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的产生 诗与诗词的区别

诗词的产生 诗与诗词的区别

诗词的由来? 诗词是俩个东西 先说“诗”中国诗歌最早起源于远古先民们在劳动中发出的有节奏的举重劝力之歌 。
如,民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载于《吴越春秋》,相传是上古炎黄时期的诗歌,内容记载了当时人们的劳动情景 。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在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 这500多年的时间中,我国古代诗歌取得了卓越成就 。
产生于这一历史时期的《诗经》,共收存诗歌305篇,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 。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
“风”是当时十五个诸侯国带有地方色彩的的民歌;“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也叫做庙堂音乐 。
西方诗歌产生于古希腊青铜时代晚期 。
源于氏族社会解体时期古代民间传说、行吟的英雄歌谣和神话故事 。
相传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在此基础上整理成长篇文字史料《荷马史诗》,它包括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
内容包括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情况以及2000年前的迈锡尼文明 。
主要歌颂本部落、本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种种英雄业绩,包括原始人开创历史的艰难险阻,抵御外侮的斗争,以及有关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其他重大题材 。
成为欧洲文学史上最古老的文学作品 。
再说“词”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
词的格式和律诗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 两千多种格式(按钦定词谱) 。
词的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概有下面三种情况:(1)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
如《菩萨蛮》、《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
这些有的来自于民间,有的来自于宫廷或官方 。
(2)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
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早一首词的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叫《忆秦娥》,又叫 《秦楼月》 。
《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因为白居易的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 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又叫《忆江南》 。
《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由于苏轼一首《念奴娇》的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的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
(3)本来就是词的题目 。
《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更漏子》咏夜,《抛球乐》咏抛球,等等 。
这是最普遍的 。
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 。
一般在词牌下面或后面注明词题 。
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没有任何联系 。
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提到浪和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提到江南 。
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代号罢了 。
念奴娇的来历: 念奴,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妓,曲名本此 。
念奴是唐代歌女的名字,据元稹《连昌宫词》自注:“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 。
每岁楼下酺宴,累日之后,万众喧隘,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为之罢奏 。
玄宗遣高力士大呼于楼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未尝不悄然奉诏 。
”王灼《碧鸡漫志》卷五又引《开元天宝遗事》:“念奴每执板当席,声出朝霞之上 。
”传说玄宗每年游幸各地时,念奴常暗中随行,因之取念奴为词牌名 。
娇,我想是个形容词吧 。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词的标题,揭示该词是一首抒怀词,地点是“赤壁” 。
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标题 。
古诗词的来历在我们这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诗歌一直是文学史的主流 。
诗是怎么样产生的呢?原来在文学还没形成之前,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以便记忆、传播,就将其编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 。
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与[志]原是同一个字,[志]上从[士],下从[心],表示停止在心上,实际就是记忆 。
文字产生以后,有了文学的帮助,不必再死记了,这时把一切文字的记载叫[志] 。
志就是诗 。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
歌的称谓又是怎样来的呢?诗和歌原不是一个东西,歌是人类的劳动同时产生的,它的产生远在文学形成之前,比诗早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