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经典诵读下载 国学经典诵读mp3下载( 二 )


它是历史的凝固,也是现实的观照,是文人的妙笔,也是哲人的沉思;它的大漠孤烟,它的塞外鼓角,它的新坟旧鬼,它的金风玉露,共同托起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珠穆朗玛 。
求乐清市“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知识初赛试题小学组答案乐清市“古...是这份吗?你看看吧!!!!! 一、判断题 1.对 2.错 3.错 4.对 5.错 6.错 7.对 8.对 9.错 10.对 11.错 12.对 13.正确 14.王安石错误,应为苏轼 15.“贿赂”一词,应解释为“用来买通别人的财物”错误,应为“财物” 16.《水田吟草》错误,应为《刘蒙川年谱》 二、选择题 1.A 2.B 3.C 4.C 5.B 6.B 7.A 8.A 9.C 10.B 11.B 12.A 13.C 14.B 15.A 16.C 17.B 18.A 19.C 20.A 21.B 22.B 23.C 24.A 25.C 26.B 27.C 28.C 29.B 30.C 31.A 32.B 33.A 34.A 35.B 36.C 37.B 38.C 39.C 40.B 41.C 42.A 三、填空题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7.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8.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9.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0.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1. 双瀑 12. 茶器 四、表述题(答案仅供参考,意思对即可) 1. 孟子: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 。
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智,非宁静无以致远 。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等 。
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等 。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 。
千古风流人物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
2.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
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3. 夜半更深,在这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际,响起虫鸣声 。
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微弱,但诗人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 。
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 。
“虫声新透绿窗纱”,“新”字不仅蕴含着久盼寒去春来的人听到第一个报春信息时那种新鲜感、欢愉感,而且和上句的“今夜”、“偏知”紧相呼应 。
“绿”字则进一步衬出“春气暖”,让人从这与生命联结在一起的“绿”色上也感受到春的气息 。
这些地方,都可见诗人用笔的细腻 。
4. 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 。
山泉清洌,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挥洒,毫不着力 。
象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 。
5. 刘黻在世六十年,正处于党争致祸,权奸误国,内忧外患交困,南宋王朝衰落垂危、日薄西山之际;但刘黻立身处世,正如《四库全书·蒙川遗稿提要》所云,“黻危言劲气,屡触权奸;当国家板荡之时,琐尾流离;抱节以死,忠义已足不朽”,刘黻为人为文,堪称瓯越一杰 。
刘黻34岁在太学时,因宋理宗遣散京学类申,权刑部尚书程公许上疏反对,宰相郑清之就授意殿中侍御史陈垓弹劾程公许 。
《宋史·刘黻传》记载,“太学生刘黻等百余人、布衣方和卿伏阙上书论垓” 。
刘黻在《率太学诸生上书》一文中以程公许事议论朝廷用人得失,指出宋理宗宠信奸佞,排斥忠良的弊病,文中“岂陛下独不知之?”,“而顾不察此?”,“陛下独可依仗之乎?”,锋芒直指权奸和集权一身的皇帝,正气凛然,慷慨激昂,表现了一介书生为天下事敢犯龙颜、蔑视奸佞、宁折不弯的气度和品质 。
6. 历史是已经凝固了的现实,现实是正在流动着的历史 。
文化传统既在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在一切现实文化之中,而且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是不死的民族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