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描写山水的诗词 古人描写山水的诗句( 六 )


洞庭湖其实面积很大 , 方圆数百里 。
说“潭面” , 是作者有意把很大的洞庭湖说成是小小的水潭 , 意味着作者十分广阔的胸怀 。
(2)“遥望洞庭山水翠 , 白银盘里一青螺 。
”诗人以奇特的想象 , 确切的比喻 , 描绘洞庭湖的山水 。
先写从远处看洞庭湖的山光水色;再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银白色的盘子”将洞庭湖中的群山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 。
银白色的盘子里摆放一只小小的青螺 , 显得小巧玲珑 , 十分精致 , 又和月光笼罩下的湖水、山色相称 。
也是对上一句作的补充说明 。
宋人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群山》中的“可惜不当湖水面 , 银山堆里看青山” , 便是从这两句中脱化而出 。
(1)“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 。
“风景旧曾谙 。
”“旧”:从前 , 指诗人年轻时游过杭州 。
“曾”:曾经 。
“谙”:熟悉 。
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 , 多么的了解 。
(2)“日出江花红胜火 , 春来江水绿如蓝 。
”春回大地的时候 , 百花盛开 , 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 , 阳光普照大地 , 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 , 春光水碧 , 绿波粼粼 , 由于红日映照 , 所以红花更红 , 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 , 所以江水更显得碧绿 , “蓝”字 , 形容春水深碧的美好景象 。
(3)“能不忆江南?”江南的这种风光在洛阳是看不到的 , 所以词的结尾用反问句说 , 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 , 能不让人回忆吗? 文人心态录——山水田园诗的审美主体 华夏历史悠久、一统时间长为山水田园诗提供了审美时间 , 美丽风光为古代诗人提供了审美空间 , 创作出至美的山水田园诗 。
西方风光也自具美的特色 , 为何其山水田园诗远不如中国兴盛 , 且其内蕴远不如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那么深远婉曲复杂有味呢?除了前文所说审美时间的限制影响了审美空间外 , 更重要的是审美主体的原因 , 即古代文人心态的原因 。
爱国之情——山水田园诗的高亢主调 以名山大川为筋骨血脉 , 以田园为肌肉的神州大地是华夏民族获取生活资料赖以生存的源泉 。
山水田园哺育人 , 人必热爱山水田园 , 产生一种深沉的山河之恋、乡土之情 。
这种山河之恋与乡土之情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而愈益浓烈 , 到民族国家形成时便成为爱国主义崇高感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并促使爱国主义最终形成 。
反过来 , 古代山水田园诗人又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之下遍游山水 , 饱览田园 , 讴歌华夏风光 , 创作出优美的山水颂歌 , 使山水田园诗获得很高的思想意义 , 为我国的爱国主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 亦为爱国主义传统的继承与发扬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
遥远的上古时代 , 华夏民族就有许多祭祀山川、旅游、隐逸的传说 。
黄帝游天下 , 封禅五岳;巢父、许由因自标高洁不受天下而遁迹山林;虞舜东巡狩 , 登南山 , 观河渚 , 南巡苍梧而死 , 葬于九嶷山; 《诗经·周颂·殷》歌颂武王克商 , 天下统一 , 疆域辽阔 , 群山环岳 , 百川汇河的壮美景象;魏武侯游于西河 , 赞叹“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
孔子游缁维之林 , 坐杏坛之上 , 又出游少源之野、戎山之上 , 提出“知者乐水 , 仁者乐山”的著名观点;屈原在《招魂》中描绘楚国“川谷径复 , 流潺湲些 。
光风转蕙 , 汜崇兰些”; “层台累榭 , 临高山些” , 以故国山川美胜 , 光景可人 , 呼唤楚王之魂归来 。
六朝以后山水田园诗大盛 , 歌颂描写山水田园以表山河之恋、故土之情的作品不胜枚举 , 借山水直抒爱国之情的作品也纷至沓来 。
高适有“礼乐光辉盛 , 山河气象幽”之颂(《奉酬睢阳李太守》);储光羲作《游茅山诗》五首 , 极写茅山风光的清美与野逸的情趣 , 诗中“此意在观国 , 不言志远游” , “天地朝光满 , 江山春色明” , 意在歌颂处于鼎盛时期的大唐帝国;杜甫有“国破山河在 , 城春草木深”之叹(《春望》);陆游抒“三万里河东入海 , 五千仞岳上摩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