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兴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手法 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

比兴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手法 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

...有错误的一项是A.“比兴”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为常用的表现手法,...“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
”这是朱熹对“比”的解释 。
作为古典诗词创作中使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比”不仅限于比喻、比拟,还包括象征、寄托一类的手法 。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
”兴是以别一事物为发端,引出要描写的人物事件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
兴作为发端,一般用在开头,所以又称为起兴 。
兴与所引出的所咏之词,一是有联系,一是没联系 。
有联系的又分为两种:一是“触物起情”,即比照当时所见的景物而起兴;一是“托物兴词”,即借不是不是当时所见的景物而起兴 。
在实际应用中,比、兴经常结合运用,或比中有兴,或比又兼兴,或比兴连用,被称为比兴,或托兴、兴寄等 。
比兴手法是《诗经》开创的,它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一种非常好的表现...咏史(二)左思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这是左思著名的《咏史》诗中的第二首.诗一开头就用比兴的手法,以涧底松来比喻怀才不遇的寒士,以山上苗来比喻凭借门阀世代卿相的士族,深刻地揭露了西晋社会“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畸形现象.对扼杀人材的门阀制度发出了愤慨的抗议.其态度之激烈、笔锋之尖锐,在整个西晋六朝都是不多的.“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这一艺术形象打动了不少后世文人,南朝范云曾写过《咏寒松》诗,初唐王勃也写过《涧底寒松赋?1.这首诗是左思《咏史》的第二首,诗歌猛烈抨击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晋代门阀士族制度对寒门贤士的压抑,抒发了寒士抑郁不得志的愤懑不平之情.2.全诗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开头四句,从自然物象写起,以松、苗所处地势的不同来暗喻门阀士族制度的不合理现象.第二层中间四句,紧承前一层以议论手法明确揭示出比兴意象的涵义,门阀士族制度的特权决定了人们的社会地位,而且这一现象是由来已久的.第三层结尾四句,紧承“由来非一朝”,以历史典故进一步说明门阀士族制度的不合理和历史根源.3.全诗四句一层,转换衔接自然有致.在艺术手法上,三层分别以形象鲜明的自然意象来比喻、象征,以寄慨深沉的议论来揭示比兴意象的涵义,以涵蕴深刻的历史典故来说明事理.诗歌通篇又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松、苗处势的对比,“世胄”、“英俊”地位高下的对比,“金张”、“冯公”不公正的社会机遇的对比.此诗名为咏史,实是借史咏怀,它激烈地抨击了门阀士族制度对庶族寒门人才的压抑,并抒发了诗人愤懑不平之情.
诗歌创作的"比兴"的含义 【比兴】文学创作中的两种手法 。
比是比喻 。
兴为寄托 。
比、兴两法在我国诗歌创作中源远流长,从《诗经》起就已开始运用 。
儒家诗论把比兴列为风、赋、比、兴、雅、颂“六义”的两种 。
郑玄说:“比”是“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 。
“兴”是见今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见《周礼·春官宗伯·大师》注) 。
把比兴与美刺联系起来加以解释 。
比兴之法多用在旧体诗词和民歌中,一般文学作品中极少运用或不用 。
是古文创作中的主要的3个手法 。
赋,比,兴 。
另还有风,雅,颂三种,这六个手法被称为六艺 。
其问中,比是比喻的意思 。
兴是烘托,寄托的意思 。
这些多是用在旧体诗,曲,词中 。
现在一般很难见到很好的比兴手发的描写 。
很早的文学作品就大量应用了这些创作手法,如《诗经》中就颇见六艺之精彩 。
南宋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
”即铺陈直叙;“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
”就是引譬设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
”也就是触景生情,托物兴感,启发联想和想象 。
《诗经》中的民歌运用赋、比、兴手法,形象鲜明生动,使鸟兽草木的神态色采、天地山川的万千景象、人物的音容笑貌,无不活生生地表达出来 。
从《诗经》起始的赋比兴,特别是比兴手法,已成为我国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准则,对后代的诗歌发展,影响很大 。
古诗词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香草美人是屈原提出来的,在他的 诗作里经常可以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