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自书诗词卷 硬笔行书红楼梦诗词( 九 )


”并叹:“时信本已八十余,而楷法精妙如此 。
”补充:(唐朝)--颜真卿唐京兆万年人,字清臣 。
开元进士,迁殿中侍御史,为杨国忠所恶,出为平原太守,故世称颜平原 。
安史之乱,颜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 。
德宗时李希烈叛,宰相卢杞衔恨使真卿往劝谕,为希烈所留,忠贞不屈,被缢杀 。
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工于尺牍;从褚遂良,张旭得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舒和,一变古法,自成一格,人称“颜体” 。
宋欧阳修评云:“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庄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 。
其见宝于世者不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 。
《东方朔画赞》《 多宝塔碑》《 颜勤礼碑》 《祭侄文稿》《 中兴颂 麻姑仙坛记》 《颜家庙碑》《 争座位稿 自书告身 》等皆为其名作 。
《祭侄文稿》颜真卿行书墨迹 。
元代鲜于枢评此帖为 “天下第二行书” 。
在此帖真迹中,所有的渴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能让人看出行笔的过程和笔锋变换之妙,对于学习行草书有很大的益处 。
原迹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
补充:(唐朝)--柳公权 柳公权,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 耀县)人 。
元和初进士,历仕校书郎、侍书学士、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 。
他生活在中堂时期,历穆、敬、文宗三朝,此时,唐代书法改革运动基本高成,时代赋予柳公权的使命不是开拓而是守成,柳公权的历史功绩在于他用创造精神承接颜鲁公的成就,取得“颜筋柳骨”的历史论顶,为唐代书风建设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
《旧唐书》讲:“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书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 。
当时公卿大臣家碑版,不得公权手书者,人以为不孝 。
外夷入贡,皆别署货币,曰此购柳书 。
”他学颜字,但能自创新意 。
世称“颜筋柳骨”,指出他们书法的不同点 。
柳字避开了颜字肥壮的竖画,把横竖画写得大体均匀而瘦硬 。
他又吸取了北...
宋4家是指书法家苏轼和那3个?宋四家是指宋朝的四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1、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
诗词开豪放一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
苏轼少负才名,博通经史 。
宋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曾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 。
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放逐 。
他在宋神宗时曾受重用,然因新旧党争,屡遭贬抑,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方官;又因作诗“讪谤朝政”,被人构陷入狱 。
出狱后贬黄州 。
此后几经起落,再贬惠州、琼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从此随缘自适,过着读书作画的晚年生活 。
直到元符三年(1100年)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 。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死于常州 。
苏轼为人正直、性旷达,才华横溢,诗词文赋而外,对书画也很擅长,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
他讲自己书法创作过程时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 。
”他又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
”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 。
苏轼的字看似平实、朴素,但有一股汪洋浩荡的气息,就像他渊厚的学问一样,神龙变化不可测 。
他长于行书、楷书,笔法肉丰骨劲,跌宕自然,给人以“大海风涛之气”、“古槎怪石之形”的艺术美感 。
苏轼的书法,后人赞誉颇高 。
黄庭坚他在《山谷集》里说:“其书姿媚……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苏)为第一” 。
明董其昌盛赞他“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 。
传世书迹有《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 。
2、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后世称他黄山谷,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
北宋诗人,书法家 。
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 。
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为宰相,实行新法遭到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猛烈反对 。
后来新旧两党斗争愈演愈烈,一直延续到北宋灭亡 。
在这场斗争中,黄庭坚站在旧党一边,他虽然没有积极参加这场斗争,但他的一生一直卷在斗争的旋涡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