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玄诗词作品集 金骏眉诗词作品集( 二 )


罗忠在古诗词艺术歌曲方面的现代派创作探索 , 正是继承了其师谭晓麟的创作手法 , 并在与民族化结合方面作了大胆的创新 , 这种利用五声性十二音序列进行创作的技法 , 后来被许多作曲家屡试不爽 。
这一写作技法的更新与尝试 , 对于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现代派技法创作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
另外 , 这一时期的古诗词艺术歌曲逐渐改变了以往作品中多以单乐段结构为主 , 为了体现原诗风格导致音域偏窄 , 旋律、节奏多为一字一音等问题 , 逐步注重歌曲中旋律音域的拓展 , 力度变化和发声法的要求更具体 。
这一时期以来 , 虽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数量较少 , 并没有被作为一类歌曲形式重视起来 , 但对于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推广 , 最重要体现在其对于上半叶艺术歌曲的整理与保存方面;50年代以后 , 人们逐渐认识到对20世纪上半叶的艺术歌曲进行保存与整理的重要性 , 许多作曲家们的艺术歌曲集被相继整理出版 。
例如《黄自独唱歌曲选》《贺绿汀歌曲集》《青主独唱作品集》 。
文革结束后 , 艺术歌曲的创作开始引起专业作曲家们的重视 , 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 , 是我国新时期艺术歌曲发展的重要时期 。
1980年罗忠发表的一首《涉江采芙蓉》 , 歌曲中极具特色的创作手法 , 充分发挥作曲者的想象力与创作力 , 达到了使旋律器乐化的效果 , 引起人们对于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的极大关注 。
1982年 , 作曲家黎英海先生为唐诗《春晓》(唐?孟浩然)、《枫桥夜泊》(唐?张继)、《登鹳雀楼》(唐?王之焕)谱曲的三首古诗词艺术歌曲 , 刊登于《中国音乐》 , 其中尤为出色的《枫桥夜泊》 , 成为新时期以来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经典之作 , 80年代以来 , 除以上作品外 , 优秀作品还包括罗忠创作的《鹧鸪天》(宋?晏几道)、《峨眉山月歌》(唐?李白)等 , 以及彭涛的《忆秦娥》(唐?李白) , 戴于吾的《清明》(唐?杜牧) , 及金湘的声乐套曲《子夜四十歌》(魏?乐府诗)、叶小纲的《送友人》(唐?李白)等 。
这一时期古诗词艺术歌曲民族风格的探索在和声、旋律、结构、伴奏等方面均有了较为突出的体现 。
除了以罗忠为代表的现代派创作以外 , 以黎英海为代表的民族风格的探索与尝试 , 彰显此类歌曲的“中国化”特色 , 侧重于作品的旋律性 , 突出浓郁的民族风格 。
如《枫桥夜泊》中 , 在和弦结构方式上刻意回避了三度叠置 , 用非三度、附加音、五声纵合等手法取而代之 , 更有利于诠释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风格特色 。
而《春晓》中 , 运用线条性的音乐思维 , 突出民族化的旋律风格 , 更好地运用旋律的发展与和声色彩表现出古曲的特色 。
这类创作风格的歌曲除了以上作品外 , 还包括黎英海的《登鹳雀楼》 , 彭涛的《忆秦娥》 , 戴于吾的《清明》《静夜思》等等 。
另外 , 这一时期的古诗词艺术歌曲 , 增加了演唱技巧与难度 , 明显提高了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性 , 给演唱者更大的发挥空间 。
80年代以来 , 随着声乐教育理念的提高 , 人们开始将部分经典古诗词艺术歌曲用于教学当中 , 古诗词艺术歌曲开始出现在专业的声乐教材中 。
如当时出版的高师声乐教材《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材》及音乐院校的内部教材中 , 收录了青主的《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黄自的《点降唇》、刘雪庵的《红豆词》、应尚能的《渔夫》《我侬词》等作品 。
此后 , 大批的新作品开始在声乐教材中展现出来 。
进入21世纪以来 , 针对中国艺术歌曲的推广与普及 , 文化部专门成立了“全国艺术歌曲推广委员会” , 以促进中国风格艺术歌曲的...
求纳兰性德 关于爱情的诗词木兰花令 人生若只如初见 , 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 , 却道故人心易变(却道故心人易变) 。
骊山语罢清宵半 , 泪雨霖铃终不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