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诗词书法 有关钱塘江的诗词( 八 )


元代以来,历代书画家、收藏家、鉴赏家,乃至封建帝皇权贵都对《富春山居图》推崇备至,并以能亲眼目睹这件真迹为荣幸,使得这卷宝图既备受赞颂,也历尽沧桑 。
在辗转流传过程中,曾引发出乾隆年间有趣的“富春疑案”,弄得弘历皇帝神魂颠倒,误判真伪;也曾因收藏家的酷爱而遭焚烧毁容之灾 。
如今,它的前段珍藏于浙江博物馆,后段藏于台湾 。
海内外炎黄子孙无不翘首企盼着祖国的统一,盼望宝图早日珠联璧合 。
编辑本段创作过程 《富春山居图》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 。
是元代著名书画家黄公望的一幅名作,世传乃黄公望画作之冠 。
为纸本水墨画,宽33厘米,长636.9厘米,是黄公望晚年的力作 。
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工书法、通音律、善诗词,少有大志,青年有为,中年受人牵连入狱,饱尝磨难,年过五旬隐居富春江畔,师法董源、巨然,潜心学习山水画,出名时,已经是年过八旬的老翁了 。
黄公望把“毕生的积蓄”都融入到绘画创作中,呕心沥血,历时数载,终于在年过八旬时,完成了这幅堪称山水画最高境界的长卷——《富春山居图》 。
它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
此画卷为六接的纸本,即是由六张纸连成的画卷.黄公望(字子久)为元代最负盛名的画师,在画史上的影响颇大 。
他在《山水诀》中,明确提到模写 。
他说:“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之 。
”子久作品存世不多,其中最佳者当属《富春山居图》 。
为了创作《富春山居图》,他在“领略江山钓滩之胜”时,“袖携纸笔,凡遇景物,辍即模记” 。
此画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年),此时子久年近八旬,画中所题文字表明,他为完成此画而潜心观察、揣摩费时三四年 。
...
中国在亚洲吗中国在亚洲,位于亚洲东部 。
1.中国(China),位于亚洲东部,这个中国的概念是指一个以华夏文明为主体、中华文化为基础、发展历史绵延5000年的文明古国 。
此处中国一词解释的是文化,地理,民族意义上的中国,不是政治国名解释 。
中国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
2.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约5000年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成国家和朝代,后历经多次演变和朝代更迭,大一统的朝代有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等 。
中原王朝历史上不断与北方游牧民族交往、征战,众多民族融合成为中华民族 。
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君主政体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共和政体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
中国有着多彩的民俗文化,传统艺术形式有诗词、戏曲、书法和国画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
...
写楹联要写横批吗?不要的 。
楹联亦称楹贴、对子、对联,由上、下联组成 所谓“楹联”,就是贴在楹柱上的联句,因为上句和下句相对,比如:上句是“风吹天边月”,下句就对“雨洗山上松”,所以又叫“对联” 。
中国人过春节时喜欢把它贴在门的两边,渲染喜庆气氛,如左边贴“一元复始迎奥运”,右边就贴“万象更新望神州”,因此又叫“春联” 。
楹联是由两个工整的对偶语句构成的独立篇章 。
其基本特征是字数相等,字调相对;词性相近,句法相似;语义相关,语势相当 。
楹联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学体裁和文化现象,孕育在“骈语”和“律句”之中,形成在“骈文”和“律诗”之后,独立在“骈文”和“律诗”之外;又与书法艺术相表里,发达在“骈文”和“律诗”之上 。
楹联是一个文学品牌,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最具有中国特色,不能翻译,也不能改写,更不能移植 。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千余字 。
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
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