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下午茶》读后感摘抄

《推理下午茶》读后感摘抄
文章图片

《推理下午茶》是一本由张璇著作,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21-9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
《推理下午茶》读后感(一):《推理下午茶》后记:回到“推理的原点”
2012年秋,我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一段程小青翻译的文言文福尔摩斯《海军协会》的译文,颇感兴趣,经查询,我发现这段译文出自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这套书收录于当时公开发表的福尔摩斯系列小说44篇,采用浅显文言文翻译,译者除程小青外,还包括语言学家刘半农,报人兼作家严独鹤等文坛名士 。这些发现激发了我对“福尔摩斯何时被引进中国”这一问题的好奇心,借助于网络老旧报刊数据库资料,我了解到早在清代光绪年间(1896-1897年),维新派创办的报刊《时务报》就分期刊载四篇翻译家张坤德用传统文言文翻译的福尔摩斯探案小说,虽然这几篇译文受时代和译者认识的局限,存在种种不足,但这也是西方侦探小说进入中国的开始 。
侦探小说虽然开创于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的《莫格街血案》,但真正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还有赖于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爵士的《福尔摩斯探案》 。一百多年来,“福尔摩斯”几乎成为了“侦探”的代名词,即便是如今“推理文学大国”日本的热门推理作品,也处处有向“福尔摩斯”致敬的影子 。
“福尔摩斯”还是影视界的宠儿,一百二十多年来,与他相关的影视作品多达二百余部,不同于日本推理影视作品只是针对于原著本身的翻拍,以福尔摩斯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已经超越小说本身,超越时代,超越国别,甚至超越了意识形态的藩篱 。换句话说,福尔摩斯这个名字已经远超于一个英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私家侦探本身,而是属于全世界人民!
因此,我在创作中国和日本推理作品评论时,也不时会回到福尔摩斯这个“推理的原点”,去分析、揣摩其改编影视、作者背景和衍生作品 。
如果说福尔摩斯探案是推理文学界的“月球环形山”,其影响力已经远远高于侦探小说本身,已经进入到文学和社会学的范畴,那么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堪称推理文学界的“珠穆朗姆峰”,在她笔下,不仅拥有深受世界各国读者喜爱,和通过影视改编被中国观众熟知的波洛和马普尔小姐两大名侦探,更有《无人生还》 《控方证人》 《捕鼠器》等以舞台剧、电影、电视剧和电子游戏等各种方式享誉全球的非系列作品 。阿加莎的小说如今的关注度远远和她并称为“推理小说黄金时代三大家”的埃勒里奎因和约翰·迪克森·卡尔的作品,也许就和她小说改编衍生作品的成功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