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了30个 古诗词100个常用典故( 六 )


============================= 《送别》 作者: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
【注解】: 1、柴扉:柴门 。
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
【韵译】: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 【评析】: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 。
这是超出 一般送别诗的所在 。
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 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 一定 。
惜别之情,自在话外 。
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
============================= 《相思》 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注解】: 1、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鲜红 ??色 。
2、采撷:采摘 。
【韵译】: 晶莹闪亮的红豆,产于岭南; 春天来了,该长得叶茂枝繁 。
愿你多多采摘它,嵌饰佩带; 这玩艺儿,最能把情思包涵! 【评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 。
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 。
起 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 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 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 。
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 。
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 《杂诗》 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
【注解】: 1、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 。
2、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 。
3、著花:开花 。
【韵译】: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出来,一定了解家乡人情事态; 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开? 【评析】: ??这是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诗 。
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二首 。
诗以白描记言的手法,简洁而形象地刻划了主人公思乡的情感 。
对于离乡游子而言,故乡可怀念的东西很 多 。
然而诗不写眷怀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却写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真是“于 细微处见精神”,寓巧于朴,韵味浓郁,栩栩如生 。
============================= 《送崔九》 作者: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
【注解】: 1、武陵人:指陶潜《桃花源记》的武陵渔人 。
【韵译】: 你若要归山无论深浅都要去看看; 山峦沟壑清净秀美要尽情地赏玩 。
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只在桃花源游了几天就匆匆出山 。
【评析】: ??这是一首劝勉诗,劝勉崔九既要隐居,就必须坚定不移,不要三心两意,入山复 出,不甘久隐 。
语言虽浅白,含意却颇为深远 。
============================= 《终南望余雪》 作者: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
【注解】: 1、终南:山名,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面 。
2、林表:林梢 。
3、霁色:雨后的阳光 。
【韵译】: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多么秀美; 峰顶上的积雪,似乎浮在云端 。
雨雪晴后,树林表面一片明亮; 暮色渐生,城中觉得更冷更寒 。
【评析】: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是作者在长安的应试诗 。
诗写遥望积雪,顿觉雪 霁之后,暮寒骤增;景色虽好,不知多少寒士受冻 。
咏物寄情,意在言外;清新明朗,朴实俏丽 。
============================= 《宿建德江...
30首古诗带诗意和诗人赠汪伦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留别】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注释】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
这首诗体现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想落天外的诗歌特色 。
静夜思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类别:【羁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注释】又作: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
【注解】:1、举: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