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谈中国诗词之美 范曾中国诗词之美( 四 )


”是谁说的 (1.00分) A.陈同甫 B.陈元龙 C.陈廷焯 D.王国维 32、《花间词》没有收录南唐作品的原因不是 (1.00分) A.时代限制 B.地域限制 C.风格不同 D.作者名气不够 33、关于温庭筠说法不正确的是? (1.00分) A.用鸾镜、花枝、娥眉 B.《花间集》里收集的作者 C.以词言志 D.给人一个深刻的、高层次的联想 34、关于诗化之词说法不正确的是? (1.00分) A.始于李煜 B.不可能有词的美感 C.苏东坡有意识地创作 D.长调 35、“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谁的词句? (1.00分) A.柳宗元 B.晏殊 C.韩愈 D.苏轼 36、中国古代小词地位低下的原因是 (1.00分) A.歌女演唱 B.缺乏道德意义 C.用于宴会 D.内容浅白 37、中国诗经的写作方式不包括 (1.00分) A.赋 B.比 C.喻 D.兴 38、“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出自? (1.00分) A.李煜 B.叶嘉莹 C.李商隐 D.李白 39、“弄妆梳洗迟”中的“弄”是什么意思? (1.00分) A.观赏 B.同梳 C.摆弄 D.照 40、“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是谁写的? (1.00分) A.李之仪 B.欧阳修 C.王国维 D.叶嘉莹 41、晚清四大词人有 (1.00分) A.况蕙风 B.朱祖谋 C.王鹏运 D.都是 42、“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用的什么手法? (1.00分) A.比 B.言 C.赋 D.兴 43、王国维22岁离家去哪求学 (1.00分) A.北京 B.南京 C.上海 D.日本 44、“词”所配合宴乐吸收哪个? (1.00分) A.胡乐 B.法曲 C.清乐 D.都对 45、辛弃疾的“举头西北浮云”取自谁的“西北有浮云”? (1.00分) ...
尔雅中华诗词之美的答案、貌似题目都不一样··1、司马相如《长门... 尔雅中华诗词之美的答案 1.关于李后主及《相见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是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B . 雕章琢句 C . 美好短暂易失 D . 前期作品 2.关于李煜的《虞美人》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后期作品 B . 写他破国亡家的悲哀 C . 复国之心 D . 永恒跟无常的对比 3.王沂孙的词是咏什么? A . 蝉 B . 荷 C . 梅 D . 竹 4.长调如果直抒,不用代词就没有词的美感(判断题) 是 否 5.关于张惠言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受端木埰的影响 B . 影响到晚清 C . 常州词派 D . 推尊词体 6.临桂词派是受了谁的影响? A . 张惠言 B . 端木埰 C . 王国维 D . 况蕙风 7.“莲”在古语中不代表什么? A . 怜爱 B . 相思 C . 美物 D . 爱情 8. 叶嘉莹觉得欧阳修的《采莲曲》中真的让人心动起来的是? A . “暗露双金钏” B . “照影摘花花似面” C . “离愁引著江南岸” D . 隐隐歌声归棹远” 9.“蛾眉”在中国的历史里边有这么悠久的传统,能引起人们的想象,西方称之为? A . 记号 B . 符号 C . 代码 D . 代码 10.菡萏香销翠叶残”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感觉,说明王国维是从什么给我们的联想? A . 项链结构 B . 同义结构 C . 显微结构 D . 宏观结构 11.辛弃疾的“举头西北浮云”取自谁的“西北有浮云”? A . 庄子 B . 司马相如 C . 李白 D . 曹丕 12. 关于兴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从真正眼前的景物引起来的感发 B . “怅望西溪水,潺湲就奈尔何” C . 用物来比喻心 D . “人间从到海,天上莫为河 13.关于诗说法不正确的是是? A . 诗言志 B . 读诵 C . 诗言情 D . 情动于中就形于言 14.关于《浣溪沙》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为南开马蹄湖的荷花而做 B . “荷花凋尽我来迟” C . “云天字字写相思” D . “来送黄昏一抹红”我来帮他解答 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还能输入 9999 字插入图片删除图片插入地图删除地图插入视频视频地图回答即可得2分经验值,回答被选为满意回答可同步增加经验值和财富值参考资 料:匿名回答提交回答取消 推荐答案 1D 2C 3A 4YES 5A 6B 7C 8B 9D 10C 11D 12 D 13C 14D 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
尔雅中华诗词之美网络考试答案(判断)1、藁街,是汉时街名,在长安城南门内,为属国使节馆舍所在地 。
是 2、荷月指的是夏历七月 。
否3、冯延巳词中“鲛绡掩泪思量遍”中的“鲛绡”传说为海底鲛人所织出来的绡 。
是 4、《江城子·密州出猎》既有诗的美感,也有词的美感 。
是 5、词人所写的词能引起人的众多联想,都是词人写作是就能预料到的 。
否6、周邦彦用体物写志的笔法作词 。
是 否7、辛弃疾在南宋未被重用 。
是 8、《赋源》的作者是张惠言 。
否9、“只坐蛾眉,消得千谣诼”,“谣诼”化用的《楚辞》里的语言 。
是 10、杜甫《自京窜自凤翔喜达行在所》中的“行在”是指皇帝行宫所在 。
否11、“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是古体诗 。
是 12、词就是配乐演唱的歌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