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荐朋友的古诗词 感谢朋友的诗句古诗词( 五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高适:《别董大》) 桃花潭水三千尺 。
汉乐府《箜篌谣》 鼋鸣而鳖应,兔死则狐悲 。
明田艺蘅《玉笑零音》 坐上客恒满,多难识君迟:《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连江夜入吴,暮年逢故人 。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
莫是长安行乐处
谁有形容朋友的古诗词,成语,急用,多谢啦 【词语】:得一知己,死可无恨【注音】:dé yī zhī jǐ,sǐ kě wú hèn【释义】:知己:彼此相知的朋友;恨:遗憾 。
能得到一位知心朋友,就是死了也没有遗憾 。
形容知音难觅 。
【出处】:谢觉哉《知己难》:“所谓‘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得一知己,死可无恨’ 。
”【词语】:道义之交【注音】:dào yì zhī jiāo【释义】:交:交情,友谊 。
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 。
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三十八回:“道义之交,只此已足,何必更为介介 。
”【词语】:范张鸡黍【注音】:fàn zhāng jī shǔ【释义】:范:范式;张:张劭;鸡:禽类;黍:草本植物,指黍子 。
范式、张劭一起喝酒食鸡 。
比喻朋友之间含义与深情 。
【出处】:《后汉书·范式传》载:“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劭为友 。
劭字元伯 。
二人并告归乡里 。
……乃共克期日 。
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
”【词语】:管鲍之好【注音】:guǎn bào zhī hǎo【释义】: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 。
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
【出处】:郭沫若《再谈蔡文姬的》:“家公与蔡伯有管鲍之好 。
”【词语】:惠子知我【注音】:huì zǐ zhī wǒ【释义】:比喻朋友相知之深 。
【出处】:惠子指惠施,战国宋人,在先秦诸子中属名家,为庄周契友 。
惠死后,庄周过其墓,曾借匠石斫垩的寓言,感慨“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
见《庄子·徐无鬼》 。
【词语】:鸡黍深盟【注音】:jī shǔ shēn méng【释义】:鸡黍:招待客人的饭菜;深盟:深厚的交情 。
指朋友之间交情深厚 。
【出处】:《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
”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四折:“因此乞天恩先到泉台上,才留的这鸡黍深盟与那后人讲 。
”【词语】:胶漆相投【注音】:jiāo qī xiāng tóu【释义】:胶漆:胶和漆,比喻亲密;投:投合 。
形容朋友之间亲密投合 。
【出处】:《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 。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
”【词语】:臼杵之交【注音】:jiù chǔ zhī jiāo【释义】:臼:石制的舂米器具 。
杵:舂米的木棒 。
臼与杵不相离 。
比喻非常要好的朋友 。
【出处】:《东观汉记·吴佑传》:“公沙穆秋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佑凭舂 。
佑与语,大惊 。
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 。
”【词语】:清交素友【注音】:qīng jiāo sù yǒu【释义】:素友:真诚的朋友 。
交往纯洁,友情纯朴 。
【出处】:南朝·宋·王僧达《祭颜光禄文》:“清交素友,比景共波 。
”【词语】:他乡故知【注音】:tā xiāng gù zhī【释义】:故知:老朋友,熟人 。
在异地遇到老朋友或熟人 。
【出处】:明·天然智叟《石头点·贪婪汉六院卖风流》:“他乡故知,分外亲热 。

所有关于友谊的古诗词--------------------------------------------------------------------------------唐朝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
唐朝陆龟蒙《别离》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
唐朝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朝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唐朝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