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古诗词 古诗词硬笔书法纸( 三 )


是处红衰翠减 , 苒苒物华休 。
惟有长江水 , 无语东流 宋·柳永《八声甘州》 断虹霁雨 , 净秋空 , 山染修眉新绿 宋·黄庭坚《念奴娇》 漠漠轻寒上小楼 , 晓阴无赖似穷秋 宋·秦观《浣溪沙》 风定小轩无落叶 , 青虫相对吐秋丝 宋·秦观《秋日》 如此江山 萧斋谢女吟《秋赋》 , 潇潇滴檐剩雨 。
知己难逢 , 年光似瞬 , 双鬓飘零如许 。
愁情怕诉 , 算日暮穷途 , 此身独苦 。
世界凄凉 , 可怜生个凄凉女 。
曰:“归也” , 归何处? 猛回头 , 祖国鼾眠如故 。
外侮侵陵 , 内容腐败 , 没个英雄作主 。
天乎太瞽! 看如此江山 , 忍归胡虏? 豆剖瓜分 , 都为吾故土 。
展开
关于秋天的古诗秋月 年代:【宋】 作者:【程颢】 体裁:【七绝】 清溪流过碧山头 , 空水澄鲜一色秋 。
隔断红尘三十里 , 白云红叶两悠悠 。
注释 [注释](1)青溪:清澈的溪水 。
(2)澄鲜:明净、清新的样子 。
(3)红尘:泛指人世间 。
[译文]清澈的溪水流过碧绿的山头 , 悬空一泻而下 , 澄清的水与蓝天在月色的映照下构成了一副空明澄澈的秋景画卷 。
这秋色把人世间隔在三十里之外 , 空中是悠闲自在的白云 , 山上是悠闲自在的红叶 。
幽静的秋色是多么令人陶醉啊! 咸阳城西楼晚眺〔唐」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 , 蒹葭杨柳似汀洲 。
溪云初起日沉阁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鸟下绿芜秦苑夕 , 蝉鸣黄叶汉宫秋 。
行人莫问当年事 , 故国东来渭水流 。
简析:这是首怀古之作 。
诗人登楼远眺 , 凭吊秦汉官苑留下的遗迹 , 抒发了历史兴亡的感慨 。
全诗将萧瑟的秋景与怀古的愁情融为一体 , 对仗工整 , 章法谨严 。
名句:溪云初起日沉阁 , 山而欲来风满楼:云起日落 , 暮色将至;风满楼头 , 山雨欲来 。
作者准确地表现出自然景物变化的瞬间 , 充满了张力与动感 。
尤其是最后一句 , 写暴风雨前的景象 , 让人如临其境 , 形象鲜明 , 寓意深远 。
王维的《山居秋暝》赏析 山居秋暝① 王 维 空山新雨后 , 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 , 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 , 莲动下渔舟② 。
随意春芳歇 , 王孙自可留③ 。
[注释] ①秋暝:秋天的傍晚 。
②浣(huàn)女:洗衣物的女子 。
③“随意”句:《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归来 , 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
”这里反用其意 , 意谓任它春芳尽 , 王孙也可久留 。
歇:消歇 , 凋谢 。
对这首诗的赏析 , 下面四个选项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空山”两句点出此处山雨初霁 , 万物为之一新 , 且是初秋的傍晚 , 空气清新 , 暗示了山中如世外桃源 , 景物美妙怡人 。
B.中间两联写“月照松间”“石上清泉”“竹林浣女”“莲丛渔舟” , 特别是第三联 , 以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 , 反映了作者想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 。
C.《楚辞·招隐士》中说:“王孙游兮归来 , 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
”本诗反其意而用之 , “山中”生活实为作者意之所向 , 有归隐之意 。
D.首联写环境 , 颔联侧重写人 , 颈联侧重写物 , 在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作者〕王维 (约692~761) , 字摩诘 , 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 , 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 。
进士及第 , 官至尚书右丞 , 世称王右丞 。
王维诗明净清新 , 精美雅致 , 李杜之外 , 自成一家 。
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 , 心向佛门 。
虽为朝廷命官 , 却常隐居蓝田辋川 , 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 。
王维又是杰出的画家 , 通晓音乐 , 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之中 。
苏轼谓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著名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