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校感恩家乡父老诗词 感恩的诗词

驾校感恩家乡父老诗词 感恩的诗词

求一首感恩家乡父老乡亲的诗人啊!无论你离家有多久,无论你地位有多高,无论你贫穷还是富有,最难割舍的是故乡情怀,最难忘却的是故乡山水,最想吃到的是故乡饭菜,最想听到的是乡音乡韵,最想做到的是能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
近几年来,我家乡的诸城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发展地方经济,建设美好家园,道宽楼列,交通井然,厂繁商荣,山清水秀,成为镶嵌在鲁东南大地上的一颗耀眼明珠,经济腾飞的一条巨龙,改革开放的一块样板,引来全国各地无数人来参观、访问、考察、研讨、学习 。
人说:“诸城能人多” 。
诸城历来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文化大市,旱地码头 。
苏东坡、刘墉、臧克家、陶钝等一大批文人志士,在提高了诸城知名度的同时,也为诸城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也可能是我喜欢诗歌的原因 。
外贸、福田、得利斯、新郎贰∠E??纫淮笈?娇漳附⑹降闹??笠担?侵畛蔷?锰诜傻姆⒍???我离家有千里之遥,但是心是和家乡息息相通的,诸城在中国的文化经济地位,使我们在外的人引以为荣 。
家乡各行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我们每个在外游子的骄傲 。
我本人19岁高中毕业后即投身军界,凭着自己良好的文化功底和不懈的努力,从一名普通农村青年成长为一名上校军官,并小有建树,总算没有辜负乡亲父老的期望,30年来,我时时想到的就是要以实际行动回报养育我的故乡和父老乡亲 。
部队的特殊性,使我没有更多种方式和途径回报故乡,所以我只有发挥我的诗歌特长,来宣传家乡 。
几年来,我陆续在不同报刊上发表了多首宣传赞美家乡的诗歌 。
如我在《中华当代诗词家大典(第五卷)》上发表的《咏诸城》:诸城缘何谓龙城?出土龙骨因得名 。
苏轼千骑卷平冈,刘墉三代事皇京 。
尽美陵墓仰尽美,恐龙公园看恐龙 。
楼叠水翠朝阳地,鲁东明珠耀眼明 。
我意识到,研究地方文化就是研究优良传统,传播优良文化就是发扬优良传统 。
经盖峰同志介绍,我加入了“诸城市地方文化研究学会”这个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组织 。
从此,我就利用探家空闲时间,利用各种机会,使用各种交通工具到一些乡镇考察,为诗歌创作和地方文化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
我从小就生长在马耳山下的桥上村,对该地区非常熟悉 。
过去马耳山一带道路石头成堆,凸凹不平,雨天泥泞难行,现在却旧貌换新颜 。
为了挖掘当地及周围地区厚重的人文文化,我利用回乡探亲的机会,体察民俗民情,记述有趣的新闻轶事,抢救性地搜集各类文字、书稿、碑文,拍摄有纪念意义的照片、录象,整理制作了《末代看庙人》等多种VCD,以做永久保存 。
同时利用各种渠道广泛搜集“诸城人写的书”和“写诸城的书”,另外还从诸城出版的书籍、文献以及电视、广播中广泛收集有关资料 。
目前已写出关于马耳山地区文化方面的书稿近10万字,搜集编选了吟咏马耳山以及有关的诗文50余篇 。
还在《超然台》2005年第2期上发表了集描述和追述共用、文献性与传奇性兼有的文章《马耳山永隆寺》 。
另外,还在发行全国、影响较大的诗刊《碣阳诗词》上发表了多首歌颂马耳山的诗:马耳山双耳高耸冠鲁东,长城关隘防楚雄 。
水分南北黄渤海,地隔东西联两城 。
山 居山泉水甜,小鸟歌甜,昔日荒山尽果园 。
退休事闲,建房山前,夫妻山居养天年 。
百花齐放,百果争香,蜂蝶飞舞采蜜忙 。
树下品茶,园中赏花,外孙绕膝语牙牙 。
小犬狂吠,又来宾贵,忙引宅中酒杯对 。
翻翻杂志,看看电视,时刻关心国家事 。
一个人对于家乡的报恩,应不仅局限于文化方面,我想在条件允许的时候,还要发挥自己的特长 。
我入伍30年来,一直从事部队的通信技术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
在部队期间研制了100余个科研项目,其中16项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奖,在部队中应用,产生了巨大的军事、经济效益,得到了军队各级机关的表彰和奖励 。
由于这些项目有一定的保密性,所以无法在军外推广应用 。
目前我正在转变思路,开发一些民用项目,为地方经济服务,当然要首先为我的故乡诸城服务 。
说实在的,有的诗写得连我自己也不满意,但我是从心底里想着,并以实际行动宣传着诸城,赞美着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