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哲理诗词 苏东坡失意诗词( 四 )
月明星稀,银河也显得非常淡远 。
“银汉无声”并不只是简单的写实,它似乎说银河本来应该有声的,但由于遥远,也就“无声”了,天宇空阔的感觉便由此传出 。
今宵明月显得格外团,恰如一面“白玉盘”似的 。
语本李白《古郎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此用“玉盘”的比喻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而“转”字不但赋予它神奇的动感,而且暗示它的圆 。
两句并没有写赏月的人,但全是赏心悦目之意,而人自其中 。
明月团,更值兄弟团聚,难怪词人要赞叹“此生此夜”之“好”了 。
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大有佳会难得,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 。
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 。
兄弟分离即,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 。
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 。
说“明月明年何处看”,当然含有“未必明年此会同”的意思,是抒“离扰” 。
同时,“何处看”不仅就对方发问,也是对自己发问,实寓行踪萍寄之感 。
末二句意思衔接,对仗天成 。
“此生此夜”与“明月明年”作对,字面工整,假借巧妙 。
“明月”之“明”与“明年”之“明”义异而字同,借来与二“此”字对仗,实是妙手偶得 。
叠字唱答,再加上“不长好”、“何处看”一否定一疑问作唱答,便产生出悠悠不尽的情韵 。
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归结到别情 。
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
《阳关曲》原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歌词,苏轼此词与王维诗 ●如梦令 为向东坡传语,人玉堂深处 。
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 。
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
苏轼词作鉴赏这首《如梦令》,毛氏汲古阁本题作《有寄》,傅干本调下注云:“寄黄州杨使君二首,公时翰苑 。
”当是元佑元年(1086)九月以后,元四年三月以前,苏轼京城官翰林学士期间所作 。
词中抒写怀念黄州之情,表现归耕东城之意,是作者当时特定生活和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及流露 。
首二句“为向东坡传语,人玉堂深处”,以明快的语言,交待他“玉堂(翰林院)深处”,向黄州东坡表达思念之情,引起下文 。
这两句的语气,十分亲切 。
苏轼心目中,黄州东坡,俨然是他的第二故乡,所以思念之意才如此殷切 。
次二句“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是“传语”的内容,是苏轼对别后黄州东坡的冷清荒凉景象的揣想 。
先设一问以避免平直 。
有此一问,便曳生姿,并能引出下文 。
“雪压小桥无路”,仍承上句带有问意,似乎是说:别后有没有人来?是雪压住了小桥,路不通吗?以景语曲折表达之,既富于形象性,委婉深曲 。
是与否之间,都表现了对别后黄州东坡的无限关心 。
末三句“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紧承上意,亦是“传语”的内容,表达归耕东坡的意愿 。
“归去,归去”,直抒胸臆,是愿望,是决定,是决心 。
“江上一犁春雨”,是说春雨喜降,撬犁地春耕,补充要急于“归去”的理由,说明“归去”的打算 。
“一犁春雨”四字,使人自然地想起他所作《江城子》词“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的意境 。
“一犁春雨”四个字更是“皆曲尽形容之妙”,妙就妙捕捉住了雨后春耕的特殊景象,情感轻快 。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苏轼颇多气势磅礴之作;但他一生中也有很多淡雅清秀的词作,显示了东坡创作风格的多样性 。
这首《如梦令》便代表了苏轼创作清淡的一面,词中不设奇险之语,清新淡雅而自然 。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
苏轼词作鉴...
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含有一样哲理的苏轼的诗句是什么? 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 。
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 “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 。
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说柳永《八声甘州》中的名句: “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见赵令畦《侯鲭录》卷七),称道蔡景繁的“新词,此古人长短句诗也”(《与蔡景繁书》) 。
- 《侠客》唐寅诗词 侠客风云传唐寅饰物
- 秋兴八首诗词加翻译 秋兴八首其一翻译
- 古诗词中植物的品格 中国古诗词品格与修养
- 诗词的产生 诗与诗词的区别
- 看破人生的古诗词
- 诗词 形容女子温婉 形容女子温婉的古诗词
- 怀念岁月和友情的诗词 友情岁月
- 木建筑诗词 木芙蓉 诗词
- 毛泽东诗词的认识 对伟人敬仰赞美的诗句
- 西部边塞风光的古诗词 关于边塞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