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借雨寄相思的 红豆寄相思诗词( 四 )


对微风细雨中的景物体察入微,描绘的情趣盎然 。
“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 。
”(唐?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以飒飒的雨声比喻高松摇晃之声,使得景物饶有意趣 。
“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 。
”(唐?张谓《郡南亭子宴》)柳枝带雨,枝叶增重,烟雨之中,松色深重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怒涨,暮雨急骤,行人断踪,野渡舟横,动静相映,更显出野渡的清幽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花 。
”(宋?赵师秀《有约》)描绘了江南黄梅天多雨、处处蛙鸣的乡村景致 。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
”(宋?欧阳修《田家》)远处鸠声悦耳,近花供羔佳薏簧割伪公镰处杏花映日,动静相宜,声色互衬,展现出江南农家雨后新晴的明媚春光 。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之一)春风春雨,滋润大地,草木萌发,百花开放,织成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写乌云翻滚如墨,夏日的阵雨云尚未来得及把山遮住,但如跳动的珍珠般的雨点也扑天盖地地打向了船舱 。
“风如拔山努,雨如决河倾 。
”(宋?陆游《大风雨中作》)写出了风狂雨猛的态势 。
“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 。
”(明?李攀龙《广阳山道中》)雷声轰鸣,如千座高峰倒塌;暴雨倾注,烟云滚滚,似万座山峰迎面扑来,写出了大雷雨的气势 。
“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 。
”(清?查慎行《登宝婺楼》)上句写暴雨来临,大雁疾飞避雨;下句写暴雨来势迅猛,万山似在雨中浮动 。
另外,借雨起兴抒情的诗也不少 。
如:“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
”(《诗?郑风?风雨》)原是写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群鸡乱叫的情景,现用以喻指政治昏暗、人民渴望社会清明的状况 。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
”(唐?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漫漫的湘江之滨,秋风劲吹,荷花竞发,景色颇佳;而千村万户,野蔓满墙,笼罩在沉沉暮...
求思念故人的诗词 贯休 【上冯使君五首】 扣舷得新诗,茶煮桃花水 。
々数片帆,去去殊未已 。
聂夷中 【杂曲歌辞·起夜半】 念远心如烧,不觉中夜起 。
桃花带露泛,立在月明里 。
*** 【杂曲歌辞·胡渭州】 杨柳千寻色,桃花一苑芳 。
风吹入帘里,惟有惹衣香 。
王维 【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 安得舍罗网,拂衣辞世喧 。
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 。
钱起 【梨花】 艳静如笼月,香寒未逐风 。
桃花徒照地,终被笑妖红 。
钱起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石井】 片霞照仙井,泉底桃花红 。
那知幽石下,不与武陵通 。
顾况 【听山鹧鸪】 谁家无春酒,何处无春鸟 。
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晓 。
刘禹锡 【题寿安甘棠馆二首】 门前洛阳道,门里桃花路 。
尘土与烟霞,其间十馀步 。
张籍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桃坞】 春坞桃花发,多将野客游 。
日西殊未散,看望酒缸头 。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
元稹 【桃花】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
张祜 【胡渭州】 杨柳千寻色,桃花一苑芳 。
风吹入帘里,唯有惹衣香 。
李群玉 【龙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 素腕撩金索,轻红约翠纱 。
不如栏下水,终日见桃花 。
聂夷中 【起夜来】 念远心如烧,不觉中夜起 。
桃花带露泛,立在月明里 。
韩偓 【野钓】 细雨桃花水,轻鸥逆浪飞 。
风头阻归棹,坐睡倚蓑衣 。
徐铉 【题雷公井】 掩霭愚公谷,萧寥羽客家 。
俗人知处所,应为有桃花 。
*** 【白衣女子木叶上诗】 桃花洞口开,香蕊落莓苔 。
佳景虽堪玩,萧郎殊未来 。
张元一 【咏静乐县主】 马带桃花锦,裙衔绿草罗 。
定知帏帽底,仪容似大哥 。
李建勋 【句】 桃花流水须长信,不学刘郎去又来 。
(见《南唐近事》) 顾况 【句】 崦合桃花水,窗鸣柳谷泉 。
(题柳谷泉,见《应天府志》) 张元一 【又嘲】 裹头极草草,掠鬓不菶菶 。
未见桃花面皮,漫作杏子眼孔 。
王维 【田园乐七首(一作辋川六言,第六首一作皇甫曾诗)】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