层会被水淹没、周期性植物优势种是以水生植物为主 。
通常是指以乔木为主体的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组合的生态系统,能够产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统一体系,一般分天然森林生态系统和人工森林生态系统 。拥有的特点是:层次结构丰富、生物种类多样、食物链多且复杂、光合效应高 。
全球最大生态系统 , 其中包含许多不同等级的次级生态系统 。每个次级生态系统占据一定的空间,由相互作用的生物和非生物,通过能量流和物质流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 。
【地球之肾指的是什么,什么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

地球之肾指的是什么,什么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

文章插图
2、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是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是湿地 。
与森林、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它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 , 具有季节或常年积水、生长或栖息喜湿动植物等基本特征,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 。
自然形成的、常年或季节性积水的地域 , 在海滩其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在陆地是永久性或间歇性被浅水淹没的土地,地下水埋深小于3米,底泥含水率超过30%,因此季节或年际水深变化较大,变化幅度超过30%的水域,如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滩涂、稻田或其他积水地带 。
狭义湿地(wetland)是指地表过湿或经常积水,生长湿地生物的地区 。湿地生态系统(wetland ecosystem)是湿地植物、栖息于湿地的动物、微生物及其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 。
加入《湿地公约》二十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积极履行公约规定的各项义务,全国湿地保护体系基本形成 , 大部分重要湿地得到抢救性保护,局部地区湿地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为全球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
地球之肾指的是什么,什么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

文章插图
3、地球之肾指的是什么 地球之肾指的是啥1、地球之肾指的就是地球上的所有湿地系统,因为它们有着非常优秀的净化水质的作用,就像人体的肾脏器官一样,能够过滤出身体水分中的杂质,并且排出体外 。湿地系统和森林、海洋系统被统一的称之为三大生态系统,缺一不可 。
2、湿地的环境状态就像是陆地和海洋的过渡地带,它不仅能够净化水质,而且还能成为陆地上的天然蓄水池,而有水的地方,往往动植物也会繁殖的更加多样且繁茂,因此湿地除了有利于水环境,而且还是重要的动植物栖息地,尤其是大量珍惜的水禽都居住在这里,这里也是它们越冬的好场所 。
地球之肾指的是什么,什么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

文章插图
4、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是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
与森林、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它是水陆相互掘卜樱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具有季节或常年积水、生长或栖息喜湿动植物等基本特征,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
为了保护湿地免遭工业化发展的破坏,保护水禽、动植物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加强国家政府间合作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1971年2月在伊朗海滨城市拉姆萨尔 , 18个国家政府发起签署了《湿地公约》,目前缔约国已有142个国家,遍及全球各地 。
中国于1992年3月1日加入《湿地公约》,并于2000年11月8日正式发布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于2004年2月2日通过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弊液规划》(2004—2030年) 。
黄河中下游地区及海河流域涉及的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和山东被列入黄河中下游湿地区,该区天然湿地以河流为主,伴随分布着许多沼泽、洼淀、古河道、河间带、河口三角洲等湿地 。规划中提出了要加强该区域湿地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说明湿地判丛保护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
地球之肾指的是什么,什么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

文章插图
5、地球之肾是什么01湿地 。
湿地 , 被称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 , 它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具有季节或常年积水、生长或栖息喜湿动植物等基本特征,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
02沼泽湿地象天然的过滤器,它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 。一些湿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质,净化水质 。
03一些湿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质,净化水质 。沼泽湿地能够分解、净化环境物 , 起到"排毒"、"解毒"的功能,因此被人们喻为"地球之肾" 。假如没有了湿地,好比一个人被割去了肾脏 。
04不同的重要作用:
巨大贮库
每年汛期洪水到来,众多的湿地以其自身的庞大容积、深厚疏松的底层土壤(沉积物)蓄存洪水,从而起到分洪削峰,调节水位 , 缓解堤坝压力的重要作用 。全国天然湖泊和各类水库调洪能力不下2000亿立方米 。长江22个通江湖泊尽管面积锐减,容水量仍达600多亿立方米,洞庭、鄱阳两湖蓄洪能力不少于200亿立方米,对于调节长江洪水、消减洪灾依然起着关键作用 。同时,湿地汛期蓄存的洪水 , 汛后又缓慢排出多余水量,可以调节河川径流,有利于保持流域水量平衡 。
水源地
湿地之水,除了江河、溪沟的水流外,湖泊、水库、池塘的蓄水 , 都是生产、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 。据估算,我国仅湖泊淡水贮量即达225亿立方米,占淡水总贮量的8% 。某些湿地通过渗透还可以补充地下蓄水层的水源,对维持周围地下水的水位,保证持续供水具有重要作用 。
生态环境的优化器
大面积的湿地,通过蒸腾作用能够产生大量水蒸气,不仅可以提高周围地区空气湿度 , 减少土壤水分丧失,还可诱发降雨,增加地表和地下水资源 。据一些地方的调查 , 湿地周围的空气湿度比远离湿地地区的空气湿度要高5%至20%以上,降水量相对也多 。因此,湿地有助于调节区域小气候 , 优化自然环境,对减少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十分有利 。湿地还可以通过水生植物的作用,以及化学、生物过程,吸收、固定、转化土壤和水中营养物质含量,降解有毒和污染物质,净化水体,消减环境污染的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