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泽诗词 龙泽( 五 )


其南有著名的“三塔倒影公园”,可供人们留影纪念 。
夜晚三塔增设灯光照明设备,三塔更加光怪离奇,可供人们夜游 。
三塔旁,原有规模宏大的崇圣寺 。
据《南诏野史》〈胡本、王本)、《白古通记》等史籍记载,寺基方7里,圣僧李成眉贤者建三塔,屋890,佛11400,铜40590斤,建于南诏第十主丰祜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公元834至840年),费工708000余,耗金银布帛绫罗锦缎值金 43514斤 。
崇圣寺及三塔建成后,寺院保存较好 。
元武宗时曾“降圣旨”封释觉性为住持僧,保护寺产,免征粮税 。
元代亦曾加以维修,使得“殿庑焕然复兴,三塔峙立,金碧交辉,巨丽与山埒(相等)” 。
明代,李元阳重修,亦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 。
当时寺中有五宝:三塔、巨钟、雨铜观音、证道歌碑和佛都匾 。
至徐霞客到大理时,仍见崇圣寺前“三塔鼎立,……诺四旁皆高松参天 。
其西由山门而入,有...
扬州概况导游词

【龙泽诗词 龙泽】

大理古城 古城大理(现大理城)简称榆城,是1982年2月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第一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全国44个重点风景区之一,位于南诏和大理国都城遗址的东部,始建于明朝洪武15年(公元1382年),历代屡经修建. 大理素有“文献名邦”之称.悠久的历史留下了许多重要文物古迹.大理风景区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个,归纳起来可称为“三古”即古城、古塔、古碑.大理市的古城有太和城、羊苴咩城,大厘城(今喜洲镇)、龙尾城(今下关)、大理城;古塔有崇圣寺三塔、弘圣寺一塔、蛇骨塔、鱼骨塔;古碑有南诏德化碑,元世祖平云南碑,五华楼碑群,山花碑等.悠久的历史还孕育出许多杰出的人物.突出的有南诏国第四、五、六代王皮逻阁、阁罗凤、异牟寻;清平官(宰相)郑回,大理国开国之主段思平、著名画工张胜温;明代诗人、文学家杨黼、杨士云、李元阳;近代民主革命志士李燮羲、张耀曾,杰出的军事理论家杨杰,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周保中等. 大理城方圆12里,城墙高2丈5尺,厚2丈;东西南北各有一城门,上有城楼,分别称做:通海、苍山、承恩、安远;城的四角还有角楼,也各有名称:颖川、西平、孔明、长卿.城墙的外墙为砖,上列矩堞,下环城沟.城内市井俨然,布局呈棋盘状,从南到北有5条街,从东到西8条巷.如今保存下来的还有南北城的部分城墙、南城楼(1982年重建). 如果说,州府大理市给人以繁盛喧闹的感觉,那么大理城则是古朴而幽静,城内流淌着清澈的叮咚溪水,家家户户养花植树,花果并茂.那隐没在街巷深处的花园茶社是游人憩息佳所,改革开放后私人开设的法国等风味小吃餐馆也是外宾喜爱光临之处.传统的大理石工艺品,摆满街道两侧,任其观赏选购. 大理三塔 大理三塔,位于大理城北约一公里处.雪峦万仞、镂银洒翠的点苍山峙其后,波涛万顷、横练蓄黛的洱海嵌于前.三塔鼎峙,撑天拄地;玉柱标空,雄浑壮丽,为苍洱间的胜景之一. “胜地标三塔,浮图秘鬼工.”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高69.13米,为方形16层密檐式塔,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塔下仰望,只见塔矗云端,云移塔驻,似有倾倒之势.塔的基座呈方形,分二层,下层边长为33.5米,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上层边长21米,其东面正中有石照壁,上有黔国公沐英后裔沐世阶题的“永镇山川”四个大字,庄重雄奇,颇有气魄.照壁后有省人民政府立的《重修三塔记》. 塔身的第一层,高13.45米,是整个塔身中最高的一级.东塔门距基座平面2米,西塔门则在近6米处.塔墙厚达3.3米.第2至15层结构基本相同,大小相近.第16层为塔顶.以第二层为例,高约2米,宽约10米,上部砌出叠涩檐,凡17层砖,每层挑出0.05~0.07米不等,檐的四角上翘.塔身东西两面正中各有佛龛,内放佛像一尊,龛两侧另有亭阁式小龛各一,莲花座,庑殿式顶,中嵌梵文刻经一片.南北两面,中间有一券形窗洞,直通塔心.第三层则南北为佛龛,东西为窗洞.以上各层依次交替.塔身愈往上愈收缩. 塔顶高8米,约为塔身的七分之一.挺拔高耸的塔刹,使人有超出尘寰、划破云天的感受.顶端是铜铸的葫芦形宝瓶,瓶下为八角形宝盖,四角展翅,安有击风锋;其下为钢骨铜皮的相轮;最下为覆钵,外加莲花座托.塔顶四角,原有金鹏鸟,相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以此镇之”.现金鹏已无存,复修前仅残存金鹏鸟足.千寻塔中空,置有简易木梯,可达塔顶.千寻塔西,等距约70米远的地方,有南北两座小塔,是八角形10级密檐砖塔,各高42.19米,塔身有佛像、莲花、花瓶等浮雕层层各异.一至八层为空心直壁,内撑十字架.基座亦为八角形.两小塔间相距97米,三座塔形成鼎足之势,布局统一,造型和谐,浑然一体. 三塔旁,原有规模宏大的崇圣寺.据《南诏野史》(胡本、王本)、《自古通记》等史籍记载,寺基方7里,圣僧李成眉贤者建三塔,屋890,佛11400,铜40590斤,建于南诏第十主丰佑,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公元834至840年),费工70800余,耗金银布帛绫罗锦缎值金43514斤. 崇圣寺及三塔建成后,寺院保存较好.元武宗时曾“降圣旨”封释觉性为住持僧,保护寺产,免征粮税.元代亦曾加以维修,使得“殿庑焕然复兴,三塔峙立,金碧交辉,巨丽与山坪(相等)”.明代,李元阳重修,亦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当时寺中有五宝:三塔、巨钟、雨铜观音、证道歌碑和佛都匾.至徐霞客到大理时,仍见崇圣寺前“三塔鼎立,……塔四旁皆高松参天.其西由山门而入,有钟楼与三塔相对,势极雄壮”,楼后为正殿,正殿后为“雨珠观音殿,乃立像,铸铜而成者,高三丈”(《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据说,寺中的鸿钟,为“建极十二年”(公元871年)造,“径可丈余,而厚及尺”,“其声闻可八十里”.“万古云霄三塔影,诸天风雨一楼钟”,历来为人所乐道.雨铜观音,庄严静美,细腰跣足,造型精美,为南诏遗物.然世事沧桑,巨钟已毁于清,雨铜观音毁于十年动乱,证道歌碑与佛都匾连同寺院一起,今已无存. 大理蝴蝶泉 蝴蝶泉位于点苍山最北峰云弄峰麓神摩山下.这里,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电影《五朵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