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明:过减配、低耗的生活( 二 )


从那以后,他不再沾沾自喜,而是谨慎选择自己的工作 。
他不因高价片酬而违背自己的原则:
“我不买飞机大炮,我又不买航空母舰,我保证最基本的生活质量,没有那么多的奢望 。”
不工作的时候,他远离尘世,自省自修,醉心手工,闲来弹琴,在自己的内心修篱种菊 。
内心富足的人,往往都过得很简单 。
弘一法师李叔同前半生风光无限,却在生命后半段布衣草履,一盏青灯也不觉得生活苦涩 。
生活越是喧嚣,我们越要持戒而行 。
减一分物欲,就多一份清醒,对生活去繁从简,才能修炼出丰盈的内心 。
陈道明:过减配、低耗的生活
文章图片

02
精神低耗
早前在微博看过一个话题:精神内耗的人活得有多累?
有人说,别人表情有异常,就琢磨是不是自己说错了话;
犯了无伤大雅的错,会在心里自责好久,担心不会再得到别人的信任;
明明什么都还没做,却总是觉得很累……
归根结底,容易精神内耗的人往往自信不足又过于敏感,很多琐碎的小事,都会在心里上演一场大战 。
但其实,生活中的你没有那么多观众,我们不快乐的根源,都是因为做得太少,又想得太多 。
陈道明在成名之前,有过很长一段跑龙套的经历,那时他人微言轻,受过的委屈并不少 。
但他从不往心里去,而是认真研究剧本,耐心打磨演技 。
那些遭遇过的轻慢和忽视,反而强大了他的心脏 。
等到他真的红了,各种是非也迎面而来,他也更加波澜不惊了:
“对于外界的评论,我向来是有心理准备的,就像天冷了,就加件衣服,天热了,再脱一件,就这么简单 。”
生而为人,总有诸多困惑,若是陷在自我的囚笼无休止内耗,只会与想要的生活失之交臂 。
真正厉害的人,都把生活调到了“低耗”模式 。
他们从不被无谓的情绪缠绕,也不愿意在虚伪的逢迎中消耗自己 。
陈道明是公认的不爱参加聚会的人,他曾在杨澜的采访中说:
“我一上酒桌应酬就感觉很煎熬 。尤其是当一个人喝醉了,一句话跟你说了四五遍,一张名片递给你八次时,你会感到一种窝火,一种愤怒,特别烦 。”
陈道明:过减配、低耗的生活
文章图片

成人世界最令人疲惫的事,就是置身不属于自己的圈子,应付鸡同鸭讲的尴尬 。
余华小说《在细雨中呼喊》里,孙光林因为孤单,一度很想与医生家的儿子苏杭成为朋友 。
他混在一群人中间,跟着他们恶作剧,捉弄老师,内心却饱受煎熬 。
直到有次,苏杭当着许多同学的面,猛抽他的脸来取乐,他震惊之余才恍然明白,自己为了换取表面的朋友,已然付出了太多的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