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其 诗词 诗词歌赋 孰知其指的( 六 )
诗节奏是音组和停顿的有规律的安排 。
在汉语中 , 一个字一般是一个音节 , 有意义的单音节、双音节或多音节构成一个音组 , 每组后面有或长或短的停顿 。
古诗的节奏:五言"二、二、一";七言"二、二、二、一" 。
新诗的节奏:开放 , 独特创造;每行大致相当 , 变化中有规律 。
诗分行新诗没有古诗词的固定音乐规定 , 引进西方分行 , 加强节奏感和旋律感以达到音乐性的效果 。
A、分行适应诗情而长短、疏密、参差 。
诗行遵从诗内在律--情绪节奏 , 其外形是将内心情绪视觉化展示出来的结构形式 。
惠特曼表现开国时开拓豪放、浪漫的情感 , 诗行很长 , 犹如新大陆疆界的广阔苍茫 。
马雅可夫斯基表现了十月革命的剧变 , 诗行呈现楼梯形 , 起伏大 , 参差不齐 。
B、诗行运用省略、跳跃 , 随意性较大 , 产生新的结构意义 。
如上下诗行并置产生新意:"朱门酒肉臭 , 路有冻死骨" 。
C、分行把视觉间隔化为听觉间隔 , 显示节奏 。
这是在阅读中产生的效果 。
连在一起读就无法显示节奏 。
D、分行引起审美注意 , 让人用诗的心理来欣赏 。
要求:A、注意行与行有机组合 。
关键是跨行--一句话占两行以上 。
这是为了让人停顿 , 集中注意力去欣赏下一行--强调最有价值、最光彩的语言 。
B、分行是发展变化的 , 应有独创性 。
如传统的情绪图案 , 变为象形图案和会意图案 。
C、分行更重视诗的视觉效果 , 从"听觉艺术"变为"视觉艺术" 。
这是因为新诗内在的复杂性和多层性 , 难以直接通过朗诵来表达 , 只能用文字排列来保持诗意 。
卡勒(美)认为 , 一段文字是否是诗 , 未必取决于语言本身 , 而是取决于文字排列即视觉形式 。
一条新
咏怀古迹其三的诗词鉴赏咏怀古迹(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 , 生长明妃尚有村 。
一去紫台连朔漠 , 独留青冢向黄昏 。
画图省识春风面 , 环佩空归月夜魂 。
千载琵琶作胡语 , 分明怨恨曲中论 。
咏怀古迹其三的诗词鉴赏:《咏怀古迹其三》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在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写成的诗歌 。
这首诗吟咏了王昭君等人在三峡一带留下的古迹 , 赞颂了这位历史人物的文章学问、心性品德、伟绩功勋 , 并对这些历史人物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 并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 , 抒发了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 。
组诗语言凝练 , 气势浑厚 , 意境深远 。
这首诗由写昭君村开始 , 进而写昭君的身世遭遇 , 最后突出昭君的怨恨 。
表面看来 , 好像是咏昭君而非咏怀 , 实际上还是咏古迹以感己怀 。
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 , 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 。
杜甫一生 , 济世之志甚高 , 但终其身 , 也未得一展抱负 。
肃宗朝虽任职京师 , 也只不过是一左拾遗 。
就这 , 还因忧国惜才 , 疏救房琯 , 而触怒肃宗 , 差点获刑 。
虽然获救 , 却终被疏远 , 终于郁郁辞官 , 漂泊西南 。
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 , 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 , 流离而不得归 , 身死而遗长恨 。
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 , 不无相似之处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所谓“怅望千秋一洒泪 , 萧条异代不同时” , 《唐宋诗举要》所谓“此自喻其寂寥千载之感也” , 正是诗中所要传递的 。
昭君未能见知于君王 , 诗中对她深寄同情 , 也有怨君之意 。
当然更主要的 , 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 , 永远怀念故土的怨思 , 这是千百年世代积累的更为普遍的更为深厚的情感 。
...
- 气质优雅的古诗词 形容男子气质的古诗词
- 古典诗词中的春天花 春天 花 诗词
- 女子 英文诗词 描写女子的诗词
- 形容春天的美诗词 形容春天美好的诗词
- 关于下雨孤独的古诗词 描写内心孤独的古诗词
- 名家写老师的诗词 名家写雨景的古诗词
- 天水麦积山诗词 天水麦积山
- 有月和明的诗词 明朝诗词
- 笔砚的诗词 砚 诗词
- 关于黄的诗句古诗词 关于黄河的古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