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德十年》读后感摘抄( 四 )


这些心境 , 季老翻出当年写下的日记句子:“不久从混乱阴霾中流露出来了阳光 。“
“决定读希腊文的时候 , 自己发誓而且希望 , 这次不会再变了 , 而且自己也坚信不会再变了 , 但终于又变了 。我现在仍然发誓而且希望不要再变了 。再变下去 , 会一无所成的 。“
“我这次的发誓和希望没有落空 , 命运允许我坚定了我的信念 。”
“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 , 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 , 一直走到现在 , 而且还要走下去 。”
“从哪以后 , 我每天到研究所来 , 学习一整天 。”
“但是 , 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要学习 , 就必然要把它征服 。这在两年内 , 我曾多次暗下决心:一定要跳过这个龙门 。”
人世间的情感及心境有时是相通的 , 大师也是 , 天才也是 , 普通平凡人也是 。读到这里我深有触动 。每个人都走过青年 , 谁的人生不曾有过迷茫?而对于我们人生的未来 , 谁在当时又有十足的把握? 但既然选择了最终要好好走的道路 , 那就认真去对待吧 , 坚持走下去 , 付出心血与热情 , 付诸行动 , 方能有所点滴收获 。
季老在选择自己学术生涯得道路上也是经过一番尝试 。尝试多种可见并不是不好 , 至少知道自己不喜欢的 。正是这样摸索中 , 才偶然性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 正是季老所讲到这句话:“世事纷纭果造因 , 疑错微似便成真 。”正是这一试 , 在踌躇徘徊的道路上 , 季老终于找准了自己想要走的道路 , 主修课选择了“梵文” 。为此用毕生践行自己选择的道路 。
2、 相伴
季老也是一位重情重义 , 细腻而有趣之人 。写到自己的恩师 , 字字透露不舍和感激 。写到自己关系最为亲密的博士老师—瓦尔德斯密特教授 , 是一位严谨而耐心的学者老师 , 季老跟了教授十年 , 瓦尔德斯米特教授当时教学梵文语法抠得有多仔细 , 对于后来季老梵文影响就有多深刻 。在后来二战的背景下 , 教授的十几岁的儿子应征入伍不幸牺牲了 , 但教授夫妇从未表露伤痛 , 那一年里 , 季老每周上一次老师家里 , 陪伴他们 。
还有西克教授 , 瘦弱慈祥的老人 , 也是非常孤寂清冷的家庭 , 这对老夫妇感情极好 , 彼此相依为命 , 对当年季老也是倾尽心血 , 爱护颇深 。在当时得知季老过的极其清苦 , 亲自找到文学院长 , 让其增加薪水(因为二战无法回国 , 当时季老留院教学) 。季老在回忆自己的几位德国教授中 , 无一不是学术派 , 钻研一辈子 , 严谨而又耐心 , 对待学生也是尽全力 , 幸运季老遇上这样诲人不倦、倾尽心血的恩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