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有大智慧

小人物有大智慧
文章图片

历史很少长篇累牍地去记录小人物 。其实,小人物并非没有智慧,只是他们没有机会 。
《史记》中却记录了不少小人物的大智慧 。
刘邦从一介布衣到开国皇帝,也是一个小人物走向人生巅峰的故事,他最初低下的出身,为他后来的成功增添了诸多光彩,让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光芒四射 。
很多人都知道刘邦,但知道陈恢的人的确不多 。陈恢首倡“和平解放”!
刘邦西入秦关时,率兵绕过宛城,直取武关 。张良劝告刘邦:沛公就是再急着入关,也不能放过宛城 。秦兵目前力量尚十分强大,又据守险地;如果我们不拿下宛城就直接西进,宛兵在后,  “强秦在前”,这是危险之道 。刘邦一听,连夜率兵从另一条路回军,并且更换旗帜,免得宛城守军认出自己 。天亮之时,刘邦已率兵将宛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南阳郡守一听又有大军围城,立即崩溃,要自杀 。南阳郡守的门客陈恢对他讲:不急,现在就死,死得太早 。于是陈恢翻城求见刘邦:我听说足下有约“先入咸阳者王之”,如今你留下来要攻打的宛城,是一个大郡的郡政府所在地,下属有十几个县城,百姓多,积蓄多 。大家都认为降必死,必然会死守城池 。如果您全力进攻,将会有重大伤亡;要是率兵绕过宛西进,宛兵追随在你的身后,你将失去先入关王之的约定 。为您考虑,不如“约降” 。“约降”之后,封原郡守驻守本地,带上他的士兵西进 。这样,尚未攻打的那些县城听到这种解决办法,会争着大开城门欢迎您,您的西进将一定是一路畅通无阻 。
刘邦一听,好办法啊!立即采用陈恢建议的“和平解放”策略,封南阳郡守为殷侯,封陈恢千户 。然后,率兵向西,一路所遇秦县全都望风而降 。
“和平解放”政策有效地瓦解了秦帝国的政权及军队,加速了刘邦向西入秦关的进度,但是,给刘邦提出明智建议的陈恢是一位小人物 。刘邦后来在与项羽过招的四年中,屡屡使用“和平解放”这一手,收效极佳!
另一位帮助刘邦的小人物叫作“三老董公”,三老董公给了刘邦一面“正义”之旗!
刘邦收复三秦后,率军到达洛阳附近的新城(今河南伊川),遇到了一位乡间主管教化的基层吏员——三老董公 。他拦住刘邦,大诉义帝之死一事 。
项羽大封诸侯前,先将怀王熊心奉为义帝,然后把义帝迁到南方,又下令截杀义帝 。汉二年(前205)冬十月,九江王黥布在郴地(今湖南郴州)杀死了义帝 。
董公大讲义帝被杀,一下子提醒了刘邦 。刘邦当即失声痛哭,宣布三条政令:第一,全军将士为义帝举行隆重丧葬;第二,自己连续三天哭祭义帝;第三,昭告天下,项羽杀死义帝“大逆无道”!他要跟各位诸侯王一块儿除掉西楚国擅杀义帝的罪人 。刘邦明白,董先生为自己献了一件大宝,一件难得的、及时的珍宝!还定三秦时自己打着“怀王之约”的旗号,名正言顺;这次东征又可以打着为义帝报仇的旗号,这真是想什么就有什么 。这面大旗是正义之旗,自己的军队也就是正义之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