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烟花易冷 烟花易冷( 四 )


“一盏残灯”,衬托“我”的孤独 。
“倾塌”,指出家修佛的愿望破灭 。
⑹句意:希望“我”的还俗,能够使“你”回心转意,继续之前的感情 。
⑺草木深,化用杜甫诗句“城春草木深”,也暗示上一句“国破山河在” 。
里,为古代最小行政单位 。
由大到小,为:州、郡、县、里 。
如,杜甫幼时居住在洛阳仁风里姑妈家 。
故里,指“你”的住所 。
故里再加“旧”字,表达想念之深也 。
“旧故里草木深”可有两层意思 。
一为,当“我”归来,“你”已不在,草木茂盛,多年无人住矣 。
二为,暗指东魏、西魏两国交战的历史背景 。
后有“魏书洛阳城”句可证 。
北魏汉化太深,许多保守的鲜卑人非常不满,于是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魏,东魏坚持汉化路线;西魏定都长安,捍卫鲜卑传统 。
两方交战,使曾经繁华的洛阳化为一片瓦砾,是谓“故里草木深”也 。
⑻句意:我向附近的人打听“你”的消息,听说“你”一直是一个人,在等“我” 。
可惜当“我”回来,“你”已过世矣。
“老”,暗指与“你”相识之久;“树根”,为下文“缘分落地生根”句伏线 。
“听青春迎来笑声”,呼应词作开篇“繁华声遁入空门” 。
“缘分落地生根”,呼应上文“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根” 。
⑼句意:城荒芜,无人住 。
⑽句意:“我”看着曾经的道路,曾经的景色,仿佛看见了“你”的等待,听见了“你”的呼唤 。
⑾独自一人是谓“孤”也 。
“孤城”,既暗示“你”“我”的孤独,也暗指东西魏相争,使洛阳变孤城的历史背景 。
“我听闻你仍守着孤城” 。
大家都为了躲避战乱,出城逃难,而“你”却仍守在城中,等“我”归来 。
“史书岂不真魏书洛阳城”史书一定是可靠的,就算史书不真,还有一座洛阳城记录着“我们”的过去,记录着“我”对你的感情 。
⑿城中无人烟,郊外闻牧笛 。
以彼处有人,称此处无人 。
烘托“我”心之孤也 。
⒀句意:“你”的人虽已不在,但是“我们”之间的感情依旧 。
听着远处的牧笛,想到“我俩”之间的缘分 。
⒁句意:听着周围年轻男女的笑声,让“我”十分羡慕 。
他们可以相伴,而“你”“我”却已阴阳相隔 。
⒂但是这样的心情,史书上是不会记录的 。
意指,当“我”也去世后,对“你”的这份情感还会有谁知道呢?⒃繁华易逝,人事难留 。
⒄“你在问……谁在等”两句,为“我”的想象,想象“你”此时问我,对“你”的感情是否真切,能否永远不变 。
⒅句意:“我”心不变,有史书可证 。
“魏书洛阳城”可能指《洛阳伽蓝记》 。
意指,寺庙虽毁,有史书记载着曾经的繁华 。
暗指,“你”“我”就算不在,有“我”的文字记录着“我们”曾经的感情 。
⒆此时,仿佛看到“你”和“我”终于过门成婚 。
“你”跟随着“我”一起浪迹天涯 。
“你”已去世,所以“你”的“前世”便是“我”的“今生” 。
这一切都是“我”的想象 。
⒇句意:因为“你”已不在人世,“我”下山还俗已经失去了意义 。
于是,“我”又回到寺院中,独自听雨,回忆这曾经与“你”相伴的日子 。
希望这份感情能够传达到永远 。
文山词作针线细密,用字考究,且具有多义性 。
宛如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

【诗词 烟花易冷 烟花易冷】

每次欣赏都会有不同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