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小哥获诗词大会总冠军 中国诗词大会外卖小哥( 二 )


2004年,雷海为到了上海一家礼品公司打工做销售 。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书店里看到一本叫《诗词写作必读》的书,他买了下来,自学了诗词格律的道道,一下子对诗词的兴趣“上了好几个档次” 。
那时候做礼品销售,时间上还有双休,比较充裕 。
雷海为每个星期都会去书店看书,专挑诗词书籍,“因为这方面的书籍太多,我虽然喜欢,也没法全都买下来,我就在书店背,回家再把诗默下来 。
如果有一两个字忘记了,下次去书店还得再对一遍 。
”记录诗名的信纸已经发黄诗词达人已经在考虑转型雷海为的获奖感言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
”13年来刻苦读诗背诗,能够在13年后站在央视的舞台上,来参与这场诗词的盛宴,是人生中最美的经历 。
在参加诗词大会一战成名忙着接受采访前,雷海为每天的生活轨迹是这样的:早上8点起床,烧好早饭和中饭 。
上午10点半到下午2点半,他都在送外卖 。
因为一块电瓶不够跑一天的,中午,他趁着回家换电瓶时,再把早晨做的饭热一热当中饭吃了 。
休息两个半小时后,他又要赶着晚高峰送餐 。
旺季时,月收入能到八九千,但别人家一份外卖四五十块钱,他不敢点,而是选择在附近小店吃碗不超过10块钱的小面 。
等餐时间的空隙,一群外卖小哥拿着手机玩王者、看直播,雷海为或捧着《唐诗》或拿着手机——背诗 。
最近,他正在看《汉语语音史》 。
外卖员这个工作,有一点不好,越是双休日越是忙,请假想都不要想,这就导致雷海为和杭州汉服圈基本脱离了联系 。
是的,你没看错,“我以前可是汉服圈里最活跃的人之一噢 。
”但是,因为送外卖,雷海为和心爱的汉服活动越离越远:“人家都是双休日休息的嘛,休息天才能出来搞活动 。
双休日是我最忙的时候,我已经整整一年没参加过活动了 。
”每个玩汉服的人都有个ID(名号),雷海为的ID是“令狐冲” 。
“从我这个名字你就可以看出来,我是金庸迷 。
”雷海为喜欢金庸小说里的任盈盈,因为她“会弹琴,擅长音乐”,而他希望理想中的妻子,最好擅长一种民族乐器;他借用姜夔的一句词来形容他心中的美好婚姻生活: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他说,自己不是不婚主义,不结婚会寂寞一辈子,到了老年,有儿女叫爸爸才是最大的幸福 。
出名以后,雷海为也没觉得这会对自己的外卖生涯造成什么困扰 。
事实上,不管出不出名,他心里都已经暗暗在筹划转型 。
“外卖是体力活,受年龄限制,我得有个长久打算 。
”雷海为的“长久打算”是回乡创业,搞养殖业 。
“外卖我顶多也就能再送一两年时间吧,但是回乡创业目前还没任何人支持我,包括父母,都觉得有风险 。

外卖小哥《中国诗词大会》夺冠,这世界究竟怎么了这次夺冠的,是一位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雷海为 。
其对手是北大的文学硕士——上季季亚军彭敏 。
好像这款口碑综艺的每一季冠军,都不走寻常路 。
上一次夺冠的00后小美女,武亦姝,也只是上海复旦附中高一女生 。
但《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归属,和学历有关系吗?诗词的积累,是日子有功 。
这个对手彭敏口中《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又凭什么不能凭借朝夕的积累,夺下这个普通人眼里,文学硕士更该拿下的冠军?你以为诗歌,真的在远方?一个外卖小哥是怎么赢下《诗词大会》冠军的?有人说,雷海为的冠军,有一半是对手送的 。
从过程上看,雷海为拿到的5分中,有3分是彭敏抢答答错送的分 。
但对手为什么能把冠军送到雷海为手里呢?雷海为的对手彭敏多次参加诗词大会、成语大会、汉字听写大会等,并拿下过上季的诗词大会亚军,实力算是很强了 。
彭敏和雷海为对战的前面三题是看图说诗 。
第一道题目,彭敏才看评委画了一个桥的样子,他就直接按铃说是“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等评委画下去以后才发现,应该是“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再然后,第二题评委才画了一朵荷花,他就又急急按了铃说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画完才发现是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里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
到了第三题,雷海为开始抢答了 。
评委才画了一个屋檐画了一个窗户,他就按了铃说出了这个是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两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