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不止是全职妈妈读后感1000字( 二 )
《你的名字,不止是全职妈妈》读后感(三):全职妈妈们的出路在哪里
女性作为弱者, 需要被关注, 被看见, 被支持.
我自己作为一个职场妈妈, 深刻的理解到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意味.
中国政府一方面大力提高女性参与社会劳动的机会, 整体来说女性因为可以选择在职场打拼还是开拓了很大的空间与选择权. 但确实有蜡烛两头烧的情况, 白天要上班, 晚上要家务和育儿. 一方面男女同工同酬 和 女性职场上升空间还是有一点窄, 女性因为育儿导致精力不足够分配到工作上的事实, 女性从事服务业等原因, 也导致女性普遍薪水较低. 因为薪水更低, 对家庭的贡献更少, 作为女性更加擅长, 所以在女性没有什么话语权的情况下, 家务和育儿的工作也自然就落在女性头上. 而男人作为既得利益者, 有意无意的淡化女性事实上在打两份工 (职场和家务育儿)的事实, 整整一两代女性都是做了牺牲.
在过去的年代(60年代到90年代初), 在厂矿企业单位大包大揽的情况下, 单位有托儿所 幼儿园 医务所, 还有单位宿舍, 有些还有子弟学校(9年义务教育), 那时候上班也不需要996, 上班通勤路程短, 娃的接送也相对简单, 上小学了就都是和邻居家或者自己家的哥哥姐姐们一起去的了, 不用大人接送. 相对来说这种情况下, 绝大部分家庭都是双职工, 孩子呢就集体养育, 家务呢就大部分还是女性在做.
进入千禧年之后, 随着国企下岗潮, 这种单位包揽的养娃模式日渐式微, 慢慢往社会化 家庭化养育转化, 成本越来越高, 另外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 男方的收入养活一家人也能负担了, 慢慢全职妈妈们就多了起来, 也就有了马威的这本书, 做了一个相当全面的观察.
我读这本书有两个比较深刻的印象. 一个是富裕家庭的某全职妈妈, 没有固定金额的零花钱, 老公利用节庆红包的发放来曲线影响他不认同的老婆的行为 (参加公益项目等). 这个例子里面的老公, 是比较大男人主义的, 希望老婆在家当金丝雀 围着灶台和孩子转, 不希望老婆有自己的想法. 另外一个是"养育孩子需要一整个村庄", 集体养娃, 社会化养娃.
马威这本书写了非常全面, 9个章节很面面俱到了, 当然在这么薄的一本书里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每个点都提了一些, 作者分享了很多延展阅读资料, 可以扩展来读. 至于解决方案, 很多也是需要整个社会来提高的, 当然个人也要先有相应的认知.
我自己总结的几个方向 (当然有点乌托邦的意思, 姑且做个梦):
1. 社会化养娃 - 托幼机构: 设置从3到6个月开始的普惠非盈利甚至长期来说政府包揽的托幼机构(也可以只送半天), 解放职场妇女及全职妈妈. 目前小学之前的养娃都是靠个人, 这部分成本其实蛮高的. 可以召集或用政策引导50岁之后的退休大妈去托幼机构做义工/志愿者. 如果(土地)场地由政府免费或低价提供, 租金和人工都能大幅降低的情况下, 又不允许利润太高, 这种托幼机构是可以非常低成本运作的.
- 我们的乐队也可以成为你的生活经典读后感有感
- 青团|做青团的野菜叫什么名字
- 因为你的算计,我坐月子却要给婆婆烧饭,你接着孝顺,我不奉陪了
- 余生不长,要找一个愿意宠你的人在一起
- 要珍惜真正在乎你的人
- 你大可不必挽留一个已经不爱你的人
- 一个真正害怕失去你的男人
- 吃相,暴露了你的品相
- 《活出生命的意义》:凡是让你痛苦的,都是来渡你的
- 我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