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贯 诗词 童贯( 三 )


穆宗即位 , 他奉诏回京 , 此后历任京兆尹、兵部侍郎及吏部侍郎等职 。
他倡导古文运动 , 反对六朝之后形式主义的骈偶文 , 主张写作内容充实的散体文 。
他自己身体力行 , 在继承秦汉古文基础上创新发展 , 写出了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 , 如《师说》、《进学解》、《张中丞传后序》、《说马》等 。
由于他的倡导 , 散文得到了新的繁荣和发展 。
其散文雄奇奔放 , 其诗内容比较广泛 , 力求宏伟奇崛 , 用字险怪 , 被后人称为“硬体诗” , 对宋代诗文影响很大 , 是古代文学发展中最重要的革新家之一 。
他“文起八代之衰” , 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 , 与柳宗元并称为“韩柳” 。
有《韩昌黎先生集》传世 。
柳宗元(773―819) , 字子厚 , 祖籍河东(现在山西永济) , 故人称柳河东 。
生于长安(现在陕西西安) , 长于长安 。
幼敏悟 。
4岁时 , 母亲卢氏教以古赋14篇 , 皆能朗朗背诵 。
贞元9年(793) , 进士及第 。
这一时期 , 他在功名、仕途上都比较得意 。
21年(805) , 唐顺宗即位 , 33岁的柳宗元为礼部员外郎 , 协助王叔文等改革弊政 , 为反对宦官擅权、藩镇割据 , 做了不少于国于民有利的大事 。
王叔文革新集团执政不到7个月 , 因遭宦官和豪族大官僚的联合反扑而失败 。
宪宗即位 ,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现在湖南零陵)司马 。
在永州10年 , 艰苦生活的磨练 , 辛勤的创作 , 使他在文学上获得了卓越的成就 。
元和10年(815) , 柳宗元奉诏回京 , 但旋即又改贬为柳州(现在属广西)刺史 。
柳州所处荒僻 , 环境恶劣 , 柳宗元尽力为百姓做了不少兴利除弊的好事 , 如释放奴婢、组织开垦荒地、兴办学堂、破除迷信落后风俗、发展文化卫生事业等 。
4年后卒于柳州 , 年仅47岁 。
世人又称他为柳柳州 。
柳宗元和韩愈齐名 , 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
他的诗幽峭明净 , 自成一家 。
有《柳宗元集》45卷 , 附外集两卷及补遗 , 搜辑比较完备 。
欧阳修(1007—1072) , 字永叔 , 号醉翁 , 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 江西庐陵(今吉安)人 。
幼年丧父家贫 , 母亲以芦荻画地教其识字 , 发愤苦学 , 二十四岁时中进士 , 后历任翰林学士、副宰相等职 , 积极参与范仲淹的“庆历革新” 。
同时 , 他又是北宋古文革新群体的领导者 , 文章和诗词创作都很出色 。
他积极奖掖后进 , 王安石、苏东坡等人都曾受到他的提携 。
欧阳修散文成就突出 , 散文发展史上的地位类似于中唐韩愈 。
政论文在欧阳修散文中占有很大比重 。
这类作品多是奏章 , 一般以说理见长 , 逻辑严密、中心突出 , 但也不乏委婉变化之妙 。
如著名作品有《朋党论》、《纵囚论》、《原弊》等 。
欧阳修曾著《新五代史》 , 并与宋祁合编《新唐书》 , 对历史的精确了解 , 使欧阳修的史论文也极具特色 。
《五代史伶官传序》是其史论的名篇 。
文章以后唐庄宗李存勖沉溺逸乐、宠信乐官而致亡国的历史事实 , 说明“忧劳可以兴国 , 逸豫可以亡身”的普遍规律 , 见解深刻 , 令人深思 。
欧阳修的杂记类文章也极具特色 。
这类文章往往不是单纯记游、记事 , 而是借一景一物 , 一人一事 , 抒发其人生感慨 , 寄托其人生理想 。
著名的如《丰乐亭记》和《醉翁亭记》 。
欧阳修的辞赋类散文多为抒情小赋 , 如《鸣蝉赋》《秋声赋》等 。
与前此律赋不同 , 欧阳修这类抒情小赋 , 多以散文式笔调 , 融议论、写物 , 抒情于一炉 , 形式上更为灵活自由 。
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 。
字子固 , 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