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偏”的影视营销该回到正途了( 二 )


在单纯追求曝光度、大声量的粗放式营销之外,前几年大行其道的选秀类综艺节目更采取与品牌产品捆绑,引导观众通过购买商品获得对选手的投票权,短时间使相应产品销量成倍激增,继而引发“饮料代喝”等影响恶劣的事件,一时间舆论哗然 。
在影视作品及其衍生产品之外,某些从业者甚至用“蹭热度”的方式开始了寄生式营销 。例如,某电影大力宣传某明星出演的新闻点,结果在影片中却只有该明星的人形立牌;新闻稿号称某片是另一部口碑之作原班人马拍摄的续集,实际上却彻底变更了故事题材与主线内容;还有一些作品与关注度极高的影视IP取名高度相似,实际上却毫不相干 。这些宣传乱象大多数是“挂羊头卖狗肉”,导致虚假营销的现象屡见不鲜 。
影视市场本应该用好作品来获得经济与社会效益,但部分影视营销者以结果为导向,将大部分精力投向优质内容之外的旁枝末节 。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短时间内带来了小成本、高收益的甜头,但“捷径”终归不是正途,长此以往只会为影视行业带来“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 。
【“跑偏”的影视营销该回到正途了】成因多维:资本把控,流量主导
导致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是多维度的 。当资本与流量为影视行业过分追逐,许多营销方式不免“走样” 。伴随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社会出现了泛娱乐化的不良倾向 。这种思潮渗透到影视生产播出环节,就形成了一股游戏化、娱乐化的消费主义之风 。如果缺失了对现实生活的深度思考与艺术品质的精心打磨,本应基于高质量艺术而展开的营销便成了“无米之炊” 。在市场力量的介入下,部分影视营销逐渐偏向于娱乐经济等层面 。
随着影视市场不断发展,对“流量”这一密码的误用一度愈演愈烈,使粉丝经济炙手可热 。在一段时间里,流量艺人似乎成为影视营销过程中的“王牌” 。相较之下,作品自身品质的高低反而显得无关紧要 。一方面,广大粉丝群体纷纷为喜欢的偶像买单,主动为收视率和点击量作出贡献;另一方面,粉丝群体在微博等各类社交平台上有组织地发起控评与点赞,千篇一律的好评混淆了大众视听,让更多观众无法及时掌握客观的信息与评价 。加上部分影视作品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热度,不惜制造矛盾,诸如近年来多为人诟病的影视剧宣传海报“番位”之争,引发不同粉丝群体的对战等,都是流量比拼的异化结果 。还有直播带货、制造热搜话题等新兴的新媒体营销手段的融入,影视营销以更多噱头和“爆点”入题,碎片化的解构适应受众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为影像作品的宣传营造出一场场“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迷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