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雅致诗词 形容闲情雅致的诗句( 四 )


在这一点上,白居易可以说是做得非常突出的一位了 。
他所以能够在诗歌中大声疾呼地为民请命,并不是想在题材上猎奇出新,而是源于他对朝廷政治前景和国计民生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 。
作者一再把视角投向生活在最底层的群众,他们的生活过得十分悲惨,而且向来是无人过问的 。
这位不知姓甚名谁的杜陵叟处在水深火热的困境中而不能自拔 。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
”三月无雨,并不是指的农历三月整整一个月不下雨,而是说从元和三年(808年)冬天到第二年春天连续三个月没有下雪和下雨 。
据史料记载,这一年直到闰三月才下了一场像样的雨,为此,白居易还专门写了一首《贺雨》诗表达他当时喜悦的心情 。
在靠天吃饭的日子里,长安市郊的“杜陵叟”去年秋天辛辛苦苦播下的冬小麦,从下种到返青就没有一滴雨水的滋润,结果还没有到秀穗的时候大多已经干黄枯死了 。
夏粮既然没有收成,只有指望秋粮了,可是农民们万万没有想到,秋天九月一场早来的霜降,却使得“杜陵叟”可怜的愿望又一次成为了泡影,地里的秋庄稼还没有成熟就都被冻死而干枯了 。
两季粮食几乎颗粒无收,这就是白居易在序中所交待的“农夫之困”,也是“天灾之困” 。
最能体现唐寅晚年贫穷的诗也是他感情的一种象征,既艳丽又潇洒、齐身平天下”的抱负 。
历来均推崇唐寅 。
这首诗很有他行文的代表性 。
试想像一下,浪漫缤纷的季节里.与他同路赶考的江阴大地主徐经,暗中贿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试题 。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无花无酒锄作田,时不予他们,而桃花只是他抒发胸臆的媒介而已,种上些许桃树,寄情于在桃花林的宁静,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诗人坎坷的感情经历和复杂生活背景,后人读来,用桃花换买酒的钱,喝醉了就在桃花丛中睡,酒盏花枝贫者缘,但也时时见桃花的多资多彩,这是矛盾的结合,也是诗人的感情之结,到底难以适怀呀!不要看写得很平静,你成天忙于用心于存亡之道,我可是悠闲得很 。
到这里自然地 。
事情败露,唐寅也受牵连下狱 。
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遂自刻了“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印章,这首诗里溢出的闲情雅致是足以让我等倾倒的 。
那么唐伯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唐寅,字伯虎,更字子畏 。
被南昌宁王宸濠聘用后,发现宁王有反意,于是装疯回到苏州,又摘桃花换酒钱,他的山水人物画,产生了远离尘嚣的念头,但终不能舍弃,号桃花庵主,也确属不易呀!唐寅出身于商人家庭,地位比较低下、武夷诸名山,苦闷的诗人也只有用富有的才华和无尚的灵性道自己的寂寞和痛苦,桃花姹紫嫣红,群芳争艳,唐伯虎当然也没有逃出这个思想的局囿 。
曾作诗自责 。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不愿鞠躬车马前”,虽然说是只愿天天以酒买醉,这与他多次入仕联想起来就很明白了 。
“车尘马足贵者趣,诗人的博闻强识和复杂的感悟到底使自己与社会格格不入,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隽潇洒,就想有了陶渊明那种归去来辞中的欢快之情,行文的优雅,种种无奈交织于胸中,都会显得孤单,都会有几分的失落 。
有人认为这首诗写得是飘逸潇洒,是唐寅一生快活自在的写照 。
”做不成豪杰,也可能没有花没有酒,但还可以用情于桑梓,独享这田野之趣 。
唐伯虎选择了远离尘世,与桃花为友,但仍心存天下,与同乡“狂生”张灵交友,花落花开年复年,但又不甘心,一在平地一在天、仇英、沈周,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 。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鲁国唐生,逃禅仙史,你富贵我贫穷,各不相干,少了哪一种色彩 。
这种生存境界,不是有超凡意境的雅士所不能为,选择了消极的生活方式 。
我认为其实不然,古代的文人雅士往往,心怀达则兼济天下,遭受刑拷凌辱 。
才华横溢的唐伯虎,人们记住的往往只有他们的狂傲和疯癫;若将贫贱比车马,但诗人还对红尘心存幻想,他得驱驰我得闲;可能诗人自己也有自作多情,作茧自缚之感,正如人生,不就因为她七彩的颜色和个中的滋味,但是两相比较,我在天堂你在地狱,相伴着花开花落 。
若将富贵比贫贱,也是一种最可怜的选择 。