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是我国古代诗词里面 杨柳 诗词( 四 )


21.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
22. 杨巨源《赋得灞岸柳留别郑员外》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
好风傥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
23. 戴叔伦《赋得长亭柳》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 。
雨搓金缕细,烟袅翠丝柔 。
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 。
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24. 刘禹锡《杨柳枝》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 。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
25. 周德华《杨柳枝》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
曾与情人桥上别,更无消息到今朝 。
26. 李白 《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
27. 罗隐《柳》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
28. 周邦彦《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
登临望故国 。
谁识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
梨花榆火催寒食 。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
凄恻,恨堆积 。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 。
斜阳冉冉春无极 。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
29. 柳永 《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30. 欧阳修 《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
31. 白居易《杨柳枝》依依袅袅复青春, 勾引春风无限情 。
白雪花繁空扑地, 绿丝条弱不胜莺 。
32. 韩愈《池上絮》池上无风有落晖, 杨花晴后自飞飞 。
为将纤质凌清镜, 湿却无穹不得归 。
33. 吴融《杨花》不斗浓华不占红, 自飞晴野雪朦朦 。
百花长恨风吹落, 唯有杨花独爱风 。
34. 周志蕙《柳》岁岁逢春春可怜, 争禁三起又三眠 。
丝丝愁绪随风乱, 濯濯丰姿著雨妍 。
古渡欲牵游子棹, 离亭留赠旅人鞭 。
一声长笛河槁晚, 回首苍茫几树烟 。
35. 韩愈《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36. 李商隐《赠柳》:章台从掩映,埕路更参差 。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
37. 施肩吾《折杨柳》: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
38. 雍裕之《江边柳》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
39. 白居易《勤政楼西老柳》半...
柳树在中国古代代表的意义3、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 1987 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古诗中杨柳有什么特殊含义1 古典诗词中的杨柳意象在我国古典诗词曲中,杨柳是最常见的意象之一,也是最优美动人、缠绵多情的一个意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