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的产生 诗与诗词的区别( 六 )


而诗与绘画疏远而与音乐接近 。
音乐属于单纯的内心活动 。
它否定了视觉艺术的空间性,又对自己的声音进行否定,双重否定给予音乐表现无对象的内心活动以最大可能 。
音乐视点是内视点、抽象视点 。
然而诗与音乐有着明显的异质:诗是一次性完成,音乐是二次完成的,诗的媒介不是单纯的声音,音乐的声音直接成为目的;诗使情感得到具象化,(音乐是抽象的);等等但是诗与音乐都是直接表现内心世界 。
二者的视点都是内视点、抽象视点 。
这里我们可以审美视点为基准,可将文学分为两类:一、外观点文学(即非诗文学) 。
外视点文学叙述世界,具有较强的历史反省功能,显示客观世界的丰富 。
二、内视点文学(即诗和其他抒情文体) 。
内视点文学体验世界,以它对世界的情感反应来证明自己的优势,披露心灵世界的精微,内视点就是心灵视点,精神视点 。
内视点将人带到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带到诗的世界 。
诗是典型的内视点文学,在这里外在世界在心灵化过程中被进行分解和重新组合,物理时间和物理空间都失去意义 。
由于...
中国的词产生于什么时候 艾青的诗在起点上与我们民族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和人民有着深刻的联系,并且可以明显地看出受到了西方近代诗人凡尔哈仑、波特莱尔的影响,被称为“吹芦 笛的诗人”,因此可以说他的诗一开始就汇入了世界近现代诗歌的潮流之中 。
1939 年,第二本诗集《北方》和长诗《向太阳》出版之后,其历史地位更是被大家一致 确认,成为新诗上第三个十年最具有影响性的代表诗人,也是最早走向世界的新诗人之一 。
抗战时期国统区最有影响的诗歌流派“七月诗派”的青年诗人们一再申 明:“他们大多数人是在父亲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自觉地把艾青当作他们的旗 帜 。
并且中国新诗派的代表诗人穆旦在写作起点上也明显受到艾青的影响 。
艾青的《大堰河——我的母亲》发表后立即被译为日文,在以后的几十年间,一直在世界 范围内广泛流传,至今已传遍英、法、德等十多个国家 。
古代诗词的发展诗歌在中国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 。
早在西周至春秋时代,我国诗歌就已产生了大批辉煌篇章,其标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 。
《诗经》收诗305篇,分“风”、“雅”、“颂”3部分,都是可以配乐演唱的 。
《诗经》的篇章大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人民性,善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句式以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句,为后世文学创作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和艺术底蕴 。
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产生了一种具有楚文化独特风采的新诗体——楚辞(骚体) 。
楚辞句式长短参差,以六言、七言为主,多用“兮”字 。
楚辞的奠基人和主要作者屈原,运用这种形式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等不朽诗篇,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 。
其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宏伟瑰丽的长篇抒情诗 。
屈原之后有宋玉、唐勒、景差等楚辞作家 。
楚辞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发展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阶段 。
《诗经》和楚辞,是后世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共同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驾齐驱、融会发展的优秀传统,并垂范于后世 。
汉代前期,文人诗坛相对寂寥,民间乐府颇为活跃 。
“乐府”原指国家音乐机构,后代将乐府所收集与编辑的可以配乐演唱的歌辞也称为“乐府” 。
汉乐府民歌是汉乐府的精华 。
汉乐府民歌继承《诗经》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传统,多“感于哀乐,缘事而发”,通俗易懂,长于叙事,富有生活气息,句式以杂言和五言为主,体现了诗歌艺术的新发展 。
《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叙事诗的代表作 。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长篇叙事诗,凡353句,1 765字,被称为“长诗之圣”、“古今第一首长诗” 。
在汉乐府的影响下,文人五言诗逐渐发展成熟,其标志是东汉末年出现的《古诗十九首》 。
这是—组由寒门文人创作的抒情短诗,情调感伤,言短情长,委婉含蓄,质朴精练,被誉为“一字千金”、“实五言之冠冕” 。
汉末魏晋时期,文学进入自觉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