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韵的小学生写的诗词 怎样写诗词押韵( 三 )


小学生自编古诗词,要押韵,不要恶搞,意思要浅显一点,谢啦!村居 清人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 拂堤杨柳醉春烟 , 儿童散学归来早 , 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儿垂钓(胡令能)篷头稚子学垂伦 , 侧卧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 , 怕得鱼惊不应人.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 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 , 忙趁东风放纸鸢.作者是清代的高鼎.小儿垂钓(胡令能)篷头稚子学垂伦 , 侧卧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 , 怕得鱼惊不应人.古朗月行(李白) 小时不识月 , 呼作白玉盘 , 又疑瑶台镜 , 飞在青云端.李白 《长干行》 郎骑竹马来 , 绕床弄青梅 , 同居长干里 , 两小无嫌猜.少小离家老大回 , 乡音无改鬓毛衰(cui).儿童相见不相识 , 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童趣 余忆童稚时 , 能张目对日 , 明察秋毫 ,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 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 ,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 心之所向 , 则或千或百 , 果然鹤也;昂首观之 , 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 , 徐喷以烟 , 使之冲烟而飞鸣 , 作青云白鹤观 , 果如鹤唳云端 , 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 , 花台小草丛杂处 , 蹲其身 , 使与台齐;定神细视 , 以丛草为林 , 以虫蚁为兽 , 以土砾凸者为丘 , 凹者为壑 , 神游其中 , 怡然自得.一日 , 见二虫斗草间 , 观之 , 兴正浓 , 忽有庞然大物 , 拔山倒树而来 , 盖一癞虾蟆 ,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 , 方出神 , 不觉呀然一惊.神定 , 捉虾蟆 , 鞭数十 , 驱之别院.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 , 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 , 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读着这些诗词 , 顿觉清新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 浓郁的生活情趣洋溢在字里行间.从那充满灵气的诗句里 , 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儿童的生活场景 , 感觉那遥远的、古人童年的生活;那一幕一幕生活的场景 , 一经诗人的生花妙笔 , 就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 虽事隔千年 , 却犹如发生在身边.一种亲切感 , 也便油然而生....
古诗的押韵是怎么一回事 。
古体诗押韵较为宽松 , 可以换韵 , 可以押邻韵 。
近体诗押韵有较严格的规定 , 总结如下:【首句可押可不押 , 下句必押平声韵】 。
但仍有例外情况 , 如柳宗元的《江雪》 。
押韵的类型:偶句押韵: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 , 绝句是二四句押韵 , 无论律诗还是绝句 , 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 。
例如: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 , 秋尽江南草木凋 。
二十四桥明月夜 , 玉人何处教吹箫 。
第一二四句押韵 。
又如:登乐游原 (李商隐)向晚意不适 , 驱车登古原 。
夕阳无限好 , 只是近黄昏 。
首句并不入韵 , 二四句押韵 。
一般来说 , 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 , 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
关于首句押韵与否的平仄规律请参照【平仄简表】④一般押平声韵:近体诗为了声韵和谐 , 一般押平声韵 , 大多数近体诗(即唐及以后的诗 , 唐以前的叫古体诗)也遵守这个要求 。
但仍有押仄声韵的典范之作 , 比如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江雪》 , 全文押入声(短促音):千山鸟飞绝 ,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 独钓寒江雪 。
这首诗无论以古入声韵尾还是以今普通话ie、ue韵朗读 , 均没有拗口之嫌 。
一韵到底:原则上 , 近体诗中间不能换韵 , 尤其是在科考考场上的试帖诗、应制诗和限韵诗 。
但由于科考使用的《切韵》体系已经不完全符合唐代口语声韵 , 部分韵母已经合并或分离 , 更可能有诗人乡音难改 , 使用方音作诗 , 因而仍有在诗中更换为邻韵的作品 , 如杜甫的《吾宗》:吾宗老孙子 , 质朴古人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