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诗词 形容有文化底蕴的诗句( 三 )


三、几个相关问题的思考——当下流行歌词品位普遍不高的原因及其科学的评判标准流行歌曲从古典诗词中汲取了营养,通过“诗化”、“雅化”等手段似乎使流行歌词更具有了文学性 。
然而问题似乎并不如此简单,并不是说只要我们大量借鉴、引入古典诗词,便可以从根本上就治当前流行歌曲普遍存在的内容浮浅、品位平泛的弊病 。
因为这是有其根本原因的 。
我们从传播流行的过程来分析:就传播媒介来说,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科技高端发达的时代 。

【文化诗词 形容有文化底蕴的诗句】

在半导体、便携式CD、MD、和MP3大行其道的今天,传播媒介已从以前的示现媒介发展到了到再现媒介,高度发达的机器媒介取代了自然的文化载体——文字 。
机器媒介也极大地推动了流行歌曲的迅速传播 。
广播、CD光盘、电视、网络等机器媒介都给人听觉、视觉上的全方位享受,高科技手段及展现方式吸引了人们原本给予歌词的关注,这种传播方式使得流行歌曲更依赖于一种符号的转换,更依赖于技术上的精湛与高超,而不是歌曲旋律与歌词内容本身,这便使得创作者很难再有将歌曲还原为再现媒介的冲动,而歌词也只能以简单、直白的方式才能获得最大范围内的广大受众的爱,才能实现当代流行歌曲的商业价值 。
而就在流行歌曲的传播不必再依赖于文字的同时,这种对文字依赖性的削弱也同时是对文学依附性的削弱 。
这样,歌词的文学性逐渐让位于了其所依附乐曲及的流行性 。
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当下流行歌词品位不高的原因了 。
当然,说其品位不高也是相对而言的 。
并不是说当下的流行歌词就没有艺术价值,只是与传统的文学诗词评判标准来比我们似乎很有必要换一把标尺 。
记得国内研究思想史的著名学者葛兆光先生曾写过一篇关于流行歌曲的文章——《唐诗过后是宋词》,文章中说:“这是一个诗让位于歌的时代,看着追星族如痴如醉的样子,不由你不相信这是一个它的时代……”[sup][7][/sup]先生与一些对流行歌曲不屑一顾的文人不同,他以一个思想家的敏锐眼光洞悉了思想文化发展的现状,承认流行歌曲自有其特殊的价值 。
所以,我们以一种新的评判标准来评判流行歌词是有重要意义的 。
用葛先生的比喻:“野生的杂花或原生的鲫鱼难道就没有存在价值?如果特别钟情于文学性、文学形式,大可以去读诗而不必听歌 。
”不错,虽然与唐诗宋词相比,流行歌词的文学性似乎不高,但它作为一种既已存在的文学样式也应具有其自身的文学性特征 。
而这种新的歌词语言的评判标准也正指出了当下流行歌词发展的方向 。
诸如:对古诗词的巧妙融合,对现代文学的吸收和借鉴等都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 。
当然,这个新的标准有待我们去探索和挖掘,有待...
有哪些诗词是关于饮食文化的? 比如杜甫,什么吃的都爱写进诗里,比如吃个鱼加饭: “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葱 。
偏劝腹腴愧年少,软炊 香饭缘老翁 。
”在《赠卫八处士》里,杜甫又描述了吃粱饭、剪韭菜吃 的情景 。
春天的韭菜吃起来嫩而无怪味,端的好 。
杜甫诗云: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
” 传闻他穷困时,在草堂用四道菜招待岑参:一是韭菜上 摆俩蛋黄,二是青盘子里一溜蛋白,三是豆腐,四是清汤浮 蛋壳 。
配诗四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 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李白也有许多诸如“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之类的诗句,但写得没杜甫那么家常 。
孟浩然的诗里会提到乡间的鸡肉米饭:“故人具鸡黍,邀 我至田家 。
”范仲淹有诗:“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
”辛弃疾也提过鲈鱼好,用了张翰当年鲈鱼莼菜羹的典故: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宋玉在《招魂》中提过稻粢穑麦、肥牛之腱 。
苏轼写过许多关于吃食的文章,比如著名的打油诗《猪 肉颂》:“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
待他自熟莫催 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
”后来他在海南时,琢磨房东请他吃鸡和酒:“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膪吾 。
”《红楼梦》里写螃蟹的诗就懒得列了,如此这般的小段子 是数不胜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