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古诗词的收获( 二 )


学校一直就非常重视学生古诗文的背诵与积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人文修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为了更好的推动与传承悠久灿烂文化 。
本学期,我校对六年级学生的积累背诵情况进行了综合素质竞赛,本次竞赛学校要求我们六年级采取全员参与、活动展示的方法,这实施过程中我作为校本老师有几点感受:1、从积累的数量上就要求我们校本老师需要抓在平时,练在日常,真是: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
2、学校开展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意义深远 。
而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经典有《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老子》、《中华古诗词经典》等重要著作 。
在每个年段分别体现出来,可想而知,经过六年的学习积累,我想学生的收获将是极大的 。
小学是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孩子们能将经典诗文烂记于心,用一生的时间去感悟,去践行,定会终生受用的 。
在实施校本课程的时候,学校要求学生试着作诗和改诗呢!班中有一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写到:“我喜欢中华经典诵读,它让我学会了许多知识,懂得了许多道理 。
”的确,在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孩子的进步 。
3、在老师和学生的努力下,古诗文诵读逐步走向深入 。
古诗文诵读最大受益者是学生 。
诵读大量可以振奋精神,温润生命的诗文,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
师生情感诵读,字字句句,抑扬顿挫,入情入境,令人陶醉 。
那一首首工整优美,寓意深刻的诗词,宛如一只短笛,吹奏出诱人的曲调,使人遐想,让人感叹,给人振奋,催人奋进 。
4、古诗文的诵读要常抓不懈 。
开展古诗文诵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长期坚持下去,不能流于表面化、表演化 。
我班利用晨读、课前三分钟说话、语文大课活动等多种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向家庭延伸,唤起学生背诵古诗的热情,并使这种热情经久不衰 。
5、我个人觉得古诗文诵读要和读书结合起来,班级要有自己的计划,不要面面俱到,但要有班级的特色 。
6、古诗文背诵要求四、五、六年级在背的基础上要落实到笔上,要求会背的古诗要会默写,这就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归归类,从季节、花草树木、带有数字的、描写边塞或军旅生活的、描写友情送别的、珍惜时间的古诗等积累背诵 。
这一点上,因为正逢毕业,学生相对掌握的较好 。
中华经典诵读,好似一根无形的教鞭,鞭策着我们教师在工作之余,勿忘“充电”.学生们朗朗的诵读声至今萦绕于耳,通过开展古诗文的诵读活动,不仅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得以广泛传播,而且使学生在此活动中,提高了诵读的兴趣,同时,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
我们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继续深入地开展这项活动,让“古诗文”这一华夏精髓真正沁入每个孩子的心田 。
学习中国的古诗词?宋词是中华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文学史上一朵艳丽风雅的富贵之花 。
学习宋词是走进中华文化,培养人的情趣,增强自身文学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可以讲宋词使中国人拥有自我民族的情感和精神 。
当我读宋词的时候,我会有感情的全身心投入的诵读,词是语言的艺术,它讲究音韵的和谐,追求美的旋律,因为美,所以我们学习欣赏 。
反复的诵读,能够对词由浅入深的进行体味和理解,进而形成语言的感觉,而且许多的东西的理解是跟随一个人的成长的,经历了人生,方能更深的理解,体味其中真谛,形成情感的共鸣 。
宋词中有表现爱国爱家的,如陆游,有表现儿女情长的,如柳永,等等.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给人一种凄苦,不忍促读;“老夫聊发少年狂”“大江东去”“山间兰牙短浸溪”等等的豪迈,"明月几时有"等的恬静与思念;王安石“登临送目”的流畅;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绿树听鹈鴂”“更能消几番风雨”蕴含的悲愤;还有张孝祥“长淮望断”令人罢席,等等,读来一种生活中没有的体会与感悟 。
宋词和唐诗一样是中国古代文化精华,对人的修养是一种升华 。
古人在平时生活中对万事万物产生了感想,用精练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 。
其实现代人也会和古人一样,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和感情,读古诗词会让你感觉与先辈的思想交流 。
并且,如果在与朋友郊游的过程中,你能吟出一首优雅的古诗,必然能为自己的谈吐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