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词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 二 )


令人觉此松窗之下 , 真境是梦 , 梦境似真 , 其所以“不教梦去” , 并非无故 。
什么叫烛影摇红,弟篡兄位?在一个不经意间 , 看过几幕该剧的介绍 , 传统礼教下的感人故事 , 赚人眼泪的剧情 , 呵呵 , 还打着琼瑶的名义 , 看来又是一部言情片 , 在简介时掠过几眼主角的样貌 , 也不觉得有多靓多帅 , 时下的偶像剧个个都找帅哥美女 , 这部戏肯定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
我想 。
后来 , 由于绕台的关系 , 正式看到该剧的剧情发展 , 几个片段下来 , 我干脆自租碟片在家里看 。
一个残缺的人生 , 两个不健康的人 , 却付出与得到最完美的爱情 。
“烛影摇红玉生香 , 谁谓温柔不断肠?” 正是那断人心肠的温柔与体贴 , 彻底抚慰了少朴寂寞脆弱的心 。
为了孝 , 他不得不娶妻 。
为了义 , 他对弟弟割爱相让;为了情 , 他自毁形象为求心上人解脱 。
好个孝义深情的男子啊 , 世间男子皆为之添上一色; 走过许多路 , 看过许多的分分合合 , 也一再的知道 , 多情自古伤人心 , 更明白如今的社会在爱情之上加注了太多的筹码 , 因此电视剧里那些情情爱爱的山盟海誓更显得无力与苍白 。
而哑巴新娘的成功 , 在于它的含蓄与表达的到位 。
没有琼瑶的山无棱 , 才敢与君绝的肉麻诗句 , 也没有过多歇斯底里的爱情呐喊 。
一对夫妻 , 一个眼神 , 一个动作 , 一个表达 , 就让人觉得无比的温馨 。
让那些害怕婚姻的人 , 看了之后不禁觉得 , 如果夫妻之间能如此温情脉脉 , 那又有何可惧?只可惜 , 现实里找不到这么模范的夫妻 , 而哑巴新娘里 , 却塑造了我们理想中的夫妻生活 , 也塑造了我们理想中的真爱 。
好久好久了 , 没有看到这么让人念念不忘的电视剧 , 而哑巴新娘 , 对很多人而言 , 它成功的打进了人们的心里. 琼瑶的电视我大都太喜欢看 , 因为太多的大吵大闹太多的肉麻情话 , 但是我很喜欢这个片子 , 它就那么静静的美丽着.只是有情人应该成眷属的 , 为什么不让结局好一些呢.这样的爱情世间本来就少有 , 为什么就不能写的好一些呢 , 让我们对爱情也有所憧憬. 难道就像静兰说的:世间好物不坚牢 , 彩云易散琉璃脆?美丽的爱情也应该是脆弱的吗? 展开...
烛影摇红是一首什么样的乐曲? 《烛影摇红》创作于1932年5月11日 , 它是刘天华先生所写的最后一首二胡曲 。
作者借用了广东小曲中的标题 , 用三拍子写成了这首变奏曲形式的舞曲 , 在人们眼前展现出一派华丽、辉煌的舞会场面 , 乐曲情绪欢快 , 旋律流畅 , 使人陶醉 。
但俗话说“没有不散的宴席” , 最后不免人去场空 , 留下了一片狼藉和无穷的寂寞 。
主人无力收拾残乱 , 只得怀着淡淡的悲哀 , 将一切拭目于明天 , 其含义极其深刻 , 令人回味无穷 。
全曲由引子、四个乐段和尾声组成 。
谁知道二胡曲烛影摇红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没有故事中西溶合 推陈出新“烛影摇红”原是一种词牌 , 为北宋词人周邦彦所创 , 原意是描绘帝王将相之家的歌舞场景 , 具有优雅、辉煌的气派 , 表现奢华、靡丽的风尚 。
刘天华用此曲名 , 是去其糟粕 , 取其精华 , 风格和旧词牌迥然不同 。
在曲式上 , 他采用了三拍子的华尔滋节奏 , 这却是外来形式 。
在这里 , 刘天华又一次将继承和借鉴相结合 , 进行溶化 , 创造出一种二胡的新风格 。
中国古代宫廷舞 , 形体动作以上身为主 , 腰臂摆动如柳枝;西洋的华尔滋舞正好相反 , 上身基本保持端正 , 讲究步法的变化 。
在这首曲子里 , 我们仿佛可以同时看到舞者的婀娜姿态和灵活的旋转身影 , 给人以“中西合璧 , 推陈出新”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