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诗词赏析方法 高考诗词赏析( 二 )


二是句中情景交融 , 句间情景相对;“水光潋滟”、“山色空蒙”描其态 , “晴方好”、“雨亦奇”抒其情;景是交换、对应之景 , 情是广泛、豪宕之情 , 西湖之美概写无余 , 诗人之情表现无遗 。
后幅的形象比喻和总体评价更是喻人之所不能喻 , 道人之所未能道;诗人跨越人与物的界线 , 把西施不同打扮与西湖的不同风光联系起来 , 西湖正是这样一位美人 , 湖光、山色、晴天、雨中都“总相宜” , 各有一番风韵 。
诗人借寻常事作惊人语的艺术技巧 , 实是变平凡为新颖 , 化腐朽为神奇 。
示例二:阅读刘分攵《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 , 淡磨明镜照檐楹 , 更作荷心万点声 。
”①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
②试从“静”和“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
(2005年高考全国卷Ⅲ)[答] ①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 , 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 , 以此表现雨后水面的平静 。
②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 三、四句用“风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万点”声响等 , 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美 。
诗既写出了静态 , 又写出了动态 , 以静显动 , 又以动衬静 , 动静结合 , 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
上面就七种鉴赏题型 , 分别作了提示 , 反复强调的是要求“问什么 , 答什么” , 不要漏掉一些要求 , 尽量做到答题到位、不丢分 。
当然 , 具体鉴赏、作答时也不能硬套 , 仍要注意灵活性、准确性 。
 , 情深而不直露 。
首句点明...
高考的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急求!鉴赏的表述是:运用了什么语言技法 , 表达了什么内容 , 起了什么作用 。
语言技法包括:表达方式 , 叙述(顺叙、倒叙、插叙);描写 , (人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抒情 ,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议论;说明 。
语言特点有: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等 。
表现手法:铺垫、烘托、衬托、对比、象征、人称 , 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卒章显志、联想想象 。
、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
布局谋篇:线索、顺序、过渡、照应、详略 。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拟人、对偶、排比、反复、反问、设问 。
高考的诗歌鉴赏题应怎样做?怎样才可以拿到较高的分数? 高考的诗歌鉴赏题应怎样做? 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误?怎样才能尽可能的得分?这是每个考生关心的问题 。
虽然参考诸君各有应付之法 , 笔者还想多年指导考生的经验奉献给大家 。
(摘) 一.考前准备阶段 , 扎稳基础 。
首先是掌握必须的文学常识、文化知识 。
在古诗中春风秋雨、明月彩霞、江南花鸟、塞外黄沙 , 甚至金戈铁马、红粉女娃 , 文房四宝、琴棋书画、亭台轩榭、诗酒文章、历史掌故、轶事趣闻 , 总之 , 只要能够入题的 , 无不被诗人纳入诗中 , 而且赋于中国味的深意 , 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扩大阅读面 , 尽可能地多了解古人生活的时代 , 了解古人的生活经历 , 了解诗人写作时的处境和心境 , 以便准确把握诗歌的意境 。
其次是熟练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 。
古人写诗常用比喻、对比、比拟、夸张、借代、象征、暗示、典故、衬托等手法 , 委婉地表达感情 。
我们平时多注意它们的用法和特点 , 阅读时多加注意 , 就能较容易地领悟作者的本意 , 准确地体会诗人的真情实感 。
二.临场鉴赏阶段 , 把握要求 , 有的放矢 。
首先 , 从内容的角度将诗歌归类 。
一般说来 , 送别诗多是叮咛对方 , 赞颂对方 。
或诉依依别情或言别后的思念 。
咏古诗多是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 。
或为缅怀先贤 , 追慕古人 , 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 或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 , 或感叹昔盛今衰 , 借古讽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