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衰落的诗词 何东家族的衰落( 六 )


”其兴奋难以言表 。
终于,春天...
诗的来历一、诗的起源中国素有诗的国度之称,这不仅是因为中国诗歌源远流长,更是因为诗人和作品流派林立、数量众多,而且诗歌在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中一向占有特别和显著的地位 。
中国诗歌源于先秦,历经汉魏南北朝直至隋唐,诗歌乃步入盛世 。
唐之后,诗歌在中国文坛的地位逐渐衰落 。
启功先生曾云:唐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唐诗是嚷出来的,宋诗是讲出来的,宋以后的诗是仿出来的 。
简而言之:唐朝之前是中国诗歌的发韧期,自然天籁,朴拙浑成;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期,直抒胸臆,而又各具面目;宋朝是中国诗歌的转型期,思辨机趣,融情入理;宋朝之后则是中国诗歌的滥觞期,流派繁多,然而缺乏原创 。
中国传统诗歌的源头是先秦时期的乡野民歌,隶属于通俗文学 。
孔子择其删减成文,乃有《诗经》 。
先秦以后,出现了专门从事诗歌创作的文人,中国传统诗歌也由此迈入雅文学的行列 。
无论是“建安风骨”还是“汉魏乐府”,都将这一个雅字发挥得淋漓尽致 。
及至后来的唐诗更是将中国传统诗歌推向雅文学的顶峰 。
我们不妨以此为线索,以雅俗为视角从社会文化史发展中撷取若干片断,来回顾一下中国传统诗歌发展的兴衰及其内在的缘由 。
先秦诗歌除了代表现实主义的《诗经》之外,尚有另一代表浪漫主义的骚赋之体 。
屈原、宋玉是其代表作家,而《离骚》更是其中佳作 。
二、诗的兴起到了汉代,出现了为配合音乐而歌唱的诗即“乐府诗” 。
在语言上有四言,五言,杂言,但多数是五言的 。
这以后曹操父子以及陶渊明为首的文人们发展了五言诗 。
同时,七言诗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
乐府诗的代表作>,>在诗歌历史上有很大的文学价值 。
汉魏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转型时期 。
汉(末)魏六朝在政治上是中国历史上的乱世和黑暗时期,但在思想文化艺术史上却非常重要,其影响之深远,直达现今 。
在魏晋南北朝以前,诗的格律和声韵还没有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律,只是由作者按照个人的内容需要和声韵感觉来进行写作 。
到了魏晋,由于受到了印度(古称天竺)的梵音学的影响,我国的声韵学得到了发展 。
齐梁的周喁和沈约总结了汉字的发音规律,提出了“四声”“八病”之说,使诗歌创作由自然的声律发展到讲究追求声律,出现了作诗要注意平仄和韵律的性质,形成了格律诗的主要内容 。
说起汉魏诗学,我们不得不提起建安文学 。
建安文学成就的主要代表是三曹父子兄弟以及孔融、王粲、刘桢、阮瑀、徐干、陈琳、应阳等 。
这些人被称为“建安七子” 。
后人称这一时期是“结束汉响,振发魏音”,它标志着汉代文学风格样式的结束,开创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 。
唐代李白有诗赞扬“蓬莱文章建安骨 。
中国自孔子以后相当一个时期里,文学崇尚理性,以说理,叙事为主,所以有“诗言志”、“文以载道”的说法,成为传统 。
但三国时期却出现了“缘情”的主张,与“言志”并提 。
“缘情”大体相当于今天所说的抒情 。
象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丕的“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等等,就是这样的诗歌 。
汉魏诗学除了建安诗体外,还有一继承了《诗 国风》“民间自然性情之响”的诗歌体裁,即“汉魏乐府” 。
继《诗经》《楚辞》之后,两汉乐府诗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又一壮丽的景观,作为一种新的诗体,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
汉乐府以其匠心独运的立题命意,高超熟练的叙事技巧,以及灵活多样的体制,成为中国古代诗歌新的范本 。
例如格调自由,情感真切的《古歌》;坦露女子对爱情的忠贞誓言的《上邪》;形式齐整,言词优美隽永的《迢迢牵牛星》;以及故事曲折起伏,人物性格鲜明,言语明快简洁的叙事类民歌《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
受汉乐府的影响,汉魏诗学经历了由叙事向抒情,又模仿民歌到作家独创的转折 。
列如传承至今的《古诗十九首》即是出自汉代文人之手 。
而建安文学的创作,则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徒诗的转变 。
中国传统诗歌也由此迈入雅文学的行列 。
此外,诗歌从四字一句的“四言诗”发展到今天仍然很通行的五字或七字一句的“五言”、“七言”诗体,也是在汉魏之际确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