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有大智慧( 二 )


刘邦明白,天下人对义帝被杀很在乎,将会一致谴责项羽杀义帝的做法 。紧紧揪住此事,公开声张,大力挞伐,牢牢占领道义上的制高点,拥有一面正义大旗,可以从政治上打压项羽 。
刘邦明白,高举正义之旗是制胜法宝 。义帝被杀自己早就知道了,刘邦对项羽杀义帝是什么态度史书无载 。项羽不杀义帝,自己诛灭项羽后,会匍匐在义帝面前称臣吗?绝无可能!老子夺了天下,也会步项羽后尘,搬掉自己头上义帝这座大山,不同之处只在于搬山的手法不会像项羽这么笨拙,但是自己当皇帝的夙愿绝不会因为义帝而改变,项羽提前做了自己将来要做而又十分棘手的事 。
这位董公并非大人物,史书中只记录了他的姓,是一位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小人物,但是,他给了刘邦一面“正义”的旗帜!
刘邦身边的大谋士如张良等,谁都没有想到这面正义的旗帜 。
刘邦从彭城大败之后在荥阳阻击项羽历尽艰辛,一直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谁能帮助刘邦结束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呢?
袁生! “袁生”是指姓袁的先生,史书中亦未载其名 。张良、陈平这些大谋士对改变刘邦荥阳被动挨打的局面束手无策 。这位袁先生颇有头脑,提出了一个调动项羽的办法 。古人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确实如此 。
刘邦回到关中,征调士兵准备再次东出函谷关和项羽一决高下 。袁生拦住汉王说,楚、汉两军在荥阳会战已经多年,汉军常常处于劣势 。我建议大王南出武关,项羽一定会率兵南下 。大王到达南阳后,深挖沟堑,坚守不战,让荥阳、成皋的军队得到休息;再派韩信等以赵地为中心,联合燕、齐,形成对楚军的包围 。大王再杀回荥阳 。这样,楚军的对手多了,力量分散,汉军得到休整 。再与楚军决战,一定可以大败楚军 。
刘邦明白,袁生之谋是大战略 。袁生不让自己再出函谷关,而要南走武关,兵发南阳,牵着项羽南下,拉长项羽的后勤补给线 。再讓韩信联合燕、齐诸国,逼得项羽四面应战,此时刘邦再兵发荥阳 。这和只在荥阳与项羽贴身纠缠相比,高明多了 。于是刘邦立即改道武关,兵出南阳郡 。可惜像“袁生”这样具有战略眼光的“小人物”,史学家未载其名,至今我们不知道他叫什么 。
项羽听说汉王到达宛城(今河南南阳),果然率兵追来,刘邦坚守不战,拖住项羽 。此时,彭越在项羽的后勤补给线上做起了大文章,他渡过雎水,攻击楚军粮道 。楚军派出项声、薛公迎战彭越,被彭越打得大败 。粮道被断,项羽受到严重威胁,不得不从宛地撤兵,“东击彭越”,派终公坚守成皋 。结果,项羽一回援,刘邦立即打下荥阳 。
大人物是凡人,小人物也是凡人 。凡人就不免有思虑不周之处 。大人物有时肯定会有其想不到的地方,小人物也会富有政治智慧 。只是大人物往往歧视小人物,因此,大人物往往因此而坐失良机!其实,小人物有了条件,也会成为大人物!比如刘邦,原来是个小人物,但是,遇到秦末大起义,折腾了七年,终于折腾成了大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