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王维诗词_独空幽 鸟鸣山更幽 王维( 三 )


“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 。
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 。
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 。
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 赏析王维 送别 下马饮君酒诗: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
唐代诗人王维,大多数人知道他对佛学有所领悟,在他的许多诗中有一种禅静的空明灵静的感觉 。
但是,在他的有些诗中,却有一种道的味道,就是他的 送别 下马饮君酒诗,道的味道就很重 。
禅味在诗中表现为一种空静,虚明,灵智的精美感 。
所以,对于禅味浓厚的诗,许多都很注意诗的格律与对仗,使诗的形式上做到精美,然后是意境上对仗,做到动静相宜,虚明兼空,从而使诗具有灵性,仿佛月光一样玲珑剔透 。
因为佛是主要让人从内心修起,所以,一般的诗的意境都具有某种封闭性,以求在这个封闭的环境中,使意境无比的精美 。
在此基础上,使得心灵得以净化,以通向禅觉 。
拿 床前明月光 一诗来说,此诗的意境就是相对封闭的,只是由月光泄落床前,从而勾起了思乡之情,整诗精美,而其境只是床前一片月光 。
独坐幽篁里 一诗,其境也是封闭的,只是选取一个景点,然后将外围的事物都模糊化了 。
再拿白日依山尽来说,此诗虽然提到白日,山,黄河,海,楼等,看似景远,但是其诗的意境还是封闭的,最终收到了一个固定的楼里 。
而且使成了说理诗,使诗味无多,而理性突起 。
但是,王维的这首送别诗则不然,这首诗以极平白的语言写出来,舒叙了一个生活上很细微的情节,然而他的意境却是无限遥远的 。
开始只是在路边相遇友人,同时饮酒,然后问话,朋友回答,而其意缈缈 。
这首诗我不知平仄是否合律,但是整诗却不对仗,而每一句都是按事情的发展情况平平淡淡的写出,不着一点做诗的痕迹,所以,此诗来得很自然 。
虽然来得自然得宛若随便,但是诗的味道很浓,其境意无穷尽 。
如果将诗划类的话,我想此诗应做为叙事诗,因为每一句话都是写的诗或是诗中人物很自然的话语,但...
山居秋暝 王维[编辑本段]诗词原文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xuān)归浣(huàn)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编辑本段]诗词解释1王维,约(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 。
唐代诗人、画家 。
2.暝:夜,这里指傍晚 。
3随意:尽管,虽然 。
4.喧:喧哗 。
5.浣女:洗衣服的姑娘 。
浣(huàn):洗 。
6.春芳歇:春天的芳华衰歇了 。
歇:尽,消失,消散 。
7.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自己 。
(09年上海市中考题)8.留:居 。
9.空山:幽静的山 。
10.新:刚刚 。
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 。
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 。
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 。
尽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长留.[编辑本段]赏析这首诗写出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 。
王维所居辋川别墅在终南山下,故称山居 。
一场秋雨过后,秋山如洗,清爽宜人 。
时近黄昏,日落月出,松林静而溪水清,浣女归而渔舟从 。
如此清秋佳景,风雅情趣,自可令王孙公子流连陶醉,忘怀世事 。
此诗以一"空"字领起,格韵高洁,为全诗定下一个空灵澄净的基调 。
全诗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
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 。
前四句写秋山晚景之幽静,五六句写浣女渔舟之喧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