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西溪湿地的诗词 有关西溪湿地的古诗词( 六 )
行走在烟水渔庄岸边,你也能在水草丛里发现鸭子的踪影,野趣生动 。
登上高台观飞鸟杜甫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在西溪湿地登高望远,感受的不是荡气回肠,而是精灵般的小鸟 。
西溪湿地是鸟类的天堂,已发现的鸟类有白鹭、杜鹃、黄鹂、喜鹊等89种,接近杭州鸟类种系总数的一半 。
西溪观鸟主要有两种类型―――高台观鸟和掩体观鸟,一为远观,一宜近窥 。
在烟水渔庄有一幢三层的楼阁式建筑―――烟水阁,那里是高台观鸟的好去处,游客在这,可以用望远镜细细欣赏鸟类飞翔或栖息,又可以不打扰鸟类生活 。
秋雪庵周围的河渚芦荡,借着芦苇做掩护,同样也是观赏鸟类的好去处 。
小船悠悠探梅花杭州历来有几个赏梅盛地,比如灵峰、超山等 。
在明代中期,西溪与灵峰、孤山并列为杭州三大赏梅盛地 。
至清代,西溪探梅已成为西湖十八景之一 。
在西溪观赏梅花,最富有韵致的地方是:水上观梅、摇舟探梅 。
《西湖志》称:早春花时,舟从梅树下,弥漫如雪 。
现在划船进入西溪,除了沿水路能不时看到岸边梅树探头外,湿地东南片的西溪梅墅更是集中了各类梅花 。
沿梅墅西边的水路由南向北,过春信桥,就能看到满山遍野的梅花 。
登岸拾级而上,有两个草顶建筑,再前行,就可以看到杏梅园和红梅坞 。
杏梅园是梅墅土坡最高点,可以倚梅望远;红梅坞以梅树为篱,再现旧时生活场景 。
漫步旧时石平桥西溪湿地,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鱼塘,所以自然也有很多桥 。
河流是自然,桥梁则是文化 。
西溪原来有很多古桥,比如问云桥、得仙桥、盈春桥等,每一座桥都有一段传说,但不少桥在漫长的岁月中已经消失,只留给后人美好的回忆 。
现在的西溪湿地里,还有很多三孔条石平桥 。
它的特点是桥面平直,没有桥栏杆,或栏杆很低 。
据说这种桥大多是清朝道光年间一位叫张大仙的石匠造的 。
这样造桥省钱,没有坡,没有栏,也方便了当地农民挑担过桥,免得碰撞 。
领略吐翠老樟树西溪湿地里有包括梅、竹、桑、柳、茶等不同类型的植物200余种,其中保留下来的老柿树在一期工程内有2802棵,观赏各种植物将成为游览西溪的一大乐趣 。
深潭口村位于西溪湿地西北部,过去这里有一个很深的水潭,四周河水呈十字形在此交叉相连 。
沿潭自东北至西南,有三棵百年老樟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 。
夏天坐在树下,几乎感觉不到炙热的太阳 。
这个地方一定不能错过 。
花丛相伴好野餐“虽无弱水三千里,不是仙人不到来 。
”春天到西溪踏青,一直是杭州人的传统 。
这时候的西溪湿地,水绿如蓝,花开似火,到处生机勃勃 。
无论在草滩上漫步,还是驾舟荡漾在碧波上,都会让人神清气爽 。
到了吃饭时间,有兴趣的游客可以自己在水边觅一处花丛,以蓝天为顶,绿草为毯,百花为屏,虫鸟为伴,摊开准备好的野餐布,拿出家中带来的各式美味,吃上一顿风味独特的花下野餐,这样一定会使你情趣大增、胃口大开 。
品品西溪大碗茶西湖龙井茶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中外皆知 。
但很多人不一定知道的西溪茶叶,自古也是声誉很高 。
清代著名经学家孙晴川家在西溪,他写的《南漳子》一书就指出西溪地少水多,土地适合种茶,由于没有田种,就用茶叶来换米 。
西溪种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很高 。
明朝晚期著名的文学家、佛教居士冯梦祯,曾经做过南京国子监祭酒(相当于国立大学的校长) 。
他死后就葬于西溪,在他的著作里,盛赞了西溪的茶叶,说“西溪茶利之厚,十倍于龙井 。
”现在在深潭口,还能品尝到西溪特有的大碗茶 。
大大白色瓷碗盛上满满的茶水,色泽醇厚,入口甘甜,每碗售价1元 。
西溪十三景【周家村入口】越过西溪桥就进入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换乘中心——周家村,这是整个园区的主入口 。
周家村除了是游客集散和了解园区信息的主要区域外,还设有“西溪问茶”茶室供游人消遣休息,“西溪礼品”出售西溪特有的鸭舌帽等礼物 。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也是西溪生态展示馆和青少年生态教育基地所在,充分体现出园区以生态为重的理念 。
【烟水渔庄】 烟水渔庄烟水渔庄一个三亩大小的鱼塘被烟水渔庄款款而拥 。
沿路上岸,几株不知名的植物上飘来阵阵清香,庄内坐落着数家茶室,都由原来的农家两层木结构民居改造而成,幢幢小楼临水而建,品茶、赏湖合二为一 。
- 衬托庭院的诗词 描写庭院的诗词
- 仰望蓝天的诗词 仰望蓝天的浩渺 歌曲
- 初秋郊游的诗词 郊游的诗词
- 花_枝照的诗词 双照楼诗词稿
- 祝福送别的诗词 送别祝福 诗词
- 晚秋 古诗词 古诗词
- 描写渴望自由的诗词 渴望自由 的诗词
- 北大燕园的诗词 北大燕园的燕的读音
- 孩子生病诗词 描写生病的诗词
- 搜集描写古代儿童生活的古诗词 描写儿童快乐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