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楹联设计图 校园楹联文化墙设计图( 四 )


大正四年(公元1925年)八月五日出版的菊田贞二所著《东三省古迹遗离》正篇第203页载:“桓仁县北十五里,有五女山 。
相传唐朝有五女踞山为伍 。
山高千仞,两峰对峙,形势雄险 。
第一峰成平圆形,内围巨石,分东西二门,为天然石城,可容万人,……” 据史料载,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北扶余王子朱蒙逃至此山,(当时属玄菟郡高句丽县所辖),修建城廓,建立高句丽国,此山为高句丽开国都城 。
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阿哈出(李成善)之孙,释家奴之子,建州女真第三代首领李满住居于此山城的南麓瓮村 。
自此,五女山城一直是建州女真的防守驻地 。
出土的大量文物佐证,此山城在唐、辽、金、元、明等朝代均曾驻兵或有部族聚...
故宫的历史,诗词,楹联,故事传说 。
故宫(Palace Museum,Forbidden City)故宫旧称紫禁城 。
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
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屋宇9999间半,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 。
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 。
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
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 。
俗称五凤楼 。
其平面为凹形,中有重楼,重檐庑殿顶,两翼各有重檐楼阁四座 。
明廊相连,宏伟壮丽 。
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 。
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
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之分 。
内廷与外朝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 。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 。
此外还有文华殿、武英殿、御花园等 。
乾清宫在故宫内庭最前面 。
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 。
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吏和召见臣下 。
交泰殿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满之意 。
其建于明代,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重修,是座四角攒尖,镀金宝顶,龙凤纹饰的方形殿 。
明、清时,该殿是皇后生日举办寿庆活动的地方 。
清代皇后去祭先蚕坛前,需至此检查祭典仪式的准备情况 。
坤宁宫在故宫“内庭”最后面 。
明时为皇后住所 。
清代改为祭神场所 。
其中东暖阁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均在此举行婚礼 。
故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多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
这些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 。
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
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是上罕见的 。
它标志着我们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
引人注目的三大殿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
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 。
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 。
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 。
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 。
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 。
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在故宫的中心部位,是故宫三大殿之一 。
建在高约5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 。
台基四周矗立成排的雕栏称为望柱,柱头雕以云龙云凤图案,前后各有三座石阶,中间石阶雕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 。
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上挂“正大光明”匾,殿中间是封建皇权的象征——金漆雕龙宝座 。
太和殿红墙黄瓦、朱楹金扉,在阳光下金碧辉煌,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中国最大的木构殿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